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AFLD)已成為現(xiàn)今全球最常見慢性肝病之一,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1,2]。近年研究顯示[3],炎癥小體NLRP3與多種炎癥相關性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敲除NLRP3可以阻止高脂飲食導致的IR、肥胖和NAFLD的進展, NAFLD作為一種炎癥相關性疾病,NLRP3在其發(fā)病中的作用及機制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視[3]。
研究表明[4,5],腸道菌群和高脂飲食共同作用產生以脂多糖(LPS)為主要
2、成分的代謝性內毒素血癥是NAFLD重要的致病因素。LPS作為Toll樣受體4(Toll-like4)的配體,能活化炎癥小體NLRP3,產生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介導促炎性細胞因子IL-1β和IL-18等的前體轉化為活性形式并分泌到細胞外,參與肝臟炎癥及胰島素抵抗(IR)的發(fā)生[6,7]。
氧化應激是炎性反應的一個重要特征,通常認為ROS可作為一個重要的上游信號調節(jié)炎癥小體NLRP3的活化[8,9]。轉錄
3、因子NF-E2相關因子2(Nrf2)是維持細胞內氧化平衡的關鍵轉錄因子,是調節(jié)細胞內氧化應激的中心環(huán)節(jié)[10]。既往大多數(shù)體內外研究及我們前期研究均表明[11-13],Nrf2通過參與抗氧化還原反應而拮抗ROS,降低細胞內ROS水平。因此,我們推測Nrf2核轉位應該有助于降低NLRP3活化程度,對NAFLD起保護作用。然而,現(xiàn)有部分體外研究[14]卻得出了相反結果,其研究表明Nrf2是NLRP3活化的前提,敲除Nrf2導致庫普弗細胞(K
4、C)成熟障礙, NLRP3不能活化,這種矛盾的結果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對肝臟中除KC外的更多細胞進行研究,觀察Nrf2對其NLRP3表達的影響。
本研究以大鼠肝細胞和肝星狀細胞(HSC)為研究對象,觀察LPS誘導時NLRP3及其下游分子Caspase-1及炎癥因子IL-1β和IL-18表達的變化。并使用姜黃素處理肝細胞和肝星狀細胞后,觀察Nrf2核轉位對NLRP3及其下游分子的影響。通過本研究明確Nrf2在LPS誘導
5、的肝細胞和肝星狀細胞損傷模型中對NLRP3及其下游分子的調控作用,為闡明NAFLD的發(fā)病機制提供實驗和理論依據(jù)。
目的:
本研究以大鼠肝細胞和肝星狀細胞為研究對象,利用LPS誘導NLRP3活化,觀察其下游分子Caspase-1及炎癥因子IL-1β和IL-18表達的變化,以探討在肝細胞和肝星狀細胞中LPS對NLRP3表達的影響。在此基礎上誘導Nrf2核轉位,觀察其對炎癥小體NLRP3及下游相關分子的作用,以明確Nrf2
6、對NLRP3表達的影響,為闡明NAFLD的發(fā)病機制提供實驗和理論依據(jù)。
方法:
1.利用LPS構建大鼠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損傷模型。按LPS誘導濃度不同將大鼠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分別為0μg/mL(對照組)、0.05μg/mL、0.1μg/mL、0.2μg/mL、0.4μg/mL共5個組,檢測不同濃度LPS誘導后細胞的活性及ALT、LDH、MDA及GSH的變化。
2.將大鼠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7、按LPS誘導時間分為30min、60min、120min、240min組),提取各組總mRNA,檢測各組細胞中NLRP3、Caspase-1及下游炎癥因子IL-1β及IL-18 mRNA水平的變化。
3.將大鼠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分為對照組、LPS誘導組和姜黃素組。對照組未做處理;LPS組加入終濃度為0.2μg/mL的LPS,誘導時間為120min;姜黃素組在LPS誘導前8h加入濃度為25μmol/L的姜黃素,余操作和LPS誘導
8、組相同。Western Blot法檢測各組中胞核內Nrf2蛋白表達的變化,Real time PCR法檢測NLRP3及Caspase-1的mRNA表達量,ELISA法檢測各組中IL-1β及IL-18水平變化。
結果:
1.與0μg/mL組、0.05μg/mL組、0.1μg/mL組和0.2μg/mL組相比,0.4μg/mL組肝細胞活性顯著降低(P<0.05);余各組間均無顯著差異(P>0.05)??梢姡琇PS誘導濃度達
