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抗菌藥物基礎知識與合理使用藥學部?臨床藥事科,內容摘要,抗生素:是由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產生的,能殺滅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合成。抗菌譜:指抗菌藥物的抗菌范圍。抑菌藥:是指僅具有抑制細菌生長繁殖而無殺滅細菌作用的抗菌藥物,如四環(huán)素類、紅霉素類、磺胺類等。殺菌藥:是指具有殺滅細菌作用的抗菌藥物,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的常用術語,最低抑菌濃度(MIC): 是衡量抗菌藥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標
2、。指在體外培養(yǎng)細菌18-24h后能抑制培養(yǎng)基內病原菌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最低殺菌濃度(MBC): 是衡量抗菌藥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標。能夠殺滅培養(yǎng)基內細菌或使細菌減少99.9%的最低藥物濃度稱為MBC?;熤笖?shù)(CI) : 是評價化學治療藥物有效性與安全性的指標,以化療藥物的半數(shù)動物致死量(LD50)與治療感染動物的半數(shù)有效量(ED50)之比表示即LD50/ED50,或者用5%的致死量(LD5)與95%的有效量(ED95)之比表示即
3、LD5/ED95?;熤笖?shù)越大,表明該藥物的毒性越小,臨床應用價值越高,抗菌藥物的常用術語,抗生素后效應(PAE):指細菌與抗生素短暫接觸,抗生素濃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細菌生長仍受到持續(xù)抑制的效應,這種效應即抗生素后效應。首次接觸效應:是指抗菌藥物在初次接觸細菌時有強大的抗菌效應,再度接觸時不再出現(xiàn)該強大效應,或連續(xù)與細菌接觸后抗菌效應不再明顯增加,需要間隔相當時間以后,才會再起作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明顯的首次接觸效應。,抗
4、菌藥物的常用術語,內容摘要,抗菌藥物作用機制,抗菌藥物分類,青霉素 頭孢烯類
5、 頭孢菌素類 頭霉烯類 ß-內酰胺類
6、 碳青霉烯類 單環(huán)ß-內酰胺類
7、 ß-內酰胺抑制劑及復方制劑 氨基糖苷類 大環(huán)內酯類 林可霉素類
8、 抗生素 四環(huán)素類 氯霉素類 利福霉素類 抗結核藥物
9、 多肽類抗感染藥物 其他抗菌藥 喹諾酮類 硝咪唑類
10、 合成抗細菌藥 磺胺類 呋喃類
11、 抗真菌抗生素 抗真菌藥物 合成抗真菌藥 抗病毒藥 抗原蟲藥,,,,,,,,內容摘要,藥代動力學(PK)是研究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
12、和排泄的動力學過程及人體在不同生理病理狀態(tài)下對這一動力過程的影響。藥效學( PD)是藥物對機體或病原體所產生的效應。,什么是PK?什么是PD?,?血藥峰濃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 ?達峰時間(peak time,Tmax) ?藥時曲線下面積(AUC)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xiàn)) ?半衰期(half life,T1/2)體內藥量消除一半所需時間,常用的藥動學參數(shù),PK
13、 / PD parameters,,(hour),(μg/mL),,,,Cmax,,T>MIC,Cmax / MIC,,,,AUC,BC,MIC,AUC/MIC,抗菌藥物的PK/PD分類,患者男性,54 歲,行膽腸吻合術,術中可見腹腔膿液,取膿液送病原學培養(yǎng),同時經驗性給予亞胺培南/ 西司他丁1 g,ivd,q12h 抗感染治療;術后第2 天患者體溫最高39. 7℃,血常規(guī):WBC 18. 1 × 109 ·
14、L-1 ,N 91%;術后第4 天患者一般情況無明顯改善,仍有高熱(最高39. 2℃),復查血常規(guī):WBC 17. 3 ×109 ·L-1 ,N 88%;膿液培養(yǎng)結果:產ESBL大腸埃希菌+ + + ,對亞胺培南/ 西司他丁敏感。臨床醫(yī)生困惑:藥物選擇合理,為何抗感染療效欠佳?,病例,亞胺培南/ 西司他丁治療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該藥每日給藥兩次的治療方案導致其T > MIC 較低,影響療效。建議將亞胺培南/ 西
