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 輔導講座,廣西大學劉惠珍Hzhliu@gxu.edu.cn,,《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強調,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必須更加重視德育工作,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試行)》明確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等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應具備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
2、的優(yōu)良品質,具有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第一章 緒 論,第一節(jié) 心理衛(wèi)生運動第二節(jié) 理解心理健康第三節(jié)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意義、任務和方法,第一節(jié) 緒 論,一、心理衛(wèi)生運動的起源與發(fā)展二、中國的心理衛(wèi)生簡史三、當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況,,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印發(fā)了《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意見包括五部分內容: 1、充分認識加強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
3、要性。 2、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內容。 3、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則途徑和方法。 4、加強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建設。 5、加強領導,規(guī)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第二節(jié) 理解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涵義二、心理健康的標準三、正確認識心理健康的標準,一、心理健康的涵義,(一)健康的涵義 健康不等于沒有疾病或虛弱現(xiàn)象,而是一種生理上、心理上和社
4、會上的完好狀態(tài) 世界衛(wèi)生組織還根據(jù)對健康的定義,規(guī)定了健康的十條標準: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態(tài)度積極,樂于承擔責任,不論事情大小,都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能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各種變化,應變能力強;能夠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傳染病;體重得當,身材勻稱,站立時頭、肩,臂的位置協(xié)調;反應敏銳,眼睛明亮,眼瞼不發(fā)炎;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病感,無出血現(xiàn)象,齒齦顏色正常;頭發(fā)有光澤,無頭屑
5、;肌肉和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勻稱。,(二)心理健康的涵義,“心理健康可以界說為個體以有效的、快樂的、社會所能接納的行為,面對應接受的現(xiàn)實生活以謀求對自己、對周圍世界最好的適應。——1930年白宮會議的報告,,“心理健康的學生接受自己,知道如何發(fā)展,并充分運用自己的長處;另一方面絕對不讓自己有任何不足,影響正常的生活與長久的生命目標。他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且在理智與感情之間,謀求適度的平衡。他能接受環(huán)境的考驗,不輕易為各種驅力、價
6、值觀念與現(xiàn)實的沖突而困惑?!薄獓獾男睦韺W家,,心理健康是指—種持續(xù)的積極的發(fā)展的心理狀態(tài),在這種狀況下主體能對社會作出良好的適應,能充分發(fā)揮身心潛能,而不僅僅是沒有心理疾病。 ——我國的心理學家,,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內心世界能保持安定、樂觀并充滿活力,能保障高度發(fā)揮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以良好的生活方式適應外部環(huán)境的一種狀態(tài)。 心理健康具體體現(xiàn)為: ①具有并達到同齡人正常的智力。
7、 ②健康的情緒。 ③適度的行為。 ④無心理疾患。,,(一)心理健康的判斷標準1、經(jīng)驗的模式:以當事人對自己的主觀感受和體驗來界定健康與否。 2、臨床的模式:根據(jù)當事人是否出現(xiàn)了某些異常癥狀來判斷。 3、社會的模式:社會的模式有兩個:一個是社會適應的模式,另一個則是社會準則的模式。4、統(tǒng)計的模式:根據(jù)統(tǒng)計學上正態(tài)分布的理論,人的心理特征一旦偏離人群的平均水平,即為不正常。,,1、我國臺灣黃厚堅教授認為,凡屬心理健康的
