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 本 科 畢 業(yè) 論 文</p><p><b> 論 文 題 目 :</b></p><p><b> 指 導 老 師 :</b></p><p><b> 學 生 姓 名 :</b></p><p> 學 號 : </
2、p><p> 院 系 :</p><p> 專 業(yè) : </p><p><b> 寫 作 批 次 :</b></p><p><b> 摘要I</b></p><p> AbstractII</p><p>
3、;<b> 導言III</b></p><p> 一、中學生活作文教學的前提條件1</p><p> 二、前中學生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1</p><p> ?。ㄒ唬┙處熀鲆晫ι顚嵺`的指導,只重視寫作理論1</p><p> (二)學生平時缺乏生活積累2</p><p>
4、三、教師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方法2</p><p> ?。ㄒ唬┙處熞淖冏约旱淖魑慕虒W觀念2</p><p> ?。ǘ┙處熞e極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2</p><p> 1、學會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積累3</p><p> 2、學會體驗生活,豐富情感積累4</p><p> 3、感悟生活,深入思考
5、生活4</p><p> 4、感悟社會,感悟人生5</p><p> 5、拓寬閱讀面,積累素材5</p><p> 6、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從親身經(jīng)歷中獲得素材7</p><p> 7、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多練筆8</p><p><b> 四、結(jié)論1</b></p>
6、<p><b> 參考文獻2</b></p><p><b> 致謝詞3</b></p><p><b> 摘要</b></p><p> 生活與作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不會寫作,是因為學生沒有東西可寫 。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出去獲取生活,然后回到校園表現(xiàn)
7、生活,只有生活充實了,文章才會充實;只有真正實現(xiàn)學生作文向生活回歸,有效地開展回歸生活的作文教學,才能提高作文水平。因此, 開展中學生活作文教學研究意義重大。</p><p>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 回歸生活 生活化</p><p><b> Abstract</b></p><p> Life has strong links wi
8、th composition. Life is the source of writing. Students are not writing, because students have nothing to write. So the teacher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walk out for life, and then back to campus performance life, only l
9、ife worthwhile, the article will enrich; Only truly achieve students to return to life composition, effectively carry out returning to life composition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position. Therefore, the thesis
10、 teaching research in middle school </p><p> Key words:Composition teaching Return to life Into daily life</p><p><b> 導言</b></p><p> 教育部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以實施素質(zhì)教育,提高國民
11、素質(zhì)為根本宗旨,針對當前作文教學存在的一系列現(xiàn)象,拓寬學生的習作空間,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啟發(fā)學生大膽想象,重視情感動力作用,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表達情感、體驗的機會,使學生養(yǎng)成觀察周圍事物,積累習作素材,樂于書面表達的習慣。鼓勵自由的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從教多年來,越來越覺得中學作文教學舉步維艱。不僅筆者不知道怎樣有效地去進行教學,學生也不知道怎么去寫作文,怎樣寫出一篇比較好的作文。所以到了今天,作文同時成了教師和
12、學生心中永遠的痛。</p><p> 而生活是文學的源泉。這是筆者教學多年的心得,也是當今語文界有識之士共同呼喚和倡導的有效方式。美國一位教育家曾說過:“語文學科的外延與整個社會生活相等?!倍~圣陶先生又要我們記住:“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弊魑慕虒W一直是語文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
