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再灌注治療雖然使缺血部位心肌血供得到恢復,但也可導致再灌注損傷。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IRI)的存在限制了再灌注治療效果。炎癥反應(yīng)、氧化應(yīng)激、鈣超載均為心肌IRI的重要機制,但其始發(fā)因素及信號轉(zhuǎn)導機制尚未徹底闡明。為此,深入探討心肌IRI的分子調(diào)控機制及有效防治對策必將具有重要的臨床及理論價值。本研究利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著重探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高遷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達及其與心肌IRI的關(guān)系,同時觀察丙酮酸乙酯干
2、預對心肌IRI的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主要由四部分組成: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高遷移率族蛋白1的表達及其作用,②丙酮酸乙酯干預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劑量及時機,⑧高遷移率族蛋白1介導炎性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機制及丙酮酸乙酯的作用,④丙酮酸乙酯對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及線粒體的影響。
第一部分:心肌缺血再灌注后高遷移率族蛋白1的表達及其作用。
目的:探討高遷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
3、ox1,HMGB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時空表達特點;觀察外源性HMGB1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及其可能機制。
方法:第Ⅰ部分:清潔級健康雄性SD大鼠分為5組,每組6只,分別于心肌缺血前、缺血30分鐘、再灌注30分鐘、再灌注24小時、再灌注48小時處死大鼠,留取標本檢測HMGB1的表達。第Ⅱ部分:清潔級健康雄性SD大鼠分為4組,每組6只,均給予缺血30分鐘,再灌注48小時:對照組(Control),HMGB1-1μg
4、/kg組(HMGB1-1μg),HMGB1-10μg/kg組(HMGB1-10μg),HMGB1-100μg/kg組(HMGB1-100μg),后3組在缺血再灌注后注射相應(yīng)劑量rhHMGB1。采用有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檢測大鼠左心功能變化,TTC染色計算心肌梗死面積,免疫組化、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檢測HMGB1及其受體RAGE、TLR-2、TLR-4的表達。
結(jié)果:第Ⅰ部分:在正常心肌組織中,HMG
5、B1蛋白定位于心肌細胞核內(nèi);心肌缺血再灌注后,HMGB1陽性表達的細胞不僅位于心肌細胞核內(nèi),而且大量表達于梗死區(qū)域內(nèi)的炎性細胞;HMGB1在大鼠心肌缺血30分鐘后顯著增高,并持續(xù)至再灌注48小時。第Ⅱ部分:與Control組相比,HMGB1-1μg組、HMGB1-10μg組心肌梗死面積、±dp/dt max、RAGE、TLR-2、TLR-4無顯著差界(P>0.05);但與Control組相比,HMGB1-100μg組心肌梗死面積顯著增大
6、(56.4±5.1%vs.44.6±3.7%,P<0.05),±dp/dt max顯著惡化(2199±185 mmHg/s vs.2890±217mmHg/s;1536±122mmHg/s vs.1979±190 mmHg/s;p<0.05);HMGB1、TNF-d及IL-6水平顯著增高,與Control組相比,HMGB1-100μg組RAGE、TLR-2、TLR-4水平明顯增高,其中以RAGE升高幅度最為明顯。
結(jié)論:心
7、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及炎癥細胞胞核漿HMGB1表達顯著增高,外源性HMGB1進一步放大心肌炎癥反應(yīng)、增大梗死面積;HMGB1主要通過RAGE受體介導加重炎癥反應(yīng)及心肌損傷。
第二部分:丙酮酸乙酯干預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劑量及時機。
目的:觀察不同劑量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EP)對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護作用即量效關(guān)系研究;在合適的劑量下,探索其有效的治療窗口即時效關(guān)系研究。
方法
8、:量效關(guān)系部分:清潔級健康雄性SD大鼠分為6組,每組6只,給予缺血30分鐘,再灌注48小時,具體分組如下:Control組、10mg/kg組、20mg/kg組、40mg/kg組、80mg/kg組、160mg/kg組。Control組給予乳酸林格斯液靜脈注射,其余各組均于缺血前2分鐘給予相應(yīng)劑量的EP靜脈注射。時效關(guān)系部分:清潔級健康雄性SD大鼠分為4個組,每組6只,給予缺血30分鐘,再灌注48小時,具體分組如下:Control組(缺血前
9、2分鐘給予乳酸林格斯液注射),缺血前2分鐘給藥組(Is),再灌注前2分鐘給藥組(R),再灌注后30分鐘給藥組(R30)。除Control組外,其余各組均給予EP(40mg/kg)于相應(yīng)的時間點靜脈注射。采用有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檢測大鼠左心功能變化,TTC染色計算心肌梗死面積。
結(jié)果:在量效關(guān)系部分,與Control組相比,心梗面積在20mg/kg組就顯著減小(36.1±1.6%vs.45.9±4.2%,P<0.05),心功能顯著
10、改善,當劑量增加到40mg/kg時,心梗面積進一步減小(28.7±1.5%vs.45.9±4.2%,P<0.05),心功能進一步改善,當給藥劑量進一步增加到80mg/kg、160mg/kg時,心梗面積未見進一步減小。在時效關(guān)系部分,與Control組相比,Is組、R組均可顯著減少心肌梗死面積(29.0±2.5%,35.3±2.8 vs.46.4±3.8%,P<0.05),改善心功能;R30組心梗面積有減小趨勢,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42.7±
11、3.4%vs.46.4±3.8%,P>0.05)。
結(jié)論:40mg/kg的EP是治療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最佳劑量;缺血前預先應(yīng)用EP的療效優(yōu)于再灌注即刻給藥,當給藥時問延遲到再灌注后30分鐘則EP的心肌保護作用消失;缺血前2分鐘至再灌注前2分鐘是EP保護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最佳時間窗。