8、人,都應符合以下幾項條件(1)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而且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從其工作中發(fā)揮出來,以獲取成就,同時能從工作中得到滿足之感,因此他通常是樂于工作的。(2)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他樂于與人交往,而且通常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他在與人相處時,正面的態(tài)度(如尊敬、信任、喜悅等)常常多于反面態(tài)度(如仇恨、嫉妒、懷疑、畏懼等)。(3)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應有適當?shù)牧私猓⑦M而能有悅納自己的態(tài)度;他愿意努力發(fā)展其身心的潛能,
9、對于無法補救的缺陷,必能安然接受,而不作無謂的怨尤。(4)心理健康的人應能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保持良好接觸;對環(huán)境能作正確的、客觀的觀察;并能作健康、全面、有效的適應;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能以切實的方法去加以處理,而不企圖逃避。,,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的心理健康標準: “成熟者”的健康心理具有以下特征:(1)自我意識的擴展。(2)良好的人際關系 (3)安全感 (4)現(xiàn)實主義的知覺 (5)具有一定的技能并投入工作 (6)自我形象現(xiàn)
10、實 (7)良好的人生觀,,心理學家羅杰斯的“機能健全者”的特征(1)開放的經(jīng)驗。(2)協(xié)調的自我。(3)充分信任自己。(4)無條件的自我關注。 (5)與同事和睦相處。,,總的一點就是:對自己,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對別人,友好、寬容,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工作,投入極大的熱情;對環(huán)境,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1、具有獨立生活能力。2、有獨立思考判斷能力3、能夠從心理上接納自己。4、勇于面對現(xiàn)實,同
11、時又對生活、對自己充滿信心。5、具有較強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能積極主動地適應新環(huán)境,調節(jié)、平衡各方面的心理沖突。6、人際關系良好。7、學習方法得當。8、能應付一定的挫折。,三、正確認識心理健康的標準,第一,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第二,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發(fā)展的,不是靜止的。第三,心理健康的標準是客觀的,不是主觀的。第四,心理健康的標準應當是全面的,不是片面的。第五,心理健康的標準應當是評價性的,而不僅僅是測驗的。,
12、第三節(jié)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意義、 任務和方法,一、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一) 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二)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三)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fā)展的基本動力(四)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fā)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二、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內容,(一)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 根據(jù)大學生的心理特
13、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或咨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yōu)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環(huán)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yè)、人格發(fā)展和情緒調節(jié)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二)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 1、 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大學生認識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對成才的重要意
