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23-6/23/23/8df287e7-e815-476a-85d8-cd7677560e1c/8df287e7-e815-476a-85d8-cd7677560e1cpic.jpg)
![郭沫若與惠特曼詩歌特征比較(原稿)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23-6/23/23/8df287e7-e815-476a-85d8-cd7677560e1c/8df287e7-e815-476a-85d8-cd7677560e1c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吉差小明(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北京 100081)摘要:郭沫若與惠特曼詩歌具有獨特的詩歌創(chuàng)作思想和對現實社會生活獨特的表達方式。他們的詩歌特征既是他們生活語境和認知萬物的藝術產物,也是他們對生活體驗的一種闡述方式。他們詩詞行間富含有豐富多彩的詩歌韻律,具有獨特的詩歌藝術價值和深厚的詩學意蘊。基于對郭沫若與惠特曼詩歌的整體審視,探索其詩歌特征的異同,包括詩歌語言特征、藝術形象和意象符號等特征。關鍵詞:郭沫若、惠特曼、詩歌
2、特征;詩歌意象一、郭沫若與惠特曼詩歌語言特征比較詩歌是以一種精辟簡練的語言文字表達無限思想空間,用精美的語言文字敘述詩人對現實生活的高度領悟與體驗的總結。郭沫若和惠特曼以現實主義手法為主,從不同的視角審視現實生活,深刻闡釋他們對社會、生活及萬物現象的認知與理解。透視他們的詩歌內容,發(fā)現他們有時候以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結合的藝術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突出他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他們以詩歌創(chuàng)作形式表達和闡述了世間人與人、人與自然、自然與自然等之間的密切關
3、聯(lián)。他們的詩歌特征既是社會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的必然藝術產物,也是他們對世間認知和生活體驗的一種表達方式。AsIsawyouhadsomethingtotell,asyoubenttomenightafternight,Asyoudroop’dfromtheskylowdown,asiftomyside,—WhenlilacsLastintheDoor-YardBloo”李巧文在《惠特曼詩歌語言藝術賞析》一文中指出:“從更深層次上來講詩歌是對
4、流動生命力的追求和探索。正是因為惠特曼執(zhí)著地想要去理解詩歌更深層次的意義,……于是,惠特曼沖破了傳統(tǒng)詩歌形式的束縛,利用散文式的詩歌來表現出強有力的生命力。 ”二、郭沫若與惠特曼詩歌藝術形象比較惠特曼是位放聲謳歌民主和自由的詩人,他詩歌都是熱情歌頌民主和自由、雄渾、豪放的自由詩體。這對郭沫若詩歌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和共鳴,可以說震撼了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心靈。誠如郭沫若曾所說,他接觸惠特曼的詩歌時,正是“五四”運動的高潮,這成為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
5、背景,深深地激發(fā)了郭沫若的愛國之情和創(chuàng)作熱情。他在吸收借鑒惠特曼詩歌精華后,將把“個人的郁積,民族的郁積”化作詩篇,如《鳳凰涅》 、 《晨安》 、 《地球,我的母親!》 、《匪徒頌》等幾十首新詩。這些詩歌結集為《女神》詩集,成為郭沫若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正如王立明所指出:“這些新詩歌,奠定了郭沫若作為中國現代新詩開拓者的偉大地位。 ”沃爾特·惠特曼是 19 世紀美國著名詩人,其代表作品是詩集《草葉集》 ,他創(chuàng)造了詩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郭沫若與惠特曼詩歌特征比較(原稿)
- 郭沫若與聞一多新詩理論比較
- 試論郭沫若與穆旦詩歌中自我觀的變奏.pdf
- 艾青與惠特曼詩歌比較研究
- 艾青與惠特曼詩歌比較研究_16751.pdf
- 抗戰(zhàn)語境下的郭沫若與《屈原》_1649.pdf
- 郭沫若詩歌翻譯中的解構主義特征.pdf
- 郭沫若詩歌理論初探
- 瓦爾特惠特曼與賽春嘎詩歌之比較研究_14440
- 抗戰(zhàn)歷史文化語境下的郭沫若與新華日報
- 試論中國現代新詩發(fā)展的兩種路徑——郭沫若與廢名的詩學理想比較
- 郭沫若與日本——從文化交流與日本認識的角度.pdf
- 惠特曼詩歌中隱喻的認識分析.pdf
- 試論中國現代新詩發(fā)展的兩種路徑——郭沫若與廢名的詩學理想比較_34339.pdf
- 淺談惠特曼詩歌的表現內容與主題之初探
- 惠特曼詩歌全集 包含leaves_of_grass草葉集_中英對照
- 跨文化視角下的惠特曼詩歌翻譯研究.pdf
- 跨越時空的回響——論惠特曼詩歌對顧城的影響
- 論郭沫若戲劇的詩性特征.pdf
- 第27課《郭沫若詩歌兩首》學習指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