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b></p><p><b> 會計學</b></p><p> 資產減值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p><p> 目前,國內外研究關于資產減值對盈余管理影響的文獻主要分為幾個方面:(1)研究是否存在大量企業(yè)利用現有資產減值制度進行盈余管理;(2)研究企業(yè)利用現有資產減
2、值制度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體現在哪些方面;(3)研究在現有的資產減值制度下能夠進行盈余管理的空間和改進資產減值制度的建議措施。這三個方面的研究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p><p><b> 1 國外文獻綜述</b></p><p> 國外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關于運用資產減值制度進行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學
3、者們從不同的動機、手段等方面進行解釋,并大都采用了實證研究。</p><p> Zucca,Campbell(1992)采用實證的方法提取了1978-1983年67家企業(yè)公布報表的資產減值數據,結果顯示,72%的公司屬于制造業(yè),而且大部分企業(yè)在第4季度自行確認減值損失。研究表明,超過80%企業(yè)的減值行為屬于“大清洗”或“利潤平滑”,他們的研究驗證了利潤操縱的存在。</p><p> N
4、ichols(2000)的研究表示,因為在前三個季度發(fā)布計提減值消息會對公司股票造成很大影響,所以管理層一般都選擇在第四個季度才公布減值消息,這和Zucca,Campbell的發(fā)現有相似之處。</p><p> Krishnan(2003)選取了1989-1998年由6大會計師實務所審計的公司,從審計師的角度檢驗了其職業(yè)水平與盈余管理之間的相關性,結果表明,經驗豐富的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公司利潤操控可能性相對較小。
5、由此可見,注冊會計師的職業(yè)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p><p> 與前面學者觀點不一樣的是Francis,Hanna,Vincent(1996),他們對3年間674家美國公司進行了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他們找到價值減損變量、減值損失的變量分別是公司和行業(yè)的歷史股票回報率、賬面市值比以及總資產回報率,驗證了資產減值并不是所說的“大清洗”或“平滑利潤”的工具。 </p><p
6、><b> 2 國內文獻綜述</b></p><p> 王躍堂(2002)對1998年 A 股上市公司執(zhí)行三大減值政策(除壞賬準備外)的情況進行回歸分析,發(fā)現影響會計政策選擇的因素不是西方的“三大假設”,而是證券市場的監(jiān)管政策、公司治理結構、公司經營水平以及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監(jiān)督。有扭虧現象的公司執(zhí)行三大減值政策的可能性更小,被處以特別處理的公司執(zhí)行三大減值政策的可能性更大。業(yè)績越差
7、的公司,減值的比例越高,證明了被特別處理的公司利用會計政策的選擇做大虧損而扭虧公司利用會計政策的選擇做大盈余的假設。</p><p> 李增泉(2001)對1999年上市公司計提四項減值準備的情況進行研究,并 通過應收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的檢驗,得出結論:當上市公司面臨是否提取 減值準備的會計選擇時,一般不予計提 。而當被強制要求執(zhí)行資產減值會計政 策時,具有扭虧動機、配股動機和臨界動機的上市公司一般會選擇增加
8、(或不減少)當前收益的資產減值會計政策,具有“大洗澡”、利潤平滑動機的上市公司則一般會增加(或不減少)未來期間收益的資產減值會計政策。在控制相關因素(資產規(guī)模、負債比率、資產質量)的影響后,仍然發(fā)現具有不同盈余管理動機的上市公司在提取各項資產減值準備時存在程度不同的有利于其動機的偏差行為。</p><p> 賴朝暉(2003)通過對上市公司1999、2000、2001三個會計年度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情況的實證分析,
9、發(fā)現虧損公司和扭虧公司在存貨跌價準備計提上存在的盈余管理現象在1999至2001年間具有較好的統(tǒng)計穩(wěn)定性。</p><p> 文秀勤、張秀英(2007)采用規(guī)范性研究方法,運用案例分析法、圖表分析法進行研究,得出結論:20家摘帽的上市公司,摘帽前利潤為負,利用資產減值的轉回利潤變?yōu)檎墓居?家,占到45%,說明資產減值的轉回對上市公司避免被停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資產減值的轉回最高可高達總利潤的98.99
10、倍。資產減值對想要摘帽的上市公司尤為重要,這主要是由其避免停牌、退市的動機引起的。通過對2005年度選取的樣本進行分析,得出了資產減值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圖和資產減值平均數圖??梢钥闯鲂聹蕜t規(guī)定前一些上市公司確實存在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的做法。通過對2003、2004年虧損,2005年盈利的30家公司分析得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轉回是ST公司操縱利潤的一個重要手段。新準則的規(guī)定對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行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仍
11、然存在一定的盈余管理的空間。</p><p> 馬施、吳國萍(2007)以資產減值準備與盈余管理的關系為研究起點,以新資產減值準則頒布前后資產減值準備提取和轉回情況為研究對象,對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準備進行盈余管理現狀和新資產減值準則變化對盈余管理的影響進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國會計準則,抑制過度的盈余管理的具體辦法。</p><p> 王麗、張世興(2009)以新資產減值政策為研究背景
12、,以盈利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用實證方法檢驗準則交替年代,盈利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政策進行盈余管理的變化。同時,進一步證明了在非流動資產減值準備中,盈利上市公司更多的采用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來應對準則的變化。研究得出,我國于06年頒布的資產減值準則對我國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政策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我國資產減值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不同規(guī)定,更符合我國的國情,也更有利于對我國上市公司的市場監(jiān)管和會計信息質量的保證。</p
13、><p> 張宇、李紅霞(2008)通過對2002年至2006年間上市公司的樣本進行實證分析,揭示了自我國正式實施資產減值政策以來,上市公司在資產減值方面的變化趨勢,并通過對我國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會計政策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分析,得出上市公司在會計政策發(fā)生變動的年度存在利用減值政策調節(jié)利潤的情況,證明了2006年中國證券市場確實存在著大量轉回資產減值準備的現象。</p><p> 舒紅娟、俞雪華(
