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埃希菌多重耐藥外排泵AcrAB-Tolc主動外排機制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目的:大腸埃希菌是當今社區(qū)感染及院內感染最常見的病原菌之一,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致病菌。隨著抗生素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及抗生素的升級換代,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越來越嚴重。臨床上多重耐藥大腸埃希菌的出現(xiàn)和播散,嚴重影響了治療效果,增加了治療成本。對多重耐藥大腸埃希菌的治療是臨床上非常重要的目標。細菌的耐藥機制包括產生滅活酶、改變藥物作用靶位、改變外膜通透性、主動外排作用,產生生物膜等。其中后三種機制是細菌產生多重耐藥的最主要機制。阻止藥物

2、在菌體內聚集是細菌產生抗生素多重耐藥的重要手段之一,由細菌的主動外排系統(tǒng)介導。大腸埃希菌的細胞外膜上存在多種外排系統(tǒng)可泵出多種結構無關的化合物,AcrAB-TolC外排泵是其中最主要的占絕對優(yōu)勢的多重藥物外排泵,底物廣泛,研究天津地區(qū)大腸埃希菌外排泵AcrAB-TolC在臨床株中的攜帶情況、與耐藥的相關性,及羰基氰氯苯腙(CCCP)對大腸埃希菌外排泵AcrAB-TolC的抑制作用,為臨床多重耐藥大腸埃希菌感染的防治探索可能的、新的思路。

3、
   研究方法:
   1、菌株的收集、鑒定: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間天津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臨床分離的大腸埃希菌90株,剔除同一病例相同部位重復菌株,所有菌株采用常規(guī)生化鑒定。大腸埃希菌標準菌株ATCC25922作為質量控制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為acra/acrb基因陰性對照菌株,這兩種標準菌株均為天津市感染性疾病研究所保存菌株。
   2、耐藥模式分組:采用K-B紙片擴散法測定9

4、0株大腸埃希菌臨床株對6種抗菌藥物(氨曲南、頭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慶大霉素、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藥敏結果依據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CLSI2011)判定標準,根據耐藥模式分為多重耐藥組、雙藥耐藥組、單藥耐藥組、全敏感組。
   3、外排泵基因acra/acrb基因的擴增:應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90株臨床分離的大腸埃希菌acra/acrb基因片段,PCR產物送北京華大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正負雙向DNA序列分析

5、。
   4、CCCP抑制實驗:選取10株多重耐藥大腸埃希菌進行CCCP抑制實驗,采取微量肉湯稀釋法測定加泵抑制劑CCCP(終濃度為100umol/L)前后多重耐藥菌株對5種抗菌藥物的最低抑菌濃度(MIC)。
   結果:
   1、共收集大腸埃希菌90株,其中尿道分離菌37株,腸道分離菌36株,呼吸到分離菌5株,其它分泌物(血液、腹水等)分離菌株11株。
   2、體外藥物敏感實驗結果:90株大腸埃希菌

6、對6種抗菌藥物均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耐藥,耐藥率由高到低為環(huán)丙沙星67%,左氧氟沙星61%,慶大霉素53%,頭孢噻肟50%,氨曲南20%,阿米卡星10%。耐藥模式以雙藥耐藥30株(33.3%),多重耐藥26株(28.9%)為主,單藥耐藥22株(24.4%),全敏感12株(13.3%)。
   3、acra/acrb基因PCR擴增及測序結果:90株臨床分離的大腸埃希菌中55株(61.1%)均可見567bp(acra)及516bp(ac

7、rb)的擴增片段。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未見此擴增片段。選取大腸埃希菌臨床株246acra基因擴增產物及臨床株b716acrb基因擴增產物進行正負雙向DNA序列分析,測序結果在GeneBank數(shù)據庫中經行同源性對比后證實:臨床株246,acra基因同源性為98%,臨床株b716,acrb基因同源性為99%。其中多重耐藥組22株acra陽性(84.6%),acrb21株陽性(80.8%);雙藥耐藥組acra16株陽性(53.3%

8、),acrb17株陽性(56.7%);單藥耐藥組acra12株陽性(54.5%),acrb13株陽性(59.1%);全敏感組acra5株陽性(41.7%),acrb4株陽性(33.3%)??梢娡馀疟没騛cra/acrb基因在4種耐藥模式的大腸埃希菌臨床株中普遍存在,在多重耐藥組中陽性率最高,分別為84.6%和80.8%。對多重耐藥組及全敏感組的acra基因及acrb基因陽性率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x2檢驗,acra基因P=0.017;

9、acrb基因P=0.009,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CCCP抑制實驗結果:10株多重耐藥的大腸埃希菌臨床株在應用CCCP后,多數(shù)菌株對5種抗生素MI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能使絕大多數(shù)菌株恢復對抗生素的敏感性。菌株1034對頭孢曲松的MIC最高下降倍數(shù)為128倍,菌株A620、C636、1034對5種抗生素均為耐藥變?yōu)槊舾?。而菌株B1581和菌株O對5種抗生素的MIC基本沒有改變。
   結論:
   1、

10、90株大腸埃希菌臨床株對6種抗生素均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耐藥,對氟喹諾酮類抗生素耐藥率較高,而對阿米卡星耐藥率較低;耐藥模式以雙藥耐藥和多重耐藥為主。
   2、外排泵基因acra/acrb基因在4種耐藥模式的大腸埃希菌臨床株中普遍存在,其中,在多重耐藥組中陽性率最高分別為84.6%和80.8%,在全敏感組陽性率最低分別為41.7%和33.3%。二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多數(shù)細菌具有主動外排作用,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