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止血帶不同壓力對健康志愿者肢體微循環(huán)影響的基礎研究
研究目的:衡量止血帶不同壓力阻斷動脈血流的效果,確定止血帶最佳縛扎壓力。
方法:選取16名健康成年志愿者,采用隨機原則,分別給予上、下肢收縮壓+30mmHg(壓力1);收縮壓+50mmHg(壓力2);收縮壓+80mmHg(壓力3);收縮壓+100mmHg(壓力4)四種不同止血帶充氣壓力(手指甲襞微血管觀察給予前三種壓力),于止血帶加壓前、加壓后即刻、
2、加壓后3min、5min、8min、10min,止血帶放松后即刻、放松后3min、5min、8min、10min、15min、25min不同時間點分別以激光多普勒微區(qū)血流儀和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儀觀測局部皮膚血流灌注量,以甲襞微循環(huán)顯微鏡和圖像系統(tǒng)檢測手指、足趾甲襞微血管變化。
結果:
(1)激光多普勒血流儀局部皮膚血流灌注量變化:四種壓力不同時間點上、下肢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3、止血帶加壓后不同時間點上、下肢局部血流灌注量均顯著低于加壓前(P<0.01),放松后5min內局部血流灌注量明顯高于加壓前(P<0.01)。不同壓力與時間有交互作用(P<0.01)。不同壓力止血帶放松即刻上、下肢血流灌注量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兩比較結果顯示,上肢壓力1與壓力3、壓力4之間差異有顯著性,下肢壓力4與壓力1、壓力2之間差異有顯著性(P<0.01)。
(2)激光多普勒灌注成像局部皮膚血流灌注量
4、變化:上、下肢四種壓力止血帶放松15min后與加壓前肢體局部皮膚血流灌注量比較仍有差異,不同壓力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甲襞微血管變化:不同壓力間不同時間點手指、足趾甲襞微血管血流速度和紅細胞聚集程度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止血帶加壓后30 S,四種壓力之間足趾甲襞微血管血流速度、紅細胞聚集程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兩比較結果顯示:壓力1與壓力3、壓力4,壓力2與壓力4比較均
5、有統(tǒng)計學差別(P<0.01)。
結論:上肢止血帶壓力達到收縮壓+30mmHg時,下肢止血帶壓力達到收縮壓+80mmHg時,即可阻斷動靜脈血流,并且放氣后對微循環(huán)變化影響較小,故可作為肢體手術充氣止血帶壓力選擇的參考。
第二部分 醫(yī)護人員對四肢手術使用止血帶壓力情況調查分析
研究目的:了解骨科醫(yī)生扣手術室護士對止血帶壓力設置的情況,為臨床合理設置止血帶壓力提供參考。
研究方法:采用便
6、利抽樣的方法對北京市十所三級甲等醫(yī)院的100名醫(yī)生和100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被調查者一般情況,止血帶壓力設置情況、設置壓力的依據(jù)、止血帶使用相關知識、止血帶并發(fā)癥等。
結果:回收有效問卷198份。:52%(51/98)的護士、54%(54/100)的醫(yī)生使用止血帶時選擇固定壓力值,多數(shù)選擇上肢250mmHg,下肢340mmHg(醫(yī)生)和330mmHg(護士)。下肢選擇250mmHg及以下固定壓力值的醫(yī)生占4.8%
7、(4/83)名,護士占1.1%(1/89);上肢選擇200mmHg及以下固定壓力值的有醫(yī)生占25.3%(21/83),護士占4.5%(4/89)。9.2%(9/98)的護士、14%(14/100)的醫(yī)生根據(jù)患者收縮壓計算止血帶壓力,多數(shù)選擇上肢收縮壓+100mmHg,下肢收縮壓+120mmHg(醫(yī)生)和收縮壓+100mmHg(護士);下肢使用止血帶時選擇收縮壓+100mmHg及以下壓力值的醫(yī)生占34.9%(15/43)名,護士占53.2
8、%(25/47)。上肢選擇收縮壓+50mmHg及以下壓力值的醫(yī)生20.9%(9/43)名,護士21.3%(10/47)。醫(yī)生護士多數(shù)認為止血帶持續(xù)加壓上肢60min、下肢90min應放松,間隔15min后再加壓,加壓后持續(xù)時間以不超過60min為宜。醫(yī)生護士多數(shù)根據(jù)工作經驗選擇止血帶壓力,常見的止血帶并發(fā)癥是局部皮膚壓痕、局部疼痛、局部出血點。
