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O、5-ALA聯(lián)合誘導大鼠大腸癌組織原卟啉Ⅸ聚積的實驗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加強早期大腸癌的診治,對提高生存率具有重大意義。激光誘發(fā)熒光技術為發(fā)現(xiàn)早期大腸癌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診斷方法,具有其它方法難以取代的優(yōu)勢。δ-氨基-γ-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能誘導腫瘤組織原卟啉Ⅸ積聚,因其本身不具有光敏特性,避免了直接應用卟啉光敏劑進行光動力學診斷所產(chǎn)生的光毒副作用,在藥物熒光診斷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課題探討去鐵胺(deferoxamine,DFO)、5

2、-ALA聯(lián)合誘導大腸癌組織原卟啉Ⅸ聚積的特性,對臨床應用DFO、5-ALA聯(lián)合誘導熒光診斷早期大腸癌的可行性進行基礎性實驗研究。 研究目的: (1)探討DFO、5-ALA聯(lián)合誘導大腸腺癌細胞原卟啉Ⅸ聚積的動力學變化規(guī)律及藥物濃度、pH值對細胞聚積原卟啉Ⅸ的影響,為該藥物誘導大腸癌組織原卟啉Ⅸ聚積實驗研究提供參考; (2)為DFO、5-ALA聯(lián)合誘導大腸癌組織原卟啉Ⅸ聚積實驗研究建立大腸癌動物模型; (3)

3、定量分析5-ALA及DFO、5-ALA聯(lián)合誘導大腸癌大鼠大腸正常組織、早期癌和進展期癌組織原卟啉Ⅸ聚積特征,觀察不同組織內(nèi)原卟啉Ⅸ熒光分布及強度的差異; (4)探討5-ALA不同用藥途經(jīng)對大腸癌大鼠大腸組織原卟啉Ⅸ積聚的影響,為臨床應用DFO、5-ALA聯(lián)合誘導熒光診斷大腸早癌提供依據(jù)。 實驗方法:采用體外細胞培養(yǎng)方法以含DFO、5-ALA的培養(yǎng)液孵育大腸腺癌細胞株SW480細胞2小時,于不同時間點終止培養(yǎng),用高效液相色

4、譜-熒光檢測法檢測各時點細胞內(nèi)原卟啉Ⅸ的含量,并分別對DFO、5-ALA聯(lián)合作用不同時間、不同pH值及不同濃度所誘導產(chǎn)生的細胞原卟啉Ⅸ含量進行比較分析。60只SD(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二甲肼腹腔注射誘導,纖微膽道鏡動態(tài)觀察大鼠大腸內(nèi)變化及成瘤情況。成功誘導含各期大腸癌變的SD大鼠分組分別用生理鹽水、5-ALA及DFO+5-ALA注射,4小時后解剖大鼠,取出大腸可疑癌變及正常組織標本,經(jīng)病理切片確診的大腸正常組織、早癌組

5、織、進展期癌組織標本分別通過原卟啉Ⅸ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譜一熒光檢測法檢測其原卟啉Ⅸ含量,并對DFO、5-ALA聯(lián)合誘導不同時間3種組織標本中原卟啉Ⅸ含量進行比較分析,采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對3種組織內(nèi)原卟啉Ⅸ熒光分布及強度進行檢測。在DFO腹腔注射大鼠半小時后,5-ALA分別采用靜脈注射、口服和保留灌腸3種給藥途經(jīng)誘導,通過對大腸正常組織、早癌組織及進展期癌組織原卟啉Ⅸ進行定量分析、熒光分布觀察及強度檢測,比較3種不同給藥途經(jīng)對癌變組織原

6、卟啉Ⅸ聚積的誘導效果。 實驗結果:細胞學實驗顯示,大腸腺癌細胞內(nèi)原卟啉Ⅸ含量在藥物作用細胞40分鐘后明顯升高,在細胞培養(yǎng)4小時(藥物終止作用后2小時)達到高峰,之后逐漸下降;在pH值為6.5~7.0、DFO濃度為10~20momL/mL、5-ALA濃度為1.5~2.0momL/mL時,癌細胞內(nèi)原卟啉Ⅸ含量最高。SD大鼠大腸癌的發(fā)生主要呈炎癥-萎縮-增生-癌變的發(fā)展過程,大腸癌總誘導率為85%,其中多發(fā)性腫塊占94%。在不同藥物誘

7、導的3組大鼠中,各組大鼠大腸組織原卟啉Ⅸ含量由小到大依次為:大腸正常組織、早期大腸癌、進展期大腸癌;3組比較,DFO、5-ALA聯(lián)合誘導組組織原卟啉Ⅸ含量最高,其早癌和進展癌組織在用藥4小時組織原卟啉Ⅸ含量最大、正常組織在用藥2小時組織原卟啉Ⅸ含量達到高峰,癌變組織與正常大腸組織原卟啉Ⅸ含量在用藥后4小時差異最明顯;組織原卟啉Ⅸ紅色熒光在正常組織表達最弱,早期大腸癌熒光呈點狀散布在癌變組織細胞內(nèi),進展期大腸癌病灶局部表現(xiàn)為大量高亮度塊狀

8、熒光;熒光強度分析:正常組織<早期大腸癌<進展期大腸。在5-ALA不同的3種給藥途經(jīng)中,靜脈注射癌變組織原卟啉Ⅸ含量最高;保留灌腸給藥取得較好的誘導效果,且癌變組織表層熒光強度大;口服給藥癌變組織原卟啉Ⅸ含量最低。 結論: (1)DFO、5-ALA聯(lián)合誘導大腸腺癌細胞原卟啉Ⅸ聚積的最短誘導時間不得少于40分鐘,最佳檢測時間為終止藥作用后2小時; (2)采用二甲肼腹腔注射、內(nèi)鏡觀察的方法誘導SD大鼠,成功建立了本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