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觀察并對比分析乳腺癌患者接受術前化療組(NAC組)與直接手術(初治方式為手術)組(non-NAC組)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探討術前化療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影響。
方法:選取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乳腺中心2015年4月至10月收治的接受乳房切除和腋窩清掃術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6例為觀察對象。其中包括:術前化療組患者32例,直接手術組患者34例。評估術前兩組患者的一般特征,包括年齡、體重指數(shù)(BMI)、肝功能、高血壓、糖
2、尿病等合并癥。觀察患者術后引流液的情況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并進行兩組患者的對比分析。
結果:兩組患者的一般特征,如平均年齡、BMI及基礎疾病等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術前化療組(NAC組)與直接手術組(non-NAC組)總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25.00%和23.53%,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19, P=0.89)。兩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分別為86.88±16.40min和85.00±15.08 mi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5
3、7,P=0.57)。兩組患者引流液總量分別為383.13±279.37ml和531.71±376.92ml,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NAC組患者引流液總量明顯較non-NAC組少(t=-2.15,P=0.03)。NAC組患者平均引流管拔出時間為6.75±2.94天,non-NAC組患者為7.41±4.00天,無統(tǒng)計學差異(t=-0.74,P=0.46)。術后皮下積液8例,其中NAC組4例(12.50%), non-NAC組4例(11.76%)(χ
4、2=0.01,P=1.00)。術后皮瓣壞死2例,其中NAC組2例(6.25%),non-NAC組0例,χ2=2.19,P=0.23。4例患者出現(xiàn)切口感染,NAC組1例(3.13%),non-NAC組3例(8.82%)(χ2=0.94,P=0.61),提示術前化療組與直接手術組患者術后皮下積液、皮瓣壞死、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無差異。兩組患者術后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分別為3.13%和2.94%,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00,P=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乳腺癌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
- 乳腺癌術后的常見并發(fā)癥
- 乳腺癌術后的常見并發(fā)癥
- 不同手術方式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術后恢復及并發(fā)癥的影響.pdf
- 術前霧化吸入對肺癌手術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
- 術前護理干預對PCI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pdf
- 新輔助化療對腔鏡乳腺癌改良根治加假體植入術后并發(fā)癥及療效影響.pdf
- 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療后上肢并發(fā)癥的初步分析.pdf
- 乳腺癌術后患者化療的護理
- 化療藥物對乳腺癌術后患者骨代謝影響的研究.pdf
- 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睡眠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pdf
- 感恩干預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響研究.pdf
- 針灸治療乳腺癌相關并發(fā)癥的研究進展.pdf
- 認知行為干預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記憶能力的影響.pdf
- 不同化療方案對術后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pdf
- 活血化瘀法防治乳腺癌術后并發(fā)癥的臨床及實驗研究.pdf
- 乳腺癌患者術前新輔助化療對丙泊酚TCI靜脈誘導的影響.pdf
- 乳腺癌術前穿刺活檢對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臨床意義.pdf
- 化療對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的影響.pdf
- 青年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抑郁狀態(tài)及影響因素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