結論:醫(yī)生護士所選擇的止血帶壓力數(shù)值偏高,應加強文獻資料的利用,發(fā)揮專業(yè)協(xié)會的
9、作用,制定合理的充氣止血帶使用指南。
第三部分 雙側膝關節(jié)置換術中不同止血帶充氣壓力對患者的影響的研究
研究目的:探討止血帶不同壓力對患者肢體局部皮膚血流灌注量、血液動力學、止血帶以遠部位肌組織形態(tài)結構影響,為臨床選擇適宜的止血帶壓力提供依據(jù)。
研究方法:選擇擇期行雙側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的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11例,采用自身對照方法,隨機選擇一側肢體為實驗肢體側,另一側肢體為對照肢體側,實驗肢體側止血
10、帶充氣壓力為下肢收縮壓+80mmHg,對照肢體側為常規(guī)使用壓力300~350mmHg,分別于止血帶加壓前,加壓后0min、3min、5min、8min、10min、15min、30min、45min、加壓末、放松止血帶后0min、3min、5min、8min、10min、24h各時間點觀測肢體局部皮膚血流灌注量、上肢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手術出血量、止血帶以遠肌損傷形態(tài)學改變。術中外科醫(yī)生和手術室護士分別評價止血帶止血效果、術后病區(qū)護士
11、評價傷口恢復情況。
結果:兩種不同止血帶充氣壓力止血效果相當,實驗肢體側與對照肢體側之間出血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止血帶充氣加壓后即刻實驗肢體側和對照肢體側局部皮膚血流灌注量均顯著低于加壓前基礎值(P<0.01),局部血流基本停止,至止血帶加壓末局部皮膚血流灌注量最低,與各時間點比較差異顯著(P<0.01)。止血帶放松后局部血流灌注量逐步增加,放松止血帶后各時間點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止血帶加壓后即刻至加壓后
12、10min患者血壓逐漸升高,之后緩慢下降,放松止血帶即刻患者血壓顯著下降,3min后開始逐步恢復,至10min基本恢復至加壓前水平。止血帶充氣加壓后,患者心率呈緩慢上升趨勢。加壓放松不同時間點心率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肢體側肌組織缺血缺氧改變較實驗肢體側明顯,胞核多呈細胞凋亡早期改變,間質小血管內皮細胞重度水腫。
結論:實驗肢體側止血帶充氣壓力(收縮壓+80mmHg)能到達良好的止血效果,有利于患者術后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止血帶縛扎壓力的應用研究.pdf
- 氣壓止血帶(及電動氣壓止血帶)的使用流程
- 止血帶反應詳談
- 多功能智能止血帶的設計與研究.pdf
- 清創(chuàng)術與止血帶應用概要
- “血管內止血帶”的研制及實驗與臨床應用研究.pdf
- 均壓氣囊止血帶的研制及臨床應用研究.pdf
- 電動氣壓止血帶ppt課件
- 氣壓止血帶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 血管內止血帶(制式血管內止血球囊鞘管)的研制.pdf
- 消毒供應中心集中管理止血帶效果觀察
- 磷酸肌酸鈉預處理在對抗全麻骨科患者止血帶反應的臨床研究.pdf
- 膝關節(jié)鏡手術中使用氣壓止血帶充氣壓力值設定的探討.pdf
- 止血帶釋放時機對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早期康復影響的臨床研究.pdf
- 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中有限使用止血帶的臨床效果觀察.pdf
- 電動氣壓止血帶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 山莨菪堿對下肢手術止血帶并發(fā)癥的影響.pdf
- 止血帶壓迫對大鼠坐骨神經軸漿轉運的影響.pdf
- 每搏量變異率在下肢止血帶手術中的應用研究.pdf
- TKA術中氣囊止血帶應用時機對出血量及早期臨床效果影響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