15、司他丁用法改為0. 5 g ,ivd,q6h,交待護士將每劑的滴注時間控制在1 ~ 2 h。給藥方法調整第2 天患者體溫即降至38. 1℃;第3 天恢復正常,復查血常規(guī):WBC 9. 1 × 109 ·L-1 ,N 74%,表明患者感染已得到有效控制。,臨床藥師意見,內容摘要,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盡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據(jù)病原種類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藥物根據(jù)感染特點給予抗菌藥物經驗治療根據(jù)藥
16、物抗菌活性、藥動學特性、藥物不良反應選擇藥物按照患者生理、病理狀態(tài)合理用藥選用適當?shù)慕o藥方案、劑量和療程強調綜合性治療措施的重要性,抗菌藥物治療性應用基本原則,內容摘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評價指標及要求,我院抗菌藥物供應目錄,上半年精神科抗菌藥物使用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加強病原微生物檢測工作,提高病原學診斷水平根據(jù)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結果合理選用抗菌藥物不斷提高微生物標本尤其是無菌部位標本的送檢率和標本合格率促進目
17、標治療、減少經驗治療,病原微生物檢測,二季度精神科標本送檢率及病原菌情況,桑德福指南抗菌譜,醫(yī)院感染是影響抗菌藥物過度使用與細菌耐藥性增長惡性循環(huán)的重要因素。通過加強全院控制感染的環(huán)節(jié)管理,如手衛(wèi)生管理、加強無菌操作、消毒隔離耐藥防控、縮短術前住院時間、控制基礎疾病、糾正營養(yǎng)不良和低蛋白血癥、控制患者術中血糖水平、重視手術中患者保溫等綜合措施,降低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率,減少抗菌藥物過度的預防應用。,注重綜合措施,預防醫(yī)院感染,內容摘要,患兒
18、,男,8 歲,行“左足背皮膚組織清創(chuàng)植皮術”后出現(xiàn)發(fā)熱(38 ~ 39℃),左足背分泌物培養(yǎng):銅綠假單胞菌+ + + ,對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和頭孢他啶敏感,醫(yī)囑擬使用頭孢曲松。,病例1,特點:1.對革蘭陰性桿菌的β-內酰胺酶高度穩(wěn)定;2.有強大抗陰性桿菌作用,明顯﹥Ⅱ代﹥ Ⅰ代;3.抗菌譜擴大,對銅綠及厭氧菌有不同程度作用;4.對革蘭陽性球菌抗菌作用不如Ⅰ代和Ⅱ代;5.體內分布廣,組織通透性較好,大多數(shù)能透過血-腦脊液屏障。
19、,三代頭孢:,頭孢他啶:抗革蘭陰性桿菌為三代中最強,抗銅綠,易透過血腦屏障,對酶穩(wěn), 誘導產生ESBLs作用強。頭孢哌酮:抗綠膿僅次于頭孢他啶 ,對酶不穩(wěn),對腸球菌、厭氧菌作用較好,膽汁中濃度高;難以透過血腦屏障。頭孢曲松:對腸桿菌有強大作用,對酶穩(wěn)定,t1/2=8, 可以qd 給藥。肝腎雙途經排泄 ;可透過血腦屏障; 對銅綠、MRSA、 腸球菌、厭氧菌耐藥。頭孢噻肟:對腸桿菌科、流感桿菌、淋球菌活性極強,對厭氧菌也有作用;對銅綠
20、活性較差。,三代頭孢代表性品種:,頭孢他啶的抗銅綠假單胞菌活性明顯優(yōu)于頭孢曲松,建議給予頭孢他啶0. 5 g ,ivd,q8h,同時加強傷口局部沖洗、清創(chuàng)。醫(yī)生采納建議,使用頭孢他啶治療3 d 后患兒體溫恢復正常,治療2 周后康復出院,臨床藥師意見,患者,女,38 歲,因“發(fā)作性頭痛8年,加重伴左眼視物模糊半月”于2013 年3月27日入院,診斷“左側鞍旁占位(腦膜瘤可能)”,4月1 日行“開顱左側蝶骨嵴腦膜瘤切除+去骨瓣減壓術”。因患
21、者對頭孢類過敏,術前給予克林霉素0. 6 g ivd 預防感染,術后從4月3日~ 9日持續(xù)發(fā)熱,體溫37. 8 ~38. 8℃。主管醫(yī)生擔心術后感染擬使用抗菌藥物治療。,病例2,患者精神尚可,無明顯頭暈頭痛,食欲、睡眠正常,復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腦脊液生化均無異常,提示沒有明顯感染跡象,不建議使用抗菌藥物。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甘露醇注射液等,發(fā)熱可能是使用生物制品所致藥物熱,建議停用注射用白蛋白,以排除藥物熱。停藥后密切觀察體溫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