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體定植著大量細菌,主要分布于眼部,鼻咽腔,口腔,皮膚,胃腸道,以及泌尿生殖道。長期以來,人體和自身菌群之間建立了一種共生關系。正常情況下,這些菌群不致病,而與其人體的定植部位,構成一個宿主、菌群和環(huán)境三者之間動態(tài)平衡的整體,即所謂的人體正常菌群。大量研究結果顯示,當這種平衡受到破壞的時候,這些菌群可以作為潛在的致病菌。腸道作為人體最大的“儲菌庫”,其在人體內源性感染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關注。
本研究旨在分析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2、引起菌血癥/敗血癥的致病菌與腸道菌群同源性,了解我院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血行感染(bloodstreaminfection,BSI)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藥情況,探索腸道菌群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發(fā)生內源性感染的作用和地位。通過血培養(yǎng)獲得血行致病菌株,主要收集腸桿菌科中最常見的引起B(yǎng)SI的大腸埃希菌(Escherichiacoli)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再對同一患者的糞便進行選擇性培養(yǎng),獲得與血行感染致病菌是同
3、種的細菌。進一步對同一患者的同一種血行感染致病菌株和糞便培養(yǎng)菌株進行藥敏實驗,初步分析這些菌株的藥敏表型的關系。最后,用脈沖場凝膠電泳技術(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對血行感染致病菌株和糞便培養(yǎng)菌株進行基因分型,分析兩者之間的同源性。
從2009年4月到2010年4月,總共收集到來自不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31對血行感染致病菌株和糞便培養(yǎng)菌株,其中Ecoli21對,K.pneumo
4、niae7對。對這28對菌株用紙片擴散法(K-B法)對22種藥物進行藥敏試驗,結果表明20(71.43%)對菌株有完全一致的耐藥譜(藥敏表型)。同時,對這28對菌株用PFGE進行同源性分析(基因分型),結果顯示22對(78.57%)具有同源性。本研究結果不僅對明確本院BSI致病菌的分布情況和耐藥譜有一定幫助,對臨床預防和治療免疫功能低下時引起的內源性感染具有一定指導意義,也為腸道菌群是免疫功能低下者發(fā)生內源性感染的潛在致病菌的理論提供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院常見致病菌耐藥譜及耐藥菌同源性分析.pdf
- 醫(yī)療環(huán)境致病菌耐藥性傳播機制及同源性分析.pdf
- 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腸道菌群分析及致病菌篩選.pdf
- 腸道致病菌的分離與鑒定
- 常見腸道致病菌感染快速診斷芯片的研制與應用.pdf
- 實驗腸道致病菌的分離鑒定
- 針對9種常見腸道致病菌的免疫乳的研究.pdf
- ε-聚賴氨酸抑制致病菌分子機理及對腸道菌群多樣性影響的研究.pdf
- 尿路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與腸道大腸埃希菌的同源性分析及其粘附素的流行調查.pdf
- 金葡菌醫(yī)院感染臨床及病原菌的同源性分析.pdf
- 常見致病菌
- MICU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同源性及臨床特點分析.pdf
- 15株血流感染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同源性分析.pdf
- 蛭弧菌的分離、鑒定及對腸道致病菌噬菌特性的研究.pdf
- 快速檢測腸道致病菌的PCR技術的研究.pdf
- 腸道菌群功能性食品
- 基于菌濃度控制的水產(chǎn)養(yǎng)殖致病菌感染模型實驗裝置研制.pdf
- 食品中兩種致病菌的特征分析與免疫蛋白鑒定.pdf
- 奶牛子宮內膜炎致病菌分析與植物精油對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pdf
- 免疫功能低下與肺部感染的診療常規(gu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