14、義,樹立心理健康意識;2、介紹增進心理健康的途徑,使大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覺地開發(fā)智力潛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3、傳授心理調適的方法,使大學生學會自我心理調適,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覺培養(yǎng)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以及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4、解析心理異?,F(xiàn)象,使大學生了解常見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現(xiàn),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各種心理問題。,三、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15、途徑和方法,(一)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1、堅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2、尊重與理解學生3、預防、治療和發(fā)展相結合4、全體與個別相結合5、助人自助,最終達到教育目的,,(二)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設,立足教育。2、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內容納入德育工作計劃。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學生日常教育與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高等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特別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16、。4、重視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或咨詢工作。5、要充分利用高等學校廣播、電視、計算機網(wǎng)絡、??⑿?、櫥窗、板報等宣傳媒體,通過第二課堂活動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思考題:,1、讀了“心理衛(wèi)生運動的起源 ”一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2、在學習本章之前,你是怎么理解“健康”二字的?之后又有哪些變化?3、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認識心理健康的標準?4、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意義?5、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是什么?他可以通過哪些途徑
17、和方法進行教育?,第二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理論,第一節(jié) 對心理的認識第二節(jié) 需要理論、情緒理論與心理健康第三節(jié) 大學生的年齡特征,第二節(jié) 需要理論、情緒理論與心理健康,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與心理健康二、焦慮理論與心理健康三、應激理論與心理健康,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與心理健康,,,(三)需要層次理論對心理健康的啟示1、需要層次理論揭示了人類基本需要的層次結構,突破了以往研究對人類需要的平面性列舉、歸納的
18、機械性,從理論上研究了人類基本需要間的有機聯(lián)系,以及這種有機聯(lián)系的層次性、等級性和整體性。2、需要層次理論科學地反映了人的需要,心理健康工作要重視人的需要,尊重人的需要,尊重他人的人格。3、需要層次理論提倡挖掘人類的潛能,把自我實現(xiàn),看成心理健康的終級目標,使心理衛(wèi)生學朝著開發(fā)人類潛能的方向發(fā)展。,,二、焦慮理論與心理健康(一)對焦慮的認識焦慮是一種情緒反應,是個體對當前的或預感到的挫折的一種十分復雜的情緒狀態(tài),包括自尊心的損傷
19、、自信心的喪失、失敗感和愧疚感等交織而成的緊張、不安、焦急、憂慮、恐懼等情緒狀態(tài)。,,(二)弗洛伊德對焦慮的研究和理論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家,他把焦慮問題放在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的人格結構中進行研究。他認為,人格沖突是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1、本我 2、自我3、超我,,焦慮分成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當“自我”無力解決來自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時而產(chǎn)生的現(xiàn)實性或客觀性焦慮。 第二
20、類是由“本我”沖動不能為“自我’所控制的神經(jīng)過敏性焦慮。 第三類是在社會要求與“自我”表現(xiàn)發(fā)生沖突時,由內疚感所引起的一種道德性焦慮。,,(三)焦慮理論對心理健康的啟示 總的來說,焦慮理論揭示了焦慮產(chǎn)生的原因和對焦慮的調適。 弗洛依德理論揭示了情緒和人格的關系,告訴人們可以通過完善人格來調節(jié)情緒活動。 良好的情緒是人格適應的核心,,三、應激理論與心理健康 (一)對應激的認識
21、心理應激屬于情緒維量上“緊張——松弛”維的緊張極。但是,應激不是單純的緊張狀態(tài),而是包含著多種負性情緒的緊張狀態(tài),它可以以震驚、恐懼、憤怒等爆發(fā)情緒形式出現(xiàn),也可能以處于高喚醒水平的壓抑的潛在形式而存在;它可以是短暫的,也可以是持久的。,塞利的研究,,(四)應激理論對心理健康的意義 1、應激理論的提出引起了心理衛(wèi)生時代的變革 2、對應激問題的探討拓寬了人們對心理保健差異性與整體性的認識 3、在應激與心身疾病關系
