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乳腺癌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的高發(fā)癌癥,而中國是全球乳腺癌發(fā)病率最高的國家。乳腺癌目前的治療手段主要有手術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和免疫治療等,就當前乳腺癌的治療情況而言,臨床使用的化療藥物(紫杉醇類,多柔比星以及順鉑類)雖然都是針對已經分化的乳腺癌細胞進行有效殺滅,但是存在體內毒性較大,治療后易復發(fā)等缺點。目前被廣泛認可的復發(fā)原因主要是腫瘤組織中的乳腺癌干細胞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休眠后,通過自我更新和分化形成新的腫瘤
2、,導致乳腺癌的復發(fā)甚至轉移。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三種方案:1、分別選取對乳腺癌細胞及干細胞具有顯著選擇性殺傷效果的藥物來殺傷乳腺癌細胞及干細胞,從而有效治療乳腺癌并防止復發(fā)和轉移;2、利用抗腫瘤藥物的協(xié)同比例聯(lián)用來治療乳腺癌,增強對乳腺癌的治療效果;3、通過將藥物包載進入納米載體中,制得的納米藥物具有靶向和降低毒性的特點。結合以上三種方案,本課題選用傳統(tǒng)的抗乳腺癌藥物多西他賽和新型抗乳腺癌干細胞藥物鹽霉素(鈉)聯(lián)用來治療乳
3、腺癌,兩種藥物分別選擇性作用于乳腺癌細胞和乳腺癌干細胞,實現(xiàn)協(xié)同殺傷,以期達到對乳腺癌增強治療的效果。
鹽霉素(Salinomycin)是一種環(huán)醚類的離子載體抗生素,可以選擇性作用于多種腫瘤干細胞,包括乳腺癌干細胞。另據(jù)報道,鹽霉素鈉(Salinomycin sodium)也具有相似效果,并具有更高性價比。多西他賽(Docetaxel)是目前臨床治療乳腺癌的一線化療藥物。而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PLGA)是已經FDA批準的一
4、種高分子藥用輔料,作為藥物載體具有生物相容性高,體內安全無毒等特點;D-α-生育酚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作為一種出色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還具有抑制P-糖蛋白的外排作用,提高受P-糖蛋白阻滯的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有效克服腫瘤細胞的多藥耐藥性。據(jù)此,本課題利用PLGA-TPGS納米粒作為兩種藥物的載體,包載抗乳腺癌干細胞藥物鹽霉素鈉和抗乳腺癌藥物多西他賽,靶向遞送至乳腺腫瘤部位,在達到對乳腺癌產生有效治療的同時,也降低藥物對機體正常組織
5、的毒副作用。
本課題建立了SAL和DTX的HPLC體外含量測定方法學。SAL的線性方程為:A=1217.7C-3398(r2=0.9999),線性范圍為:6.25~1000μg/mL.DTX的線性方程為:A=21836C+8557.8(r2=0.9999),線性范圍為:1~100μg/mL.各項方法學參數(shù)均符合藥物的含量測定要求。為下一步載藥PLGA納米粒的包封率、載藥量測定及體外釋放度的考察奠定了HPLC方法學基礎。
6、 選擇MCF-7乳腺癌細胞系為模型細胞,并利用無血清懸浮培養(yǎng)技術,從中篩選出MCF-7微球體(MCF-7-TS)作為乳腺癌干細胞模型。通過對乳腺癌干細胞表型標記抗體CD44+CD24-的表達情況作為衡量指標(乳腺癌干細胞鑒定金指標),對作為乳腺癌干細胞模型的MCF-7-TS進行了鑒定,結果顯示,MCF-7-TS細胞中CD44+CD24-的表達率達60%以上,可以將其作為乳腺癌干細胞模型用于后續(xù)實驗。通過體外細胞毒性實驗,SAL對MCF
7、-7-TS具有選擇特異性,而DTX對MCF-7-TS具有耐藥性,選擇性作用于乳腺癌MCF-7細胞;最后,在乳腺癌MCF-7細胞和MCF-7-TS細胞中篩選出DTX與SAL協(xié)同比例為摩爾比2∶1和1∶1.