13、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的要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 ,也進行了回歸生活的教學嘗試,但作文難關(guān)屢攻不破。學生作文時仍然無話可寫。要提高作文水平,就要真正實現(xiàn)學生作文向生活回歸,有效地開展回歸生活的作文教學。</p><p> 一、中學生活作文教學的前提條件</p><p>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要把生活與作文結(jié)合起
14、來,一定要把學生引向生活的光明之路?!碑斍笆澜绺鲊魑慕虒W的共同趨向都是向生活靠攏,以內(nèi)容為中心。如日本倡導“生活作文”的思想:提倡以生活世界為寫作對象,在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同時,通過以作文內(nèi)容為中心的討論等活動,使學生深化對生活的認識,形成主體性人格。美國則盛行“本色作文”:作文題目不受拘束,但寫的東西必須是學生真正相信和關(guān)心的。這些對我們當前作文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fā)意義。</p><p> 二、前中學生作
15、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p><p> 當前,作文教學“高投入,低產(chǎn)出”。長期以來,我們沿襲著一條路子:老師出題,學生寫作,然后老師辛苦地批改,最后學生看一眼評語。老師辛苦萬分,學生卻收獲甚少??梢?,老師在寫作教學中對生活作文教學不到位,學生也常常怕寫作文,在寫作中說著假話、套話,以致于最終無話可說。究其原因有:</p><p> ?。ㄒ唬┙處熀鲆晫ι顚嵺`的指導,只重視寫作理論<
16、;/p><p>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許多教師重視對寫作理論的教學、輕視生活實踐的指導。寫作指導課都缺乏切實貼切的目的與途徑,使指導流于形式。有的老師只是以好作文的范讀來代替指導,所以一開始學生們寫出的作文生搬硬套、東拼西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寫作理論是很重要,但事實上,學生寫作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是他們?nèi)狈︴r活的生活經(jīng)驗和經(jīng)歷,缺乏對生活的感受,歸根結(jié)底,是缺乏獨立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和發(fā)現(xiàn)生活的能力。所以有人說“我們不缺乏
17、才情,卻缺乏生活;我們不缺乏生活,卻缺乏對生活的感受”。生活是中學生作文的源泉,中學生的作文離不開他們的生活,中學作文教學應該首先讓學生到生活中汲取養(yǎng)料,感受和積累語言,訓練思維,然后才學習寫作技巧。上世紀中葉,日本語文教育界在反思長期的作文教學后,提出了“生活作文運動”的口號。這也應引起我們的重視。</p><p> (二)學生平時缺乏生活積累</p><p>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其
18、中有很多都可以成為寫作素材,學生之所以發(fā)現(xiàn)不了,是因為他們平時不注意觀察,沒有留意身邊的小事,留意一些細微的改變,不是生活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從一點一滴中去獲得自己獨有的生活感受,這樣,學生既有了素材,也能寫出真情實感。</p><p> 三、教師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方法</p><p> ?。ㄒ唬┙處熞淖冏约旱淖魑慕虒W觀念</p&
19、gt;<p> 在現(xiàn)在的初中作文教學中,仍然有不少教師過分注重對學生進行寫作技巧的訓練。當然,筆者不是否認寫作技巧的重要性。但是,學生即使掌握了很好的寫作技巧,卻沒有內(nèi)容可寫,那么,也只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或者是寫出來的作文內(nèi)容千篇一律,沒有特色。 </p><p> 記得,我曾經(jīng)讓學生寫一篇關(guān)于母親的文章,表現(xiàn)母親對自己的愛。在批改中我發(fā)現(xiàn)全班學生的作文中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在自己生病的
20、寒夜里,母親冒著寒風背著自己上醫(yī)院,整夜不眠,精心照顧;放學時下大雨,母親冒著風雨給我送傘,回家路上母親為了我不被雨淋濕,傘總向我這邊傾斜;寒冷的清晨飯桌上總有一碗熱氣騰騰的早餐;……學生就是寫不出自己母親獨有的個性特點。其實,母親是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人,要寫出自己的母親不是難事,但關(guān)鍵是學生不注意平時生活中的細節(jié),正因為熟悉,所以他們往往會忽視。</p><p>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改變自己的作文教學觀念,
21、要盡量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讓他們有話可寫,有材料可用,能夠自由地發(fā)揮,在文章中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體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而不是將學生禁錮在課堂里,把一些生硬的知識技巧強塞給學生,這樣,一方面既會讓作文教學變得越來越枯燥,另外一方面,也會讓學生對寫作文越來越不感興趣。</p><p> (二)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p><p> 就目前中學生作文來說,主要
