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課 宋明理學,秀山高級中學 邱 偉,課標要求: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的發(fā)展。,請思考:智圓這段話反映了當時思想領域的一種什么現(xiàn)象?這種思想現(xiàn)象在魏晉隋唐時期的表現(xiàn)如何?,反映當時儒學、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局面。,探究學習,場景一:佛教的發(fā)展材料一:西漢末年,佛教通過絲綢之路由中亞傳入中國。東漢明帝排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請來兩位高僧,還用白馬馱來佛經(jīng)。鳴笛要兩位高僧在洛陽傳教,并為他們修建了白馬寺。魏晉南北朝
2、時期佛教盛行。歷代皇帝也有不少大興佛教的。如南朝梁武帝三次出家,楊堅、武則天都曾興佛。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材料三:佛教在傳播過程中提出了一些切近人們對自身、對現(xiàn)世的思考和關懷的理念。如宣揚“天堂地獄”、“因果報應”、“六道輪回”的觀念,號召人們忍受苦難,到來時尋求幸福。思考:佛教盛行的原因有哪些?統(tǒng)治者支持;符合老百姓在亂世中求得解脫和超越的愿望。,場景二:道教的發(fā)展材料一:東漢末年民間流行的神仙方術與道
3、家學說相結合,形成了道教。魏晉南北朝是,道教成為為統(tǒng)治者服務的宗教。唐朝皇帝奉老子為祖先,道教地位很高。材料二:中國古代追求長生不老、隱逸無為的道家思想,為許多在世俗權力角逐中失意的士大夫和逃避戰(zhàn)火的普通民眾所信奉。,場景三:儒家思想的發(fā)展材料一:自“罷、獨”后,儒家思想占統(tǒng)治地位。儒生們專注于考據(jù)與訓詁。同時,將現(xiàn)實一切政治的、人生的現(xiàn)象歸結為天意。另外,儒家思想著重于人的道德實踐,缺少應有的抽象哲學理論。材料二:伴隨社會動蕩不
4、安,王朝更迭,“君臣等級觀念”受到質疑。而儒家不但不能解釋,反而赤裸裸的恐嚇人們。材料三:“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財貨以事上則誅”——韓愈《原道》思考: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變化:儒家思想自身僵化,且沒有社會需要。如果你是老百姓面對亂世,你如何選擇?這對儒家思想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儒學出現(xiàn)了危機。,漢代儒學理論的社會基礎不復存在: 大一統(tǒng)----社會分裂 君權神授----皇位經(jīng)常被禪讓,一、
5、理學形成背景(儒學的危機),隋朝:“三教合一”,以儒學為主,吸收佛道的理論 唐朝:三教并行,即尊道、禮佛、崇儒,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間傳播,儒學自身僵化,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受到挑戰(zhàn),1.佛、道傳播,儒學出現(xiàn)危機(魏晉南北朝),2.“三教合一”,彌漫社會各個領域(唐宋),在“三教合一”的氛圍下,一場以容納儒、道、佛三教合一為特征的新儒學——理學在宋代興起。同時佛教本土化,道教儒學化,二、宋明理學:,1、“理學”的概念:,理學是一種既貫通宇宙自
6、然和人生命運,又繼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國家的新儒學。,實質是以儒家綱常倫理維護專制統(tǒng)治的新儒學,2、主要流派,程朱理學,陸王心學,,陸九淵,王守仁,程頤,朱熹,程顥,程門立雪,說明儒家學者吸收了佛道的研習方式,世界本原——理,請概括: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它反映于哪些領域?有何特點?,社會——儒家倫理道德 人——人性,世界本原是理,是萬物遵循的普遍原則。,天理即“三綱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倫理和
7、等級秩序,朱熹,特點:從哲學高度論證專制統(tǒng)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級秩序的合理性。理論具有思辨性,哲學化,思考: “格物致知”與今天的“實踐出真知”有何不同?,格物致知:格物,接觸事物;致知,獲得知識簡單理解就是通過實踐、學習以明“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格物:窮究,研究,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涂。,---“格物致知”,(1)相同點:兩者都強調通過外物的思考與實踐研究來求取真理。(2)不同點:理學家的
8、“理”是作為萬物的根源而存在于萬事萬物之中的,“格物致知”要獲得的正是這種先天存在的,亙古不變的“理”;,唯心主義先驗論,“實踐出真知”所要獲取的是一種與實踐并行的真理性知識,而且是不固定的,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材料五:人或有居孀貧窮無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餓死,故有此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抖踢z書》材料六:朱熹說:“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學習和修養(yǎng)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
9、天理”。思考:在個人修養(yǎng)(“人性”)上如何實踐“理”?(3)修養(yǎng)觀——“存天理,滅人欲”什么是天理?其實質是什么?天理:封建道德規(guī)范和等級秩序;實質:不在于求科學之真,而在于明德至善。根本目的: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人性論,本善習遠,元朝將朱熹編著《四書章句集注》 作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明朝確立在思想界的統(tǒng)治地位,地位實質: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3、程朱理學,代表人物:“二程”、