22、的探討中,深化了人類對健康本質的理解 4、應激理論的發(fā)展,增強了人們對不良因素的抗衡能力,第三節(jié) 大學生的年齡特征,一、大學生的生理特點二、生理發(fā)展所引起的心理變化 第一,成人感、獨立性突出增強 第二,精力旺盛,朝氣蓬勃,勇往直前,,三、社會環(huán)境對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影響(一)改革開放對大學生的影響(二)大學生心理的時代特點 第一,追求理想。 第二,傾向改革 第三,緊迫感強 第四,要作時代的強者,思考題,1
23、、 你怎樣認識“ 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這樣一個結論?2、 怎樣認識心理衛(wèi)生對人的健康的影響?3、 你怎樣評價馬斯洛需要理論?這個理論對你有什么啟示?4、 大學生的生理有哪些特點?生理特點是如何影響心理發(fā)展的? 5、 弗洛依德認為人格沖突是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這一理論對你有什么啟示? 6、 什么是應激?怎樣避免過度的應激?,第三章 大學生的學習與心理健
24、康,第一節(jié) 學習概述第二節(jié) 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第三節(jié) 大學生常見的學習障礙問題及調節(jié),第一節(jié) 學習概述,一、學習的基本原理 (一)學習的概念 廣義的學習是指學習者因經(jīng)驗而引起的行為、能力和心理傾向的比較持久的變化。這些變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藥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現(xiàn)為外顯的行為。學習這種心理活動會導致個體已有的心理結構發(fā)生適應性的變化。,(二)學習的基本原則,1、動機原理 2、強化原
25、理 3、建構性原則 4、自主性原則,,二、大學生學習的特點(一)學習目標的多元性(二)學習過程的主動性(三)學習內容的組織性(四)學習形式的多樣性(五)學習結果的超越性(六)學習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性質(七)學習的較高層次的職業(yè)定向性,第二節(jié) 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 創(chuàng)造性學習,一、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造力(一)創(chuàng)造 產(chǎn)生前所未有的事物——亞里士多德的定義 創(chuàng)造是產(chǎn)生獨特性和價值性成果的行為
26、 ——帕內斯的定義 創(chuàng)造是一種最終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成品的活動或現(xiàn)象 ——邵瑞珍的定義,(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力也稱創(chuàng)造性,第一,創(chuàng)造力是個體的創(chuàng)造力。 第二,創(chuàng)造力是每個人類個體都具有的能力。,二、影響創(chuàng)造力的因素,問題過程人問題所處環(huán)境產(chǎn)品,,三、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構成心理因素(一)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1、問題的敏感能力2、思想和思維流暢的能力3、靈活的能力4、獨特的能力5、改變結構的能力6
27、、制定計劃的能力7、深入研究問題的能力,,(二)創(chuàng)造性人格(大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明者的人格特征)(1)低樂群性,表現(xiàn)為緘默、孤獨、冷漠,寧愿獨自工作,對事而不對人,不輕易放棄自己的主見,為人做事的標準常常很高,嚴謹不茍且;(2)高敏感性,表現(xiàn)為敏感,感情用事,通常心腸軟,易受感動,較女性化、愛好藝術,沉湎于幻想,在集體活動中,其不切實際的看法與行為常常降低了集體的工作效率;(3)高獨立性,表現(xiàn)為獨立自強,當機立斷,他們常自做主張,獨自完成自
28、己的工作計劃,不依賴別人,也不受社會輿論的約束,不嫌棄他人,也不需要別人的好感;(4)高自律性,表現(xiàn)為知己知彼,自律嚴謹,他們通常言行一致,能夠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感情行動,為人處世總能夠保持其自尊心,贏得別人的尊重。。,,吉爾福特的創(chuàng)造者智力特征:1、對問題的敏感性 2、流暢性 3、靈活性 4、獨創(chuàng)性 5、分析能力 6、綜合能力 7、發(fā)現(xiàn)或改組新定義的能力 8、思維強度,,美國斯坦夫大學推孟教授的研究 早在192
29、0年推孟教授曾用智力測驗量表選出1528名兒童,他們的個體智商是151,團體智力測驗為142.5,都是高智力的。 推孟從1921年至1956年期間,一直進行追蹤研究。(1956年推孟去世。)1968年,他的同事發(fā)表了長達40年的追蹤報告。,報告表明,,這些高智力者都具有良好的素質,受過優(yōu)越的教育,學業(yè)成績比常人高出2至4個年級;獲得了適當?shù)墓ぷ鳈C會,從事專業(yè)性工作的比例高達常人的8倍。但是,他們之中,沒有一個能成為象牛頓、達爾文
30、、馬克.吐溫、奧爾尼那樣的作家和科學家。他們雖然有些著作、論文、研究報告,或者在政治、經(jīng)濟、教育等事業(yè)方面有所貢獻,但都極為平凡。 這一事實說明,智力獲得了高度發(fā)展,并不必然帶來創(chuàng)造力的高度發(fā)展。,,,,三角區(qū)域表明第一,從整體上看,創(chuàng)造力與智力之間有正相關趨勢,高創(chuàng)造力者都是中等以上的智力。這說明,一般水平的智力是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不可缺少的條件。第二,智商在130以上看,其創(chuàng)造力分數(shù)極為分散,有的極高,有的極低。這說明,智力