22、存在:缺乏生活體驗,寫一些不合實際的事,抒一些無病呻吟的情;缺乏寫作素材,在作文中愛說套話,愛寫套事這兩大方面的問題??偟膩碚f就是寫作素材貧乏。在作文教學中就要解決學生這個大問題,學生只要有話可寫,就能寫出自己獨有的感受。</p><p> 那具體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呢?</p><p> 總的來說要拓寬學生的生活面和知識面 。如果沒有廣泛的閱讀,不去博覽群書,不做生活的有心人
23、,不愿積累,是不可能寫好作文的,僅靠幾本教材,僅靠課堂的幾次作文訓練,很難提高寫作能力。作為語文老師要帶領(lǐng)學生走出課堂的“三昧書屋”,撲向生活的“百草園”,拓寬教學的處延,豐富學生課外生活,開掘生活的寶藏,開拓寫作的天地。指導學生回歸生活,深入生活,采集自然與社會的信息,讓生活和作文教學緊密結(jié)合,豐富寫作的素材。</p><p> 1、學會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積累</p><p> 賦予
24、作文教學生活的靈性,讓學生作文回歸生活,唯有“厚積”,方能“薄發(fā)”。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從一點一滴中去獲得自己獨有的生活感受。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人、景、物,并經(jīng)常練習寫觀察片段,比如觀察講臺上各科任老師的不同神態(tài)、宿舍中舍友的不同表現(xiàn)、家里父母兄妹的舉止、集市熙熙攘攘的場景、春夏秋冬的景物變化等。這樣,就使學生有了大量鮮活的寫作素材,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觀察、體驗、思考、感悟、表達生活。這樣,學生既有了素材,也能寫出真情實感。
25、</p><p> 前面提到,筆者曾經(jīng)讓學生寫自己的母親,表現(xiàn)母親對自己的愛。學生筆下的母親卻是一個樣。這一次,再讓學生寫自己的母親,但強調(diào)一定要寫出媽媽獨有的個性。就先讓學生用一周的時間注意觀察,然后再寫。后來在批改作文的時候,筆者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錯的文章。有一位學生寫她的媽媽,就突出了媽媽的“土”,她在文章中這樣寫道:</p><p> 媽媽總是分不清周華健和劉德華,我笑她:“跟不上時
26、代的潮流?!彼傉f:“還不都一樣,都是明星嗎!”</p><p> 媽媽總是分不清肯德基和麥當勞,我笑她:“不懂得欣賞美食。”她總說:“還不都一樣,都是垃圾食品!”</p><p> 媽媽總是分不清阿迪達斯和耐克,我笑她:“不懂得追求名牌?!彼傉f:“還不都一樣,都是給人穿的!”</p><p><b> ……</b></p>
27、<p> 媽媽呀,真拿她沒辦法,“土”也“土”得這么理直氣壯.(改)</p><p> 文章中一些材料的組織,就是這位學生觀察后的結(jié)果。另外,整篇文章情感真實,特有感染力。記得在把這篇文章作范文朗讀完后,班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p><p> 2、學會體驗生活,豐富情感積累</p><p> 語文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用心觀察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
28、生活,更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用心感受生活的好習慣,指導學生訓練自己的感官,對外界事物能靈敏地作出反應。比如,蒙蒙細雨,讓人心情惆悵無比;晴空萬里,使人意氣風發(fā);夕陽西下,便有斷腸人在天涯的感慨;錦繡河山,頓生英雄折腰的豪氣。天上的殘月,微微拂面的清風,空中翱翔的雄鷹,父親額上的皺紋,母親的濁淚,都能引起人的某種感受,成為寫作的契機和切入點。要學會把外物和內(nèi)在情感連接起來,觸景生情,睹物生情,產(chǎn)生鮮明、生動、印象深刻的感受。 筆者
29、就特別重視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走向大自然。去觀察萬物的興替,去感受春的氣息,秋的味道,去聆聽鳥兒的歌聲,泉水的叮咚,去體驗勞動的艱辛,收獲的喜悅……</p><p> 筆者曾引導學生觀察充滿泥土氣息的農(nóng)村事物,搜集寫作素材,然后選擇學生自己最感興趣的所見、所聞、所感進行寫作。如:陽春三月,叫學生跟隨父母到田間勞作;秋收季節(jié),讓學生到稻田拾稻穗,爛泥里挖泥鰍;雙休日,養(yǎng)家禽,種蔬菜;......為此,筆者
30、經(jīng)常在周五布置學生同家長到田間勞作,如種蔬菜、養(yǎng)花等,并要求學生寫勞動后的體會,種蔬菜、還要求對蔬菜的成長作記錄,在班級里交流經(jīng)驗,然后再進行寫作,每人都有自己獨到的感受,說起來滔滔不絕,寫起來生動形象。</p><p> 3、感悟生活,深入思考生活</p><p> 感悟生活,思考生活,可以是關(guān)于社會人生問題,也可以是自己身邊的瑣事;可以是對人生哲理的領(lǐng)悟,也可以是某種情感體驗。思考
31、生活,包括將自己的個別情感,上升到對人的普遍情感和情緒的概括。這種概括愈廣泛,就愈具有典型意義,就愈能引起共鳴。</p><p> 當代中學生最高的呼聲就是要求父母對自己的理解,卻很少有人關(guān)注過父母的感受。其實學生不是沒有情,很多時候是缺乏我們的點化和激發(fā),對一切關(guān)愛都習以為常,沒有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父母的嘮叨往往體現(xiàn)著對子女的關(guān)心,父母的責罵往往隱藏著深切的期盼,一聲叮嚀、一個微笑、一頓美餐、一次散步……都是
