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轉錄組深度測序的垂體ACTH腺瘤mRNA及microRNA表達譜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垂體腺瘤是常見的顱內良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居顱內腫瘤第二位,約占顱內腫瘤的10%-15%,并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隨著腫瘤不斷生長,可壓迫蝶鞍區(qū)周圍結構,如視神經、海綿竇、腦底動脈、下丘腦等,甚至累及額葉、腦干,而導致嚴重的功能障礙。同時,腫瘤生長還可導致垂體激素分泌紊亂。按照外周血激素水平,垂體腺瘤分為無功能型垂體腺瘤(NFPA)和功能型垂體腺瘤,包括:泌乳素腺瘤(PRL)、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腺瘤(Cushing)、生長激素腺瘤(GH)、促

2、甲狀腺激素腺瘤(TSH)、促性腺激素腺瘤(PGA)以及混合激素分泌腺瘤等。其中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腺瘤(ACTH-PAs)臨床又稱為庫欣病(Cushing's Disease)是一種伴有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分泌的功能型垂體腺瘤約占全部垂體腺瘤的14%,約占庫欣綜合征(Cushing's syndrome)的70%。該病在歐美國家的發(fā)病率為39/百萬,我國尚缺乏大規(guī)模流行病學數據。由于該病的診斷主要基于實驗室激素水平檢查、患者臨床

3、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及病理學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因此對于庫欣病的早期診斷十分困難,容易誤診?;颊叱3S捎诟咂べ|醇血癥而引起多種嚴重并發(fā)癥,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骨質疏松及精神抑郁等就診。在治療上,對于絕大多數庫欣病人而言,經鼻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仍然是臨床首選治療方法,放射治療以及帕瑞肽、酮康唑等藥物治療常作為難治性庫欣病的術后輔助治療方式。雖然文獻報道外科手術成功率在65%~90%,但是由于腫瘤自身生物學行為的不同及術者操作水平

4、的差異,腫瘤復發(fā)率為3%~47%,平均復發(fā)時間為16~49個月,復發(fā)患者預后較差,病死率高。近年來針對庫欣病的分子水平研究主要集中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腫瘤的侵襲性及激素分泌等方面,但目前對于庫欣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臨床上亟待尋找有助于庫欣病診斷、治療及判斷預后的潛在靶點。
  本研究通過新一代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對垂體ACTH腺瘤全轉錄組進行高通量測序,在轉錄組水平篩

5、選相關差異表達基因和microRNA;并與患者臨床表型進行關聯分析,探究垂體ACTH腺瘤所致臨床表型的分子機理,此外,考慮到血清游離miRNA具有作為腫瘤標志物的潛力,篩選差異表達的血清miRNA,并對差異表達的血清miRNA進行了驗證,為深入研究庫欣病的發(fā)病機制,篩選診斷標志物提供依據。以期最終實現垂體腺瘤患者個性化治療。
  第一部分 基于全轉錄組深度測序的垂體ACTH腺瘤mRNA差異表達分析
  目的:通過新一代高通量

6、測序技術對垂體ACTH腺瘤行轉錄組測序,探究垂體ACTH腺瘤與瘤周正常垂體組織間的差異表達基因,以期揭示腫瘤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可能的存在分子機制,并為后續(xù)的microRNA組學研究提供完整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方法:收集單一中心68例垂體ACTH患者的組織標本(腫瘤及瘤周正常垂體),20例無功能垂體腺瘤,18例生長激素型垂體腺瘤和8例泌乳素型垂體腺瘤,同時采集患者相關臨床信息。運用新一代測序技術對9對配對樣本(腫瘤和瘤周正常垂體組織

7、)進行轉錄組深度測序,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獲取垂體ACTH腺瘤基因差異表達譜。進一步對篩選出的差異表達基因行GO term和PATHWAY分析,并挑選差異表達顯著基因進行驗證和功能機制研究,探究其在垂體ACTH腺瘤中可能存在的分子調節(jié)機制。
  結果:通過對垂體ACTH腺瘤mRNA-seq數據做生物信息學分析,我們篩選出166個上調的差異表達基因和288個下調的差異表達基因,發(fā)現了庫欣病腫瘤發(fā)生發(fā)展、激素分泌和腫瘤侵襲性等相關的基

8、因和相關信號通路。并從中挑選未經報道的TIMP3基因做進一步驗證,發(fā)現與瘤周正常垂體組織相比TIMP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達在各類型垂體腺瘤中顯著下調,并與腫瘤的體積、侵襲性、Ki-67等顯著相關。
  結論:通過建立垂體ACTH腺瘤基因的差異表達譜,揭示庫欣病可能存在的發(fā)病機制及臨床表型相關機制,并為后續(xù)的庫欣病microRNA組學分子靶向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第二部分 基于全轉錄組深度測序的垂體ACTH腺瘤micr

9、oRNAs差異表達分析
  目的:運用新一代測序技術,建立垂體ACTH腺瘤microRNA差異表達譜。鑒定相關microRNA在垂體ACTH腺瘤組織中及患者血清中的表達情況,以期作為診斷庫欣病和預后監(jiān)測的分子標志物。
  方法:經蝶竇入路手術治療庫欣病患者,術中收集垂體ACTH腺瘤患者腫瘤標本及瘤周垂體組織共9對。運用Illumina Genome AnalyzerⅡx行全轉錄組microRNA測序,結合生物信息學分析建立垂

10、體ACTH腺瘤差異表達的microRNA譜。并在55例腫瘤組織和15例瘤周正常垂體組織中運用熒光定量PCR進行驗證,將篩選得到的microRNA在197例病人和120例健康人的血清中運用熒光定量PCR行驗證檢測,并進行靶基因的預測及與第一部分mRNA-seq結果做關聯分析,在組織水平作相關基因功能驗證,得到一組microRNA panel作為針對庫欣病診斷和預后觀察的分子標志物。
  結果:所有9對樣品建庫成功,Illumina

11、Genome AnalyzerⅡx深度測序平均讀取10M/樣品。我們發(fā)現,垂體ACTH腺瘤與瘤周垂體相比,有67個microRNA顯著差異表達。通過對測序數據分析發(fā)現,垂體ACTH腺瘤相對瘤周正常垂體組織比較,根據Fold change>2,Recurrence≥5,發(fā)現67個差異表達的microRNA,其中包括39個上調的microRNA和28個下調的microRNA,在腫瘤和瘤周正常垂體組織中驗證得到6個上調(miR-9-5p,mi

12、R-9-3p,miR-190b,miR-137,miR-885-5p,miR-592)和1個下調的mir-551b-3p,并且在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中進行檢測,也得到了1個下調的mir-551b-3p,其表達水平與組織中一致。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分析顯示,mir-551b-3p對于庫欣病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血清中mir-551b-3p的表達水平與患者的腫瘤體積,血皮質醇和ACTH水平顯著相關。
  結論:研究結果表明mi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