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探討主動脈夾層患者的臨床特征、診斷、治療及預后。
方法:對2002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確診并住院治療的主動脈夾層的203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患者的確診時間分為≤48、49~96小時、≥97小時3個時間段組,比較各組的病死率;回顧性分析203例AD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及誤診情況;AD患者分別或同時進行UCG、SCT、MRI,比較不同檢查確診率;依據(jù)每例患者所實施的主要治療方法,分為藥物、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
2、組,比較3組的治愈率。
結(jié)果:48小時前確診者的病死率為12.5%,49~96小時內(nèi)為16.7%,97小時后46.7%(P<0.01);A、B兩型AD患者的首診癥狀在胸痛、暈厥及神智模糊、腹痛、肩背部疼痛、腰痛和心悸方面存在明顯差異(P<0.05);兩型患者在低血壓或休克、Marfan 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心包填塞、心包積液、胸腔積液、主動脈瓣區(qū)舒張期雜音、腦梗死、腎功不全的發(fā)生率存在明顯差異(P<0.05);本組誤診率
3、20.4%(41 /203)。其中誤診為冠心病為15例(7.5%)、急腹癥10例(5.3%)、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6例(3.2%)、尿路結(jié)石6例(3.2%)、風心病例2例(2.0%)。單項D-Echo、SCT和MR I確診率分別為79.5%、94.3%和100%(P<0.05);A型患者住院死亡率高于B型患者(P<0.05);藥物、介入治療和手術組的好轉(zhuǎn)/治愈率分別為73%、96.1%和66.6%(P<0.05)。
結(jié)論: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