32、父母之愛的具體表現(xiàn)??!要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嘗試去理解自己的父母。在感受和關(guān)注中,他們學會了理解和思考,對愛的理解、對生活的思索又激活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其實,父母的關(guān)愛,兄弟姐妹間的小小爭執(zhí)及其和解;同學間一起嬉戲游玩的時光,都是充滿著愛與趣、非常溫馨的。把這些形諸筆下,母子情、兄弟情、朋友情這種種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便自然而然地浮現(xiàn)在。</p><p> 4、感悟社會,感悟人生</p><p
33、> 感悟社會,社會生活是復雜多樣的。隨著社會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今天的社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由于學生接觸社會面小,主要接觸面以家庭、學校為對象,社會接觸不多,對社會了解不深刻。對此,教師要有意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社會,開拓學生的生活視野,了解自己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如人口問題、能源問題、環(huán)境問題、科技發(fā)展問題、就業(yè)問題等,這樣就能加寬學生的視野,拓寬知識面。同時,現(xiàn)在電視、電腦普及,對學生了解大范圍的社會有大有幫助,所以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34、和利用。</p><p> 感悟人生也就是認識別人、認識自己。人與人的接觸是社會生活的主流,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而人的性格各異,社會職業(yè)不同,居地有差別,因此人的交際和閱歷是人生的財富。只有對人生有較深刻的體驗,才能寫出感人的文章。但由于學生大都很少留心觀察生活,很少從豐富的人生礦藏中去挖掘這些,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心靈溝通,呼喚學生的人生信念和理想,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從中提煉作文題材。千姿百態(tài)的現(xiàn)實生活
35、,是學生作文取材的無盡寶藏,讓我們引領(lǐng)學生努力去開發(fā)它吧!當彩筆植根于生活的沃土,定會綻放出美麗的思想之花,結(jié)出甘甜的智慧之果!</p><p> 5、拓寬閱讀面,積累素材</p><p> 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去閱讀一些報刊雜志,或者是一些優(yōu)秀的作文,或者是美文,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從中積累素材。</p><p> 許多學生在寫議論文的時候,不管是想闡述什么
36、樣的觀點,同一個例子能反復使用,如陶淵明、屈原、司馬遷、蘇軾、李白、愛迪生、牛頓等等,這些例子,學生是百用不厭。其實不是說這些例子不好,關(guān)鍵是用得過多,也就缺乏了新意,沒有亮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學生沒有新材料可用,只能拿舊材料來充數(shù)。</p><p> 魯迅先生就曾告誡文學青年,好文章是好書熏出來的。所以開學不久筆者就推薦一些適合學生的書籍,讓他們自由訂閱,如《中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作文點評報》、《學生學習報》等
37、,并且每月推薦一本適合學生的優(yōu)秀文學讀物,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平時,筆者還把一些針對性的文章拿來與共同賞析。同時,報紙中的時事熱點,佳作中的好材料,都成了學生的素材。</p><p>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課文時,應有意識地幫助學生積累作文材料,讓學生學習課文中的正確思想、觀點,熟記有關(guān)人物、事件,標記或抄寫重點詞句和精彩段落,多讀多記有益的內(nèi)容,為作文積累材料。</p><p> 葉老
38、精辟地指出:“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碧岢捌綍r不放松口頭表達的訓練,多指導閱讀”,特別要求老師上好閱讀課,他說:“如果教好閱讀課,引導學生逐課逐課地體會,作者怎樣用心思,怎樣有條有理地表達出中心思想,他們就仿佛跟作者一塊兒想過考慮過,到他們自己作文的時候,所謂熟門熟路,也就比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p><p> 學習了這些精辟的論述,我們認識到課堂閱讀教學不能在理解文本意義的高度止步,更要立足在體會和掌
39、握文本表達技巧的高度,注重讀寫滲透,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此,我們特地設(shè)計了“每課一練”的課堂小練筆作業(yè)本,加強讀寫滲透的訓練。</p><p> 每學習一篇課文,都遵從葉老“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與作文的熟練技能……”的教導,將一篇篇課文當成是讀寫結(jié)合的載體,是學習、積累語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學習表達的例子,學習作者運用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的經(jīng)