14、2010)從經典理論的視角出發(fā)分析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準備進行盈余管理的動因,分析了資產減值新準則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產生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提供的新空間。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他們以2005-2007年滬深兩市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為樣本公司,選取相關財務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發(fā)現:第一,資產減值新準則的實施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上市公司利用長期資產減值準備為工具而進行的盈余管理行為;第二,上市公司有利用短期資產減值準備項目的可轉回性進行盈余管理的傾
15、向。</p><p><b> 3 小結</b></p><p> 國外文獻主要對1995年前后的數據進行了研究,當時美國還沒有實施第 121號會計準則,資產減值的操控性非常強;研究范圍涉及資產減值公司的動機、減值公告的市場反應、減值金額及其對盈余的影響。在樣本的定義和選擇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難以對這些文獻進行有效的比較研究??紤]到我國資產價值政策本身的特殊
16、性(比如以強制性的執(zhí)行為主,允許大比例的追溯等)以及資本市場的制度背景,國外學者關于資產減值的研究對我國公司的計提行為缺乏解釋力度。</p><p> 從上述文獻可以看出,國內的實證文獻主要圍繞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進行研究,并且初步證實:具有避免ST、扭虧、虧損、變更及配股動機的上市公司存在利用資產減值政策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這些文獻的意義在于探索了中國特定的制度因素對盈余管理的影響,這是國外的文獻所
17、沒有涉及的。</p><p> 本文試圖在借鑒前人觀點的基礎上,淺析資產減值制度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并以上市公司實證研究方法驗證觀點。</p><p><b> 參考文獻</b></p><p> [1]葛家澍.市場經濟下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p><p> [2]
18、魏明海,龔凱頌.會計理論[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p><p> [3]王躍堂.會計政策選擇的經濟動機——基于滬深股市的實證分析[J].會計研究,2002(10).</p><p> [4]李增泉.我國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政策的實證研究[J].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2001(03).</p><p> [5]袁莉.資產減值會計實務中存在的問題
19、分析[J].理論月刊,2005(12).</p><p> [6]李華.資產減值會計的理論探討[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08(11).</p><p> [7]余莉.淺析國內外資產減值會計規(guī)范的發(fā)展[J].湖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08(20).</p><p> [8]秦躍虎,劉愛珍.資產減值會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平頂山工學院院報,2005(
20、5).</p><p> [9]王麗,張世興.基于資產減值政策的盈余管理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9.</p><p> [10]文秀勤,張秀英.上市公司資產減值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D].南京:河海大學,2007.</p><p> [11]馬施,吳國萍.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準備與盈余管理問題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p&g
21、t;<p> [12]舒紅娟,俞雪華.新準則下資產減值準備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0.</p><p> [13]賴朝暉.上市公司存貨跌價準備的實證研究[D].上海:上海財經大學,2003.</p><p> [14]張宇,李紅霞.新資產減值準則對盈余管理影響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p><p>
22、; [15]Zucea, J.Linda, David R.Campbell.A closer Look at discretionary write downs of impaired assets[J].Accounting Horizon, 1992(10).</p><p> [16]Krishnan. Does Big 6 Accounting and expertise constrain ear
23、ning management? [J].Accounting Horizons, 2003(06).</p><p> [17]Mc Nichols and Wilson Mc Nichols.M.Research Design Issues in Earnings Management Studi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00(03).
24、</p><p> [18]Franeis.J, D.Hanna and L.Vincent.Causes and effects of discretionary asset write-off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6(05).</p><p> [19] IAS 36-Impairment of Assets. FR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的研究分析[文獻綜述]
- 資產減值對盈余管理影響研究.pdf
- 資產減值準則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 資產減值對盈余管理影響的研究.pdf
- 資產減值會計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響探析【文獻綜述】
- 資產減值準則對企業(yè)盈余管理的影響
- 新資產減值準則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 資產減值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開題報告】
- 現行資產減值準則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 資產減值準備對盈余管理影響的實證研究.pdf
- 新資產減值準則對盈余管理影響研究.pdf
- 資產減值準則對企業(yè)盈余管理的影響 (1)
- 資產減值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任務書】
- 資產減值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畢業(yè)論文】
- 資產減值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畢業(yè)論文+任務書+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翻譯】
- 我國資產減值規(guī)定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 新資產減值準則對盈余管理影響的實證研究.pdf
- 上市公司資產減值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pdf
- 上市公司資產減值對利潤影響的研究【文獻綜述】
- 新資產減值準則對會計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