采用納米沉淀法,成功制備出了空白PLGA納米粒、載鹽霉素鈉PLGA納米粒(NS)、載多西他賽PLGA納米粒(MD)及按協(xié)同比例共載鹽霉素鈉與多西他賽的PLGA納米粒(NSD),并優(yōu)化了PLGA納米粒的處方,選取PLGA與TPG
8、S的最佳比例、SAL與DTX兩藥的最佳投藥比,作為PLGA納米粒的優(yōu)選處方。通過動態(tài)光散射粒徑儀(DSC)、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對PLGA納米粒進行了表征,結果表明,成功制備出了分布均勻、外形圓整、粒徑在70-100 nm左右、Zeta電位在-25 mV附近的PLGA納米粒。模擬在正常體內和腫瘤組織中的pH釋放介質條件下,分別對NSD中SAL和DTX的體外釋放情況進行了考察,結果顯示NSD中的兩藥在10d內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步緩釋效
9、果。
以香豆素-6作為熒光探針,考察了乳腺癌MCF-7細胞和MCF-7-TS細胞對PLGA納米粒載體與游離C-6的攝取情況。結果顯示,乳腺癌MCF-7細胞和MCF-7-TS對載藥PLGA納米粒的攝取能力均高于對游離C-6的攝取能力。以DiR為熒光探針包載于NP中,通過荷瘤裸鼠活體成像,觀察納米粒在臟器與腫瘤中的分布情況,結果顯示,NP作為藥物載體,最主要聚集于腫瘤組織中,相對較少聚集于其他臟器中,因此表明NP具有高靶向乳腺腫瘤
10、組織的特性。通過細胞毒性實驗,考察比較了空白PLGA納米粒、游離藥物單用及聯(lián)用、單載和共載兩藥的PLGA納米粒對乳腺癌MCF-7細胞和MCF-7-TS細胞的細胞毒性。結果顯示,空白PLGA納米粒對乳腺癌MCF-7細胞和MCF-7-TS細胞均無明顯細胞毒性;載藥PLGA納米粒可保持游離藥物對乳腺癌MCF-7細胞和MCF-7-TS細胞的毒性;NS+ND、NSD可保持SAL與DTX對乳腺癌MCF-7細胞和MCF-7-TS細胞的細胞毒性,說明N
11、S+ND、NSD可同時作用于乳腺癌細胞和乳腺癌干細胞且具有較強的殺傷作用。
采用HPLC-MS分別考察分析了SAL+DTX、NS+ND及NSD三組處方在雄性SD大鼠體內的SAL和DTX的藥代動力學特征。結果顯示,SAL緩釋效果最優(yōu)的為NS+ND組,DTX緩釋效果最優(yōu)的為NSD組,NSD組更好的保持了SAL與DTX的包載比例。
成功建立了MCF-7乳腺癌裸鼠模型,考察了Saline組、NP組、SAL組、DTX組、SAL
12、+DTX組、NS組、ND組、NS+ND組以及NSD組的體內毒性及抗腫瘤活性。結果顯示,空白PLGA納米粒對裸鼠沒有明顯毒性;其中抗腫瘤活性最佳的為NSD組,且沒有明顯的系統(tǒng)毒性,抑瘤率為77.70±4.92.最后,通過對離體腫瘤組織進行無血清懸浮培養(yǎng)MCF-7-TS,考察了各處方的體內抗乳腺癌干細胞活性。結果顯示,NS+ND組與NSD組均可顯著的抑制MCF-7-TS的數(shù)量及體積,說明NS+ND組與NSD組對乳腺癌干細胞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乳腺癌及乳腺癌干細胞靶向的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透明質酸自組裝納米粒的體內外研究.pdf
- TGF-β1對乳腺癌細胞及乳腺癌干細胞特征作用的研究.pdf
- 鹽霉素可以抑制乳腺癌細胞的增殖和侵襲并有效殺傷干細胞.pdf
- 靶向乳腺癌細胞的他莫昔芬納米粒的制備及體外初步評價.pdf
- 通過DNAshuffling方法靶向乳腺癌細乳腺癌細胞的腺相關病毒.pdf
- 他莫昔芬耐藥乳腺癌細胞的干細胞特性研究.pdf
- 納米脂質體多西他賽抑制乳腺癌細胞增殖降低骨髓毒性的機制.pdf
- 載藍萼甲素靶向納米制劑對乳腺癌細胞及乳腺癌干細胞的體外抗腫瘤活性研究.pdf
- 降鈣素和反義核酸抑制乳腺癌細胞的體內外作用研究.pdf
- 乳腺癌干細胞與乳腺癌預后、及NOTCH通路的相關性研究.pdf
- 小干擾RNA靶向VEGF基因在體內外抑制乳腺癌細胞增殖的研究.pdf
- 多西他賽對三陰性乳腺癌細胞株增殖影響及其機制的探討.pdf
- Prrx1誘導上皮-間質轉化促進乳腺癌細胞對多西他賽耐藥的研究.pdf
- TGFBI抑制惡性間皮瘤和乳腺癌細胞增生與侵襲的體內外研究.pdf
- 鹽霉素對乳腺癌細胞系mcf7及其癌干細胞的抑制和殺傷作用
- 干細胞樣乳腺癌細胞分離鑒定及靶向其樹突狀細胞的免疫作用.pdf
- 鹽霉素對乳腺癌細胞系MCF--7及其癌干細胞的抑制和殺傷作用.pdf
- 納米粒子負載的阿霉素對MCF-7乳腺癌細胞的靶向殺傷及生物學意義.pdf
- miR-568抑制乳腺癌細胞體內外轉移機制的研究.pdf
- 鹽霉素通過下調microRNA-221抑制乳腺癌干細胞增殖的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