40、驗,學習作者如何遣詞造句、連句成段、構(gòu)段成篇等。對學生提出了“積累詞句”、“仿寫片斷”的要求。我們在“小練筆作業(yè)本”中的設(shè)計的“作業(yè)項目”有:我喜歡的詞語,我喜歡的句子,每課一寫,學習心得,我的疑問等。這樣就可以真正發(fā)揮課文的范例作用,扎實訓練學生的表達技巧。</p><p> 例如:在《春》一文的閱讀教學中,筆者就注意引導學生從以下幾點進行賞析并積累材料。</p><p> ?。?)意
41、境非常優(yōu)美,讓人讀來如同正在欣賞一首悅耳動聽的歌曲,一幅富有意境的圖畫。文章的第二節(jié)是多么有節(jié)奏的語言!“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边@其中蘊含的由弱漸強的語氣,不正像漸強的樂句嗎?還有,第三節(jié)春風中的各種氣息,混合著鳥兒歌唱的宛轉(zhuǎn)的曲子,輕風流水的聲音,牧童嘹亮的短笛聲,把讀者帶入了音樂的境界。第四節(jié)描繪的春雨美景,簡直是一幅意境悠遠的水墨淡彩畫。你看,那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像薄煙的春雨;閃閃發(fā)亮的綠葉青草;一點
42、點黃暈的燈光;悠閑的行人,正在勞動的農(nóng)民,構(gòu)成了一幅朦朧、安詳而靜謐的水墨淡彩畫。這幅畫使連綿不斷的春雨不再令人煩惱,讀者可以靜靜地欣賞,體味春天雨景的無窮韻味。</p><p>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朱自清的筆下,春草是如此的天真爛漫、活潑可愛。“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兒,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比绻髡邲]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由衷的喜愛之情,怎能寫出這等精彩之
43、筆!在朱自清筆下,春風、春雨都顯得那么美。風中的柳枝是多么溫柔,風中的樂聲是多么動聽,風中的氣息是多么令人心曠神怡!還有,那綿綿的春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像薄煙,表現(xiàn)了飄渺朦朧之美。我讀著讀著,仿佛正在春風中盡情地欣賞一部春天的樂章,一幅春天的寫意畫。作者對春天真摯的贊美之情,已不留痕跡地融入了景物描寫之中,讓我讀來回味無窮。</p><p> (3)景中寓理。文章先描繪春天美景,再寫春天里的人們。我們在春
44、天里的人身上,感受到一種積極向上的氣息。這氣息,能讓消沉的人振作精神,讓懶惰的人勤奮工作,讓失望的人充滿希望。特別是文章的第七、八、九節(jié),作者運用了博喻的修辭手法,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不錯,春天是新生事物,是美的象征,是力量的象征?!耙荒曛嬙谟诖骸边@句話,不正是勸告我們珍惜美好的時光,把握時機,干一番事業(yè)嗎?</p><p> 朱自清《春》一文,景、情、理三者交融,不管在藝術(shù)方面,還是
45、思想方面,都不愧為一篇好文章。 </p><p> 學生的閱讀面擴大了之后,自然會有許多比較新的材料可利用。有一位學生在寫作文時,用到了網(wǎng)絡(luò)上流行的關(guān)于“鳳姐”的材料,這就比較新,也能引起別人的閱讀興趣。</p><p> 6、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從親身經(jīng)歷中獲得素材</p><p>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多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從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中獲得素材。筆者
46、常利用課堂創(chuàng)設(shè)一種創(chuàng)作情境。比如說在學完《最后一課》后,舉辦一個小型的辯論會,讓學生說一說“你心目中真正的小弗郎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勢必會引起激烈的爭論,而在這樣的爭論中,學生就獲得了好的寫作素材。在緊接的寫作中,學生作文內(nèi)容具體,寫出了真情實感,較以前的寫作有了很大地進步。</p><p> 也可以舉辦一場演講比賽,一場朗誦比賽,一次課本劇的表演……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讓學生積累起豐富的素材,同時也能提高學
47、生的寫作興趣。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有了興趣,又何愁沒有好作文出現(xiàn)呢?</p><p> 有了豐富的素材,教師再引導學生對這些素材進行整理、歸納,讓學生針對這些素材進行思考,得出自己獨有的體驗和感受,那這些素材就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了。在寫作中用上這些素材,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p><p> 7、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多
48、練筆</p><p>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寫作目標的第十條就有“學生作文每學期一般不少于12次,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20次)”的要求。 學生多寫,也能培養(yǎng)寫作興趣。在寫的過程中,教師對寫作內(nèi)容不做要求,對字數(shù)也不做要求,學生可以以日記、周記、隨筆的形式記錄下自己的點滴感受。但要做到真實、具體,并寫出自己的感受。要求學生經(jīng)常練筆,鼓勵學生多交流,并把觀察仔細、練筆認真的學生作文及時予以