10、朱熹,主要思想,,,南宋后發(fā)展為官方哲學,閱讀與思考 人之異于禽獸,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朱熹你認為朱熹這句話有道理嗎?為什么?,答案提示:答案一:有道理。動物只有生存的本能,而人是有思維能力的高級動物,能夠通過一定的倫理道德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建立合理的社會規(guī)范與和諧的人際關系,以保證人類社會能夠穩(wěn)定地、有秩
11、序地向前發(fā)展。答案二:沒道理。朱熹提出的“五倫”觀念是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它是舊有的封建的倫理道德,是適應舊有的傳統(tǒng)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是束縛勞動人民的精神枷鎖。,以此證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條都是人心所固有的,是永恒不變的。為維護封建倫理道德②獲取“理”的方法:“六經(jīng)皆我注腳”,“發(fā)明本心”進行內心反省,①心是天地萬物的淵源,心即理,“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①“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②獲取“理”的方法
12、: 克服私欲,回復良知,請思考:王守仁認為怎樣可以成為圣人?,(2)王守仁心學的主要內容:,觀察視角一:誰可成圣人“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圣人同?!薄叭诵刂懈饔袀€圣人?!薄皾M街人都是圣人?!?4、陸王心學,宇宙觀:認識論:,商場著火了--,程朱理學代表,陸王心學代表,反復觀察火情,尋找逃生方法,閉目靜坐,想象著火會自生自滅,千萬不能亂了方寸。,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有什么異同?,共同點:,,1、內容相同:,2、影響相同:,A、都有
13、助于統(tǒng)治者維護專制統(tǒng)治,都壓制、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都是儒學的表現(xiàn)形式,都繼承了孔孟“仁”“禮”的思想,都認為世界本原是“理”,兩者的思想實質都是以儒家的綱常倫紀來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tǒng)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B、理學重視主觀意志力量,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積極影響,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有什么異同?,不同點:,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陸王心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本心是“理”。,程朱理
14、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1、對世界本原的具體認識不同:,2、把握“理”的途徑不同:(兩者的最大區(qū)別),白鹿洞書院,應天書院,岳麓書院,三從四德 “三從”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 婦德、婦言、婦容、婦功,貞節(jié)牌坊群,繡花鞋,三、宋明理學的影響,宋明理學,儒學的困境與儒學復興運動,理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立:北宋二程等
15、人成熟:南宋朱熹發(fā)展:陸王心學,,,,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背景:,,,知識·梳理,唐代禪宗五祖弘忍在挑選接班人時,要求弟子作佛偈(佛教唱詞)以展示其學佛的心得。材料一 弘忍弟子、北派首領神秀所作佛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材料二 神秀的同門、南派首領慧能所作佛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頓悟成佛-----格物致知
16、-----支離漸悟成佛-----發(fā)明本心------太簡,分析宋明理學家程、朱、陸、王分別與以上兩則材料所反映思想之間的同異與淵源關系。,1、魏晉南北朝時,儒學的發(fā)展出現(xiàn)危機的原因是A 統(tǒng)治者反對儒學 B 佛教、道教迅速傳播C 佛教占統(tǒng)治地位 D 儒學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2、宋明時期的儒學主流是 A、禪宗 B、理學 C、心學 D、道學3、“存天理,滅人欲”,這里的“天理”主要指
17、 A、儒家道德倫理 B、自然規(guī)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B,B,A,練習,4、下列宋明理學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 觀念的是 A、朱熹 B、程顥 C、周敦頤 D、王守仁5、如果有人向陸九淵請教為學的方法和態(tài)度, 他應該會回答下列那一敘述: A、學問要求是尚實,方有助于國計民生 B、學習先圣先賢的
18、經(jīng)驗和心得 C、要注重人內心的涵養(yǎng)工夫 D、要勤于讀書研究,努力用功,A,C,6、程朱理學在思想界確立統(tǒng)治地位是在 A.北宋時期 B.南宋時期 C.唐朝中期 D.明朝初期,D,7、王陽明主張“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說明他 A.否定封建倫理綱常是天理的體現(xiàn) B.繼承了陸九淵的“心即理也”的思想并進行了發(fā)揮 C.徹底否定了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合理性 D.形成了客觀唯心主義體系,B,5.顧炎
19、武在《日知錄》中說“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而曰一貫,曰無言,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丘墟。”他所抨擊的是 A.先秦儒學 B.漢代經(jīng)學 C.隋唐佛學 D.宋明理學6、清人戴震說過:“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A.批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