第三部分:HMGB1介導炎性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機制及EP的作用。
目的:觀察丙酮酸乙酯(EP)干預對炎
12、癥因子表達及炎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研究EP干預對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炎癥因子表達變化的調(diào)控機制。
方法:清潔級健康雄性SD大鼠分為4組,每組12只,均給予缺血30分鐘,再灌注48小時:1.假手術(shù)組(Sham),只穿線不結(jié)扎;2.對照組(Control),于再灌注前給予PBS0.5ml+RLS0.5ml靜脈注射;3.EP治療組(EP),再灌注前2分鐘給予靜脈注射EP(40mg/kg);4.EP+HMGB1組(EP+
13、HMGB1):缺血再灌注前2分鐘靜脈注射EP(40mg/kg)+重組HMGB1(100μg/kg)。采用有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檢測大鼠左心功能變化,TTC染色計算心肌梗死面積,ELISA法檢測血清HMGB1、TNF-d、IL-6,Western Blot檢測心肌磷酸化P38的表達。
結(jié)果:與Sham組相比,Control組心肌梗死面積顯著增加,心功能顯著惡化,血清HMGB1、TNF-α、IL-6表達顯著增高,磷酸化P38水平顯著增
14、高(P<0.05);與Control組相比,給予EP治療后心肌梗死面積顯著下降(35.0±3.1%vs.45.7±3.5%,P<0.05),心功能明顯改善,HMGB1、TNF-d、IL-6及磷酸化P38水平顯著降低,而當HMGB1(100μg/kg)與EP同時給藥時,EP的心肌保護效益完全消失。
結(jié)論:心肌缺血再灌注前給予適時適量EP能抑制炎癥因子HMGB1、TNF-α、IL-6的表達,減少炎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同時給
15、予外源性HMGB1則可完全消除EP的心肌保護作用;EP通過影響HMGB1與受體結(jié)合后的信號轉(zhuǎn)導通路關(guān)鍵蛋白p38的磷酸化、阻斷或降低HMGB1介導的促炎反應(yīng)及炎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
第四部分:丙酮酸乙酯對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及線粒體的影響。
目的:探討丙酮酸乙酯(EP)干預缺血再灌注損傷是否可影響氧自由基的代謝;觀察EP干預缺血再灌注損傷是否影響線粒體結(jié)構(gòu)與功能。
方法:清潔級健康雄性S
16、D大鼠分為4個組,每組6只,給予缺血30分鐘,再灌注3小時:Sham組(冠脈只穿線不結(jié)扎);Control組(再灌注前2分鐘給予RLS靜脈注射);EP治療組(EP組,再灌注前2分鐘給予EP40mg/kg靜脈注射)。EP+蒼術(shù)苷組(EP+Atr組,EP40mg/kg加蒼術(shù)苷5mg/kg靜脈注射)。檢測大鼠左心功能變化,心肌梗死面積,心肌MDA、MPO、SOD水平,電鏡檢測心肌超微結(jié)構(gòu)變化。
結(jié)果:與Sham組相比,Contr
17、ol組心肌MDA(6.3±0.7 nmol/mg vs.1.6±0.3nmol/mg,P<0.05)、MPO(0.35±0.04 U/g vs.0.95±0.12 U/g,P<0.05)顯著升高,SOD顯著下降(65±10 U/mg vs.315±46 U/mg,P<0.05),線粒體受損明顯;與Control組相比,EP治療組顯著減小心肌梗死面積(44.5±4.5%vs.33.7±4.1%,P<0.05),抑制MDA(3.2±0.5
18、nmol/mg vs.control,P<0.05)、MPO(0.67±0.06U/g vs.control,P<0.05)增高,提升SOD水平(189±25 U/mg vs.control,P<0.05),減輕心肌線粒體損傷;當蒼術(shù)苷與EP同時給藥時,EP的心肌保護效益完全消失。
結(jié)論:心肌缺血再灌注前予EP干預可抑制自由基生成、增加對其的清除能力;心肌缺血再灌注前予EP干預可抑制mPTP過度開放、減輕線粒體損傷;心肌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丙酮酸乙酯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效果和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pdf
- 高遷移率族蛋白B1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過程中的變化及意義.pdf
- 丙酮酸乙酯對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pdf
- 丙酮酸乙酯對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高遷移率族蛋白B1預處理對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pdf
- 丙酮酸對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實驗研究.pdf
- 丙酮酸對大鼠移植小腸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的研究.pdf
- 枸櫞酸預處理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中減輕心肌損傷作用.pdf
- 環(huán)孢素A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HXAX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巴戟天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防護作用.pdf
- 凋亡抑制蛋白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pdf
- 硫氧還蛋白系統(tǒng)在衰老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pdf
- 丹參多酚酸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pdf
- 性別差異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機制.pdf
- 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損傷
- 姜黃素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高遷移率族蛋白1在阿霉素致大鼠心肌損傷中的變化及瑞舒伐他汀的保護作用.pdf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實驗法
- 硝酸酯藥物后處理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