49、表彰。 筆者在日常教學中也非常重視這一點。要求學生堅持寫日記,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在日記本或班級流動日記本上。每周在班會課上交流,或直接在日記本上交流。</p><p> 同時,筆者要求學生設(shè)立《生活筆記》本,并放在學生身邊,按照“隨機而作、有為而作”的原則,由學生自由寫作。生活中發(fā)生的一切事情,存在的一切事物、人物,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可以自擬題目寫入生活筆記,而且不限體裁,不限方法,自由發(fā)
50、揮。寫好后可以自我評點,或提出修改思路,或王婆賣瓜式的張揚得意之處。寫好的生活筆記,由學生主動交給老師定期批改、講評。為了保證習作的基本數(shù)量,筆者每周一般要閱讀每個學生習作至少一次,以欣賞指點為主,和學生一起探討,做學生的賞識者和朋友,絕不以高高在上的批評者出現(xiàn)??梢哉f,《生活筆記》就是學生描寫生活,記錄生活,演繹生活的天地,是學生自由馳騁、領(lǐng)略表達的樂趣的領(lǐng)地。這樣,練得多了,就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更能調(diào)動
51、起學生的寫作興趣,也積累了大量的寫作材料。</p><p><b> 四、結(jié)論</b></p><p> 總之,作文教學應著力把作文訓練與認識和感受現(xiàn)實生活結(jié)合起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寫作的規(guī)律。也應當是作文課堂教學的規(guī)律。讓學生去體驗生活、感受真情、關(guān)照自身、思考現(xiàn)實,在實踐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這樣,厚積薄發(fā),學生的筆下將會喧響八方
52、風雨,四海潮聲,將浮現(xiàn)時代風云,人間溫情,將會呈現(xiàn)一個廣闊的、瑰麗的、溫暖的世界。重新審識我們的教學現(xiàn)狀,提出以上粗淺的想法,僅供廣大同仁批評指正。以期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使作文教學真正輕裝上陣。</p><p><b> 參考文獻</b></p><p> [1]葉圣陶編著:《葉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p><
53、p> [2]葉圣陶編著:《葉圣陶語文教育文集》493頁、494頁。</p><p> [3]方明生編著:《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p><p> [4]張中行編著:《作文雜談》,《張中行作品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p><p> [5]陳超雄編著:《農(nóng)村初中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探索》,《中國校園導刊》2
54、011年第4期。</p><p> [6]韋連鳳編著:《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0年第23期。</p><p> [7]吳映紅編著:《關(guān)于中學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四期。</p><p><b> 致謝詞</b></p><p> 本論文是在xx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學作文教學畢業(yè)論文
- 中學生作文教學之我見【精品】
- 畢業(yè)論文---中學作文教學的指導藝術(shù)初探
- 語文教育畢業(yè)論文--初中學生語文作文興趣的有效激發(fā)與引導
- 中學生作文心理探微——“自主、合作”作文教學實驗.pdf
- 作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之初探
- 中學生作文教學序列訓練淺探.pdf
- 語文教育下中學生健康人格培育淺析畢業(yè)論文
- 初中作文教學中學生“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pdf
- 中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研究.pdf
- 作文教學與中學生健全個性的培養(yǎng).pdf
- 中職議論文作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pdf
- 中學生教育研究方法畢業(yè)論文
- 初中語文教學論文 農(nóng)村初中學生作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 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初探---畢業(yè)論文
- 高中作文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的研究.pdf
- 畢業(yè)論文(設(shè)計)音樂教學中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
- 初中學生作文教學中語言能力培養(yǎng)探究.pdf
- 中學作文教學中學生求異思維能力培養(yǎng)問題研究.pdf
- 中學作文教學規(guī)律初探——論中學生作文由模仿到創(chuàng)新的漸變.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