31、水平高的人,創(chuàng)造力水平不一定高,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兩種不同的能力。,,對創(chuàng)造力造成障礙的人格因素有以下幾點:(1)膽怯(2)過分的自我批評(3)懶惰(4)從眾(5)狹隘(6)刻板(7)驕傲,四、創(chuàng)造性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則是能夠引起變化、更新、改組和形成一系列問題的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關鍵是尋求問題,它要求的是一種學會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學習。,,大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增強創(chuàng)造性學習動機,尤其是成就動機。2、培
32、養(yǎng)質疑精神,敢于對權威、對大眾、對已有的知識體系提出挑戰(zhàn)。3、借鑒學習方法,把傳統(tǒng)的維持學習變成策略和方法的學習。4、重視創(chuàng)造思維訓練,真正擴展自己看問題的視角,全面、具體、深入、批判地分析問題。5、勇于進行交流,使自己的學習處于一種活躍的狀態(tài)。6、多參加科研活動,把自己所學與所做的結合起來,在具體科研活動中校驗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從而達到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以激發(fā)自己興趣和提高自信的目的。,第三節(jié) 大學生常見的學習障礙問題及調節(jié)
33、,一、學習動機缺乏二、學習方法不當三、考試焦慮,(二)大學生學習動機缺乏的表現(xiàn),1、缺乏愛與自尊2、目標設置方面的問題3、不善于設置調整成功的標準,期望過高或過低4、自我效能感低,無成就感,缺乏信心。5、習得性自暴自棄6、喜歡把失敗歸因于外部原因7、意志缺乏,(三)學習動機缺乏的調適:增強學習動機,1、尋求心理咨詢人員專業(yè)幫助,清理情緒性“垃圾”,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2、滿足自己合理的需要,踏上“自我實現(xiàn)”之路3、掌握目
34、標設置的藝術4、明確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徑5、高目標,高承諾,高投入,堅持不懈6、進行歸因訓練,轉變結果成敗歸因模式,學習方法的改善,改善不當?shù)膶W習方法,應注意:1、積累學習策略的知識,明確策略的適用條件2、在不同的學習情景中練習已知的方法3、自我監(jiān)控和評價,學習策略簡介,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認知策略簡介,復述策略 :指為了保持信息而對信息(學習材料)進行多次重復的學習方法 。精加工策略在指為學習材料增加
35、相關的信息,以達到加深對記憶效果的學習策略。組織策略是把分散的,孤立的知識集合成一個整體并表示出它們之間內在聯(lián)系的方法。①描述策略 ②歸類策略 ③表象策略,元認知策略簡介,所謂元認知,指的是學習者對認知的認知,也就是對認知過程(感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的監(jiān)控和調節(jié)。包括:計劃策略:設定目標、快速閱讀、提出目標。 監(jiān)視策略:包括自我測試、集中注意、應試策略 調節(jié)策略:包括調整閱讀速度、再讀、概覽、應試策略。,資源管理策略,是
36、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的環(huán)境和資源的策略,對學生的動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包括時間監(jiān)管策略,學習環(huán)境管理策略和努力管理策略。(第72頁),學習方法不當?shù)谋憩F(xiàn),1、未能意識到學習成效與學習方法間的相依關系2、簡單記住“知識”,應付考試3、不能針對具體的學習任務選擇復述、精加工、組織化等具體策略4、學習前缺乏計劃性,學習過程中缺乏監(jiān)控和調整,學習后缺乏反思和改進,,5、不會科學利用時間6、不能恰當安排學習環(huán)境7、不能形成知識結構或知識結構
37、不鞏固、不完善8、學習環(huán)節(jié)的缺乏9、缺乏對大學學習特點的了解,不會利用大學豐富的信息資源,學習方法不當?shù)恼{試:改善學習方法,1、積累學習策略的知識,明確策略的適用條件2、在不同的學習情景中練習已知的方法3、自我監(jiān)控和評價,考試焦慮的表現(xiàn),1、認知方面的表現(xiàn) 2、生理方面的表現(xiàn)3、行為方面的表現(xiàn)4、情緒管理方面的表現(xiàn),考試焦慮調適,1、考前充分準備法考試要求和考場環(huán)境 了解考場位置,準備考試所需用品 調整自己的期望和心
38、態(tài) 輔以自信訓練和放松訓練,,2、自信訓練(1)學會覺察個人消極的自我意識 當個體獲得不久將參加一場十分重要的考試的消息以后,假如具有神經(jīng)性倒胃或面部肌肉緊張感等生理變化,通常便意味著大腦已出現(xiàn)了消極的潛意識,針對這些潛意識或朦朧的念頭,把它清晰地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也就是在一張白紙上把這些擔憂的想法逐條記下。,,(2)養(yǎng)成向消極的自我意識挑戰(zhàn)的習慣 所謂挑戰(zhàn),是指向消極的自我意識中的不合理成分進行自我質辯,其中
39、包括指出這種消極的自我意識的不現(xiàn)實性和不必要性,闡明由此對個人所造成的危害,并明確今后應采取的態(tài)度。,,3、放松訓練第一步,緊握拳頭→放松,伸直五指→放松;第二步,收緊小臂→放松,收緊大臂→放松;第三步,聳肩向后→放松,聳肩向前→放松;第四步,保持肩部平直轉頭向右→放松,保持肩部平直轉頭向左→放松;第五步,屈頸使下賅接觸胸部→放松;第六部,張大嘴巴→放松,閉口咬緊牙齒→放松;第七步,使勁伸長舌頭→放松,卷起舌頭→放松;第八