9、0.4μg/mL時,與其余各組相比,肝細胞活性降至最低。與0.1μg/mL組相比,0.2μg/mL組肝星狀細胞活性顯著升高(P<0.05);與0.2μg/mL組相比,0.4μg/mL組肝星狀細胞活性顯著降低(P<0.05)。與0.1μg/mL組相比,0.2μg/mL組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 ALT、LDH、MDA水平顯著升高(P<0.05);與0.1μg/mL組相比,0.2μg/mL組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 GSH水平顯著降低(P<0.05)。
10、
2.與60min組相比,120min組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中NLRP3、Caspase-1、IL-1β及IL-18 mRNA表達量顯著升高(P<0.05);與120min組相比,240min組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中NLRP3、Caspase-1、IL-1β及IL-18 mRNA表達量降低??梢姡琇PS誘導時間在30min到120min時,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各組炎癥小體NLRP3、Caspase-1及其下游炎癥因子IL-1β及IL
11、-18 mRNA表達量隨LPS誘導時間延長而逐漸升高,在誘導時間為120min時達到峰值,隨后各mRNA表達量下降。
3.Western Blot檢測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胞核中Nrf2蛋白的表達,與對照組相比,姜黃素組胞核Nrf2蛋白表達顯著增加(P<0.05);與LPS誘導組相比,姜黃素組中胞核Nrf2蛋白表達顯著增加(P<0.05)。Real time PCR檢測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NLRP3及Caspase-1mRNA的表達
12、,與對照組相比, LPS誘導組中NLRP3及Caspase-1 mRNA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05);與LPS誘導組相比,姜黃素組中NLRP3及Caspase-1 mRNA表達顯著降低(P<0.05)。ELISA檢測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IL-1β及IL-18水平,與LPS誘導組相比,姜黃素組中IL-1β及IL-18水平顯著降低(P<0.05)。
結論:
1.通過不同濃度的LPS誘導,成功構建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的損傷
13、模型。
2.LPS能誘導NLRP3激活,并促進其下游分子Caspase-1及炎癥因子IL-1β和IL-18mRNA的表達,并且在LPS作用120min時達到峰值,隨后表達下降。
3.Nrf2核轉位能顯著降低NLRP3及其下游分子Caspase-1及炎癥因子IL-1β和IL-18的表達,表明Nrf2的核轉位能抑制NLRP3的活化,進而對NAFLD發(fā)揮保護作用。本結果與Nrf2在巨噬細胞中對NLRP3的調節(jié)作用相反,提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調控Nrf2表達對肝細胞及肝星狀細胞抗氧化能力的影響及機制初步探討.pdf
- LPS刺激Kupffer細胞對肝星狀細胞活化的影響.pdf
- 扶正化瘀方法對肝纖維化小鼠肝細胞中Nrf2表達的影響.pdf
- NLRP3炎癥體在肝細胞內表達和功能的初步研究.pdf
- 川芎嗪對肝星狀細胞CTGF及Smad2-3表達的影響.pdf
- LPS提高單核細胞TRAIL表達及誘導肝細胞凋亡的研究.pdf
- ?;悄懰釋Ω渭毎透涡菭罴毎挠绊懠捌淇赡軝C制.pdf
- 燒傷膿毒癥大鼠血清誘導的巨噬細胞中Nrf2的表達.pdf
- 熊果酸對大鼠肝星狀細胞內活性氧的影響及誘導肝星狀細胞凋亡機制的研究.pdf
- 二氫楊梅素通過Nrf2抑制NLRP3炎性體調控的血管內皮細胞焦亡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永生化人肝星狀細胞系的建立及其對肝細胞功能與肝祖細胞分化的影響.pdf
- 金釵石斛多糖對高糖誘導的大鼠腎系膜細胞氧化應激及Nrf2表達的影響.pdf
- 甲基蓮心堿對TGF-β1誘導的肝星狀細胞增殖及gremlin表達的影響.pdf
- 活化肝星狀細胞在肝細胞肝癌中的意義.pdf
- 肝星狀細胞與肝細胞微載體共培養(yǎng)對肝細胞生物學特性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PTEN過表達及突變對肝星狀細胞黏附與遷移的影響.pdf
- COX-2shRNA對肝星狀細胞COX-2、Leptin基因表達的影響.pdf
- IL-10基因修飾的大鼠肝細胞對肝星狀細胞的影響及其可能機制.pdf
- 舒肝顆粒對大鼠肝星狀細胞凋亡的影響.pdf
- 白介素-10對TGFβ-,1-誘導的大鼠肝星狀細胞表達CTGF及TIMP-1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