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椎管成形術后C5神經根麻痹的臨床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探討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行頸椎后路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術術后C5神經根麻痹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以及預防及減少神經根麻痹發(fā)生的有效方法。
  方法:回顧性分析該院骨科自2007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因脊髓型頸椎病行頸椎后路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術并有完整隨訪資料的患者76例,平均年齡57.2歲,男性53例,女性23例。術前及術后一周均行頸椎X光片及頸椎MRI檢查,術前行肌電圖檢查。測量手術前后頸椎曲度及脊髓向后避讓距離,分析頸椎曲度

2、及脊髓向后避讓距離與C5神經根麻痹發(fā)生率的相關性。觀察術前肌電圖改變例數及術后發(fā)生C5神經根麻痹患者的例數,分析術前肌電圖改變與術后C5神經根麻痹發(fā)生率的相關性。根據病人手術方式的差異探討預防C5神經根麻痹的有效方法。
  結果:76例患者術前肌電圖有改變例數31例,其中雙側改變者3例,肌電圖正常組45例。肌電圖異常組自肌電圖改變側開門,雙側改變者選擇較重側開門,20例行椎間孔擴大術,術后發(fā)生C5神經根麻痹1例;11例未行神經根孔

3、擴大術,術后發(fā)生出C5神經根麻痹4例,其中雙側C5神經根麻痹1例。肌電圖正常組均左側開門,未行椎間孔擴大術,術后發(fā)生C5神經根麻痹1例。肌電圖異常組C5神經根麻痹發(fā)生率高于肌電圖正常組,兩者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肌電圖異常未行椎間孔擴大組(11/23)C5神經根麻痹發(fā)生率高于肌電圖正常組,兩者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肌電圖改變未行椎間孔擴大組(11/31)與肌電圖改變且行椎間孔擴大組(20/31)比較亦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麻痹組(6例)手術前

4、頸椎曲度為(21.72±7.08)°,手術后頸椎曲度為(19.18±6.73)°。非麻痹組(70例)手術前頸椎曲度為(16.35±2.95)°,手術后頸椎曲度為(14.56±2.86)°。麻痹組手術前后頸椎曲度變化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非麻痹組手術前后頸椎曲度變化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麻痹組與非麻痹組術前曲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麻痹組與非麻痹組術后曲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麻痹組脊髓向后避讓距離平均(4.03±0.74)mm,非麻痹組脊髓向后

5、避讓距離平均(2.35±1.24)mm,兩者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颊咝g前頸椎曲度與脊髓后移度呈正相關。麻痹組術前JOA評分為(7.50±0.84)分,術后為(11.83±1.33)分,治療后 JOA平均改善率為(46.16±10.94)%,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非麻痹組術前JOA評分為(8.00±1.93)分,術后為(12.70±1.99)分,治療后JOA平均改善率為(54.05±15.11)%,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