40、步,舌頭用勁地頂住上腭→放松,舌頭用勁地頂住下腭→放松;第九部,用力睜大雙眼→放松,緊閉雙眼→放松;,,第十步,深吸一口氣→放松;第十一步,肩胛頂住椅子,拱背→放松,第十二步,收緊臀部肌肉→放松,臀部肌肉用力頂住椅子→放松;第十三步,伸腿并抬高15——20公分→放松;第十四步,盡可能地收縮腹部→放松,繃緊并挺腹→放松;第十五步,伸直雙腿,腳趾向上翹→放松;第十六步,屈趾→放松,翹趾→放松。告訴考生每晚睡覺前,坐在椅子上,
41、全身放松,然后做放松訓練。做一遍后,休息兩分鐘,再做第二遍。每晚做兩遍即可。堅持做放松訓練,對于消除焦慮情緒是很有效的。,思考題,1、 結合自己的實際,分析大學生學習有哪些特點?2、 分析自己的思維能力現(xiàn)狀,并制定改進和訓練方案。3、 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并指出通過哪些方面的調節(jié)可以更好的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潛能。4、 大學生學習動機缺乏有哪些表現(xiàn)?分析自己的學習動機狀態(tài),根據(jù)學習動機理
42、論,制訂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動機激勵方案。5、 什么是學習的精加工策略?為什么要對學習材料進行精加工?這樣對學習材料進行精加工?,,6、 什么是元認知策略?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如何訓練自己的元認知策略運用能力?7、 結合實際,分析自己在學習方法上還存在哪些不足,并提出改善自我學習方法的方案。8、 什么是考試焦慮?大學生考試焦慮有哪些表現(xiàn)?9、 考試焦慮是怎樣形成的?對考試
43、焦慮如何疏導?,第四章 大學生的情緒與心理健康,第一節(jié) 情緒概述一、 情緒及情緒狀態(tài)二、 情緒的兩極性三、 情緒的功能與作用第二節(jié) 大學生常見的情緒障礙與調適一、 大學生情緒健康的標準二、 大學生常見的情緒障礙與調適三、 大學生健康情緒的培養(yǎng),,一、 大學生情緒健康的標準(一) 情緒反應適當 所謂情緒反應適當,首先是指情緒的發(fā)生來自于某種適當?shù)脑?。其次,情緒反應適當還表現(xiàn)在情緒隨客觀事物而發(fā)生變
44、化,引發(fā)情緒的因素消失之后,其情緒反應也應逐漸消失。 (二) 情緒表現(xiàn)穩(wěn)定(三) 主導心境愉快,,二、 大學生常見的情緒障礙與調適(一) 消沉(二) 冷漠(三) 孤獨(四) 暴躁(五) 焦慮(六) 抑郁(七) 挫折感,(一)消沉的調節(jié)法,(1)森田療法 “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是森田療法的精髓。 (2)目標靶法 正確的做法是由高到低形成一系列的目標即目標群,使自己在不斷的成功體驗中產(chǎn)生和增強喜悅感和自信感,使
45、生活變得充實和富有意義。,(二)冷漠的調節(jié)法,(1)情境溝通法 冷漠的背后實際是愛的缺乏,要改變冷漠,可以從身邊小事做起,熱愛生活,加強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人際溝通,就是多與人交流,這是克服情感障礙的有力武器;自然溝通,就要多接觸大自然,這是洗滌心靈塵垢的最佳良藥;藝術溝通,就要或接觸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多聽優(yōu)雅美妙的樂曲。,,(2)原感療法 即讓人們接觸到冷漠引發(fā)點所造成的情感體驗,通過尖叫或體驗驚恐、痛苦,使其壓抑在內心的矛
46、盾得到釋放,從而在心理上得到某種治療。,,(3)幽隔離法 即人為創(chuàng)設一個空乏的生存環(huán)境(如幽隔室),將冷漠之人隔離其中,人為阻隔其與外界的一切接觸,使其積壓日久的內心矛盾得以釋放,使其得以認識自我,產(chǎn)生人際交往的欲求,從而消除冷漠。,(三)孤獨的調節(jié)法,(1)認知調節(jié)法 對他人和自我的消極評價是孤獨感形成的一個主要原因。有孤獨感的人傾向于對他人和自己以嚴厲而苛刻的評價,從而使他們無法與他人建立持久關系。孤獨的人可能更內向,焦
47、慮,對拒絕反應更敏感,并且更容易抑郁。在人際交往時,他們對自己和對方的評價極端消極。這就容易解釋為什么對許多身處大學校園的學生來說,孤獨仍然是一個極為常見的問題?!叭速F有自知之明”,學會正確評價和接納自己與他人,有利于消除孤獨感。,(四)暴躁的調節(jié)法,(1)自我修養(yǎng)法 “理智先行”是解決暴躁問題的良方,這需要加強自我修養(yǎng)。對付這種壞情緒常用的一種方法是,及時給予自己暗示和警告。如當自己感到怒氣正在上升時,在心里對自己說:克制,再克
48、制!或者默默地從一數(shù)到十。往往只需幾秒鐘、幾十秒鐘,你的心緒就能夠平靜下來,那時再去處理問題,就不會做出使自己后悔的事了。其次要培養(yǎng)幽默感。幽默常常是一種寬容精神的體現(xiàn),是暴躁情緒的拮抗劑。幽默能緩解矛盾,使人際關系融洽和諧,淡化甚至驅除不利情緒,化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2)合理宣泄法 所謂“合理宣泄”就是以不傷害他人和自己、不違反社會行為準則的方式,把心理上積郁的消極情緒打發(fā)掉。 消除暴躁情緒的良方之一,是學會尋找合理的
49、宣泄渠道。 另外,參加文體活動、散步和聽音樂都可以使緊張的情緒得到放松。,,(3)延遲評價法 遇到讓人生氣的事情時,可以做緩慢的呼氣和吸氣練習,并告誡自己不要馬上作出反應,并可采取一走了之的方式,暫時避開令人激動的人和事,冷靜下來后再做處理。,(五)焦慮的調節(jié)法,(1)自信心訓練法 焦慮傾向嚴重的人往往有強烈的自卑感,凡事缺乏自信,常給自己以消極的“自我預言”。 如果用“我能行”代替“我不行”規(guī)勸自己,就會打破惡性
50、循環(huán),重新建立起自信心。,,(2)意象練習法 習慣于自我緊張的人還需要學習意象練習法。簡便易學的一種練習方式是,首先,找一個比較安靜舒適的地方,平心靜氣地坐下來,閉上雙目,想象自己睡在堅實的床上,自己的雙腳由混凝土鑄造,手也一樣,沉重的身軀沉沒到床下了;自己的身體由幾個沖氣皮球組成,閥門打開,放氣,先是腳變癟,然后是身體變癟。其次,盡量回憶和想象生活中最愉快、最美好的事情。這種訓練,可以使人的大腦松弛下來,有利于緩解過分緊張的情緒。
