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研究宋內志賀菌臨床分離株的耐藥表型,探索宋內志賀菌AcrAB-TolC主動外排泵基因及其調控基因與多重耐藥的關系,闡明細菌多重耐藥的分子機制,為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遏制多重耐藥菌株的產生以及新藥研發(fā)提供理論依據。
方法:
1、宋內志賀菌的收集、鑒定和藥物敏感性分析:收集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濟南市第四人民醫(yī)院保存的宋內志賀菌共41株,通過生化反應和血清學方法對菌株進行鑒定。采用瓊脂紙片擴散法
2、和E-test法測定所有菌株對7種抗菌藥物(氨芐西林、頭孢噻肟、環(huán)丙沙星、慶大霉素、氯霉素、四環(huán)素、復方新諾明)的耐藥性。
2、宋內志賀菌主動外排模型的構建以及泵抑制劑的干預:選取兩株宋內志賀菌野生株,以環(huán)丙沙星為誘導劑,通過不斷誘導培養(yǎng)使其轉變?yōu)槟退幹辏珽-test法測定誘導后菌株對7種抗菌藥物(氨芐西林、頭孢噻肟、環(huán)丙沙星、慶大霉素、氯霉素、四環(huán)素、復方新諾明)的MIC值,比較誘導前后MIC值的變化。采用常量肉湯稀釋法比較
3、加入主動外排泵抑制劑PAβN前后誘導耐藥株對環(huán)丙沙星的MIC值變化,分析外排泵抑制劑對耐藥表型的影響。
3、AcrAB-TolC主動外排泵基因(acrA、acrB和tolC)及泵阻遏基因(acrR、marR)的檢測以及mRNA的表達:用聚合酶鏈反應擴增全部試驗菌株的acrA、acrB、tolC、acrR和marR基因。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進行熒光定量分析,以16sRNA為參照,分析誘導前后泵基因和調節(jié)基因的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
4、。
結果:
1、藥敏結果:41株宋內志賀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分別為:氨芐西林(41.5%),頭孢噻肟(12.2%),環(huán)丙沙星(0),慶大霉素(46.3%),氯霉素(0),四環(huán)素(85.4%),復方新諾明(85.4%)。41株宋內志賀菌中有36株耐藥,耐藥率為87.8%(36/41),其中16株對超過4種抗菌藥物耐藥,即有39%的宋內志賀菌表現為多重耐藥。耐藥模式有6種,以TS最多,占41.5%。5株菌株對所有抗菌藥物
5、敏感。
2、宋內志賀菌誘導結果和加入外排泵抑制劑后耐藥表型的變化:通過69代誘導傳代,誘導菌株對環(huán)丙沙星的MIC達64μg/mL,對其他幾種結構不同的抗菌藥物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藥,經過環(huán)丙沙星的誘導,原來的敏感菌株均逐步轉變?yōu)槎嘀啬退幹?。加入主動外排泵抑制劑PAβN后,誘導后的多重耐藥菌株對環(huán)丙沙星的MIC值出現明顯下降,但未達到誘導前的敏感水平。
3、AcrAB-TolC主動外排泵基因、泵調節(jié)基因檢測及mRNA的
6、表達情況:所有菌株均擴增出大小分別為1194bp,3150bp,1582bp,512bp和426bp的片段,分別為acrA,acrB,tolC,acrR和marR基因擴增產物,未發(fā)現基因缺失株。誘導耐藥株的acrR和marR基因表達水平明顯低于敏感株,acrA、acrB和tolC基因表達水平明顯高于敏感株。
結論:
1、41株宋內志賀菌對氨芐西林、慶大霉素、四環(huán)素、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均超過了40%,但對頭孢菌素類和磺
7、胺類敏感性較高,臨床在治療宋內志賀菌感染引起的痢疾可選用敏感性較高的藥物。
2、AcrAB-tolC主動外排模型建立后,經過誘導的敏感菌株除了對誘導劑環(huán)丙沙星產生耐藥外,還對其他幾種抗菌藥物也產生了耐藥,這幾種藥物與環(huán)丙沙星在結構和作用機制上均不相同,且經證實均為主動外排泵AcrAB的作用底物。另外,在加入主動外排泵能量抑制劑PAβN后,誘導耐藥后的菌株的MI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這說明主動外排系統(tǒng)的激活可能是誘導株多重耐藥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志賀菌主動外排泵AcrAB-TolC的基因調控研究.pdf
- 大腸埃希菌多重耐藥外排泵AcrAB-Tolc主動外排機制的研究.pdf
- 氟喹諾酮耐藥志賀菌臨床分離株AcrAB-TolC外排泵表達水平與耐藥關系的研究.pdf
- 主動外排系統(tǒng)AcrAB-TolC介導的大腸桿菌多重耐藥性的研究.pdf
- AcrAB-TolC多重耐藥性外排泵體系構象變化及轉運機理的計算模擬研究.pdf
- 志賀菌主動外排泵acrAB-to1C及調控基因marOR突變與耐藥的關系.pdf
- AcrAB-TolC外排泵系統(tǒng)對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和黏附侵襲能力的影響.pdf
- 細菌AcrAB-TolC外排泵在幽門螺桿菌耐藥中的作用及機制.pdf
- 多重藥物外排泵AcrAB-TolC在耐氟喹諾酮大腸桿菌臨床株中的作用.pdf
- 多重耐藥的宋內志賀菌耐藥機制和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AcrAB-TolC外排系統(tǒng)在大腸埃希菌對苯扎溴銨和土霉素交叉耐藥中的作用機制研究.pdf
- AcrAB-TOIC主動外排系統(tǒng)在陰溝腸桿菌多重耐藥中的作用.pdf
- 志賀菌多重耐藥的分子機制研究.pdf
- 主動外排系統(tǒng)與白念珠菌耐藥關系研究.pdf
- 主動外排泵AdeFGH與鮑曼不動桿菌多重耐藥的相關性研究.pdf
- 臨床分離銅綠假單胞菌多重耐藥株外排泵機制的研究.pdf
- 我國宋內志賀菌流行特征、耐藥性及變異研究.pdf
- 鼠傷寒沙門氏菌外排泵AcrAB失活對其它外排泵表達的影響.pdf
- 苦豆子堿對耐藥性大腸桿菌ESBLs活性和AcrAB-TolC表達量影響的研究.pdf
- 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主動外排系統(tǒng)耐藥基因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