51、,,(3)心理防御法 在某種程度上,防御機制是個體解決問題適應現(xiàn)實,緩解焦慮的有效途徑。但由于它是一種無意識的過程,且實際上絕大多數(shù)是對現(xiàn)實的逃避,故對問題的解決常常缺乏合理性或持久性,有時還會反復出現(xiàn)不適應行為。在此提倡的主要是象“升華”這樣積極的心理防御。,(六)抑郁的調節(jié)法,(1)合理宣泄法 首先要調整心態(tài)。 其次,對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不退縮、不幻想、不逃避,把自己心靈深處的苦惱跟朋友、親人說出
52、來,不要憋在心里鉆牛角尖。 再有,就是認知調整。,,(2)社會支持法 社會的支持可緩沖心理壓力,從而起到預防或減輕抑郁。對“心境抑郁”的人,不要隨意使用“變態(tài)”、“精神不正?!?、“神經(jīng)有病”等刺激詞語,要多給予他們理解和幫助,幫其分析及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包括促成心情抑郁的可能心理因素。,,(3)專業(yè)診療法 假如抑郁情況很嚴重,甚至有自殺的意念或企圖時,馬上要考慮住院及藥物治療。就算是中等程度的抑郁,想施行心
53、理治療時,也要采用支持性的心理治療,主要在供給基本的安全感,彌補創(chuàng)傷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培植信心與生活的動機,并且?guī)椭晕夷芰Φ幕謴?,以便能有精神上的精力去面對困難。假如挫折的來源屬于外在性質時,可幫病人去排除或減少這些外在性的困難,并協(xié)助病人能善用各種外來的支持資源,包括家人、朋友或社會可供給的幫忙。,(七)挫折感的調節(jié)法,(1)自勉暗示法 自勉就是以積極的信念暗示自己,努力挖掘自己的優(yōu)點與長處,而不是無意中把悲觀沮喪、挫折感放大
54、,只有在不幸與失敗中奮起的人才能最終成大器。,,(2)文飾自慰法 即合理化,這是一種自慰方法,為自己找一種“合理”的解釋,“自圓其說”。例如“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雖是一種精神勝利法,但總比懊惱、沮喪強。,,(3)合理宣泄法 宣泄有助于調理大腦皮質功能,對心理紊亂、壓抑感、反抗、破壞心理等有很好的釋放效果。尋找適當?shù)胤酱蠼幸环?,痛哭一場,都可以宣泄內心的積郁,擺脫惡劣的心境。向親友,甚至是向不相識的人傾吐,相信對方會及時給
55、予的善意勸慰,也可幫助排解心中忿悶,盡快走出心理的困境。,,三、大學生健康情緒的培養(yǎng)(一)培養(yǎng)高級情感(二)磨礪堅強意志 (三)塑造健康人格,第三節(jié)大學生情緒調控原理與技術,埃利斯的人性理論它是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A.Ellis)所創(chuàng)立。因其采用行為治療的一些方法,故也被認為是一種認知行為治療的方法。 l、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2、情緒困擾源于非理性思維3、情緒困擾的持續(xù)是內化語言持續(xù)的結果,愛利斯的
56、ABC理論模型,1、ABC的含義 A:誘發(fā)性事件B:個體在遇到誘發(fā)事件之后對該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或稱信念C:在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 〗Y果。,基本觀點,(1)不合理信念導致不良情緒的直接原因(2)個體應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二、大學生的情緒調控技術,(一)情緒管理的技術 1、接納自己的情緒 :面對負性情緒首先要坦然接納并體驗,然后再想辦法采取建設性方式解決問題。 2、學會表達情緒:好的情緒要與人分享,
57、糟的情緒要與人分擔。在表達負性情緒時要注意一個原則是,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 3、先處理情緒,后處理問題 4、懂得尋求專業(yè)援助,合理情緒想象技術,合理情緒想象技術是七十年代初期由莫滋比發(fā)展起來的。 具體做法是:幫助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重新進入那種不良的情緒體驗之中,進一步探求學生當時的想法,可能就會找出不合理信念。同時,也能使學生真切感受到信念與情緒反應之間的關系,從而認識到改變不合理信念的重要性。,,第一步:形象生動地想象
58、引起情緒困擾的情景,特別是讓人心煩意亂、承受不了的情景,體驗這種情景下不適的情緒反應,并報告此時的感受。 第二步:保持想象的情景,并將消極的情緒改變?yōu)檫m度的情緒。 第三步:停止想象,講述出自己是怎樣想才使情緒發(fā)生變化的。一般人往往是通過形成合理信念才做到改變的,此時要注意進一步強化合理信念,糾正某些不合理信念,必要時可補充其他的有關合理信念。,思考題,1、情緒有哪些基本狀態(tài)?它們由什么因素引起?2、衡量大學生情緒健康的
59、標準有哪些?3、冷漠有哪些表現(xiàn)?如何消除冷漠?4、挫折感是怎樣產(chǎn)生的,如何消除挫折感?5、簡述艾利斯的ABC理論。,第五章 大學生人格與心理健康,第一節(jié) 人格與人生第二節(jié) 大學生常見人格障礙及其心理防治第三節(jié) 塑造健全人格的途徑與方法,第一節(jié) 人格與人生,一、 心理學的“人格”,又稱為“個性”,一般是指一個人的精神活動的穩(wěn)定的、持久的特征,尤其是在情感活動和意志行為活動方面表現(xiàn)出的特征,主要包括性格和氣質
60、兩個方面。,人格心理的特點,1、共性和獨特性的統(tǒng)一2、穩(wěn)定性和可變性的統(tǒng)一3、生物制約性和社會制約性的統(tǒng)一,二、人格優(yōu)化是大學生的重要人生任務之一,健康的人格具有以下6個特征: (1)自我擴展的能力。健康的成年人參加活動的范圍很廣。他有很多朋友,許多愛好,并且在政治、社會、宗教等方面都有積極的態(tài)度。 (2)與他人熱情交往的能力。人格健康的人與別人的關系是親密的,但沒有占有欲,也沒有嫉妒心。他們富有同情心,能容忍自己與別人在價值觀
61、和信仰上的差別。 (3)情緒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認可。健康的人能夠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沖突和挫折,經(jīng)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們對自己也具有積極的看法,而不同于自我憐憫的人。,,(4)客觀地認識現(xiàn)實。人格健康的人是根據(jù)事物的實際情況看待事物的,而不是根據(jù)自己的希望來看待事物。這種人在評價一種形勢和決定順應這種形勢時都非常明白,他們是“明白人”,而不是“糊涂人”。 (5)有自知之明。健康的成人對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他們能準確地理解真實的
62、自我與理想的自我之間的差別,懂得自我評價與別人對自己評價之間的差別。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學。人格健康的人需要有一種一致的傾向,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種主要的愿望。人生觀、信仰、對生活的預感都能對他們的行動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的推動力。,人格與健康,健康是生命之本,是幸福人生的根基。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的進步,人們越來越明確地意識到健康不僅僅是指身體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人格健康。心理健康是人格健全的基礎,人格健全是心理健康達到一定高度的體
63、現(xiàn)。,人格與自我實現(xiàn),近年來,人們已逐漸形成一種共識,影響大學生成才的除了智力因素外,更主要的是非智力因素,或者說“情商”?!扒樯獭边@個新概念是美國心理學博士丹尼爾·葛爾曼在1995年提出來的,他概括了“情商”的五個方面:1、認識自身的情緒;2、妥善管理情緒;3、自我激勵;4、認識他人的情緒;5、人際關系的管理。毫無疑問,情商包含了豐富的人格因素,如獨立性、自信心、勤奮、踏實、堅韌、耐心、恒心、創(chuàng)造性以及樂觀、合作精神等。,,
64、有人說過:人生的較量有三個層次,最低層次是技巧的較量,其次是智慧的較量,而最高層次的較量則是人格的較量。人格決定著觀念的形成,支配著傾向性的行為習慣,并最終決定著人生的層次與高度。可見,健康人格的自我塑造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大學生正處在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大學期間以及畢業(yè)后工作的5年之內的生活,會對個人性格的形成都將產(chǎn)生很大影響。從自己出身、家庭的各自環(huán)境中走出來的大學生,各有各的素質特點。農(nóng)村的同學儉樸但可能缺少大度,城里的同學大方
65、但可能不夠謙虛。不管過去如何,不管你的出身給了你什么,大學是個新的加工廠,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互相感染,使每一個人脫盡原來的色彩,成為一個新的、高素質的大學生。,第二節(jié)大學生常見的人格障礙及其防治,一般所稱人格障礙有三種可能指的意義:(1)泛指一切心理障礙,這樣應用是人格障礙就成了精神癥狀或精神疾病的代用詞。(2)文藝、電影界所稱的人格障礙一般是指雙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或類似雙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的各種表現(xiàn)。這主要是自我意識分離的問題,當然也與
66、人格有關。(3)嚴格意義的人格障礙,是變態(tài)心理學范疇中以介乎精神疾病及正常人格之間的行為特征。,,所謂人格障礙,指一種人格發(fā)展的內在不協(xié)調,在沒有認知過程障礙或者沒有智力障礙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情緒反應、動機和行為活動的異常。這種人格在發(fā)展和結構上明顯的偏離正常,以致使個體不能適應正常社會生活。,二、人格障礙形成的原因,(一)生物學因素 (二)心理因素(三)社會環(huán)境因素,常見人格障礙及其心理調適,人格障礙分三大類群 第一類行為怪僻、奇異
67、為特點,包括偏執(zhí)型、分裂型人格障礙;第二類以情感強烈、不穩(wěn)定為特點,包括癔病型、自戀型、反社會型、攻擊型人格障礙;第三類以緊張、退縮為特點,包括回避型和依賴型人格特征。,第一類:,(一)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 以固執(zhí)、敏感多疑、心胸狹窄、報復心強為主要特點。(二)強迫型人格障礙 這類人以要求嚴格和完美為主要特點。,,(三)分裂型人格障礙 這種人表現(xiàn)退縮、孤僻、膽怯,情緒冷淡,不能表達對他人的溫暖、體貼與憤怒,對贊揚或批評
68、無動于衷;對現(xiàn)實的認識能力并沒有喪失,但常做白日夢,沉迷于幻想之中,缺乏進取心,尤其回避競爭;外貌和行為奇特,人際關系有明顯缺陷和情感冷淡為主要特點。對喜事缺乏愉快感,對人冷淡,對生活缺乏熱情和興趣,孤獨怪僻,缺少知音,我行我素,很少與人來往,因此也較少與人發(fā)生沖突。,第二類人格障礙,(四)自戀型人格障礙過分地自我關心、自我中心和自夸自尊。?;孟胱约毫瞬黄稹⒂胁艑W、有美貌。期待別人的欣賞,總希望有人特別對待自己,不能接受別人的建議和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