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6—2017年部編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合集1鄧稼先集體教案教學目標:知識和能力目標:1積累并理解“宰割、籌劃、彷徨、馬革裹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等詞語,并學會運用。2高快速閱讀的能力,抓住重點句段,理解文章豐富的內涵,體會作者情感。過程和方法目標:1掌握本文以小標題連綴、自成一體、相對獨立而又彼此關聯的行文特征。2會語言及句式特點,理清各部分的關系。3探究作者寫人物傳記的獨特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學習鄧稼先高尚

2、的品格、堅強的意志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無私奉獻精神,爭做一個大寫的人。教學重點: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2、了解本文將鄧稼先與美國科學家奧本海默對比著寫的作用。教學難點:1.本文通過對比表現人物的方法。2.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特點。教法學法:合作交流,難點探究法揣摩法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1課時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觀看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視頻。中國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進行了氫彈原理試驗

3、。1967年6月17日由飛機空投的300萬噸級氫彈試驗獲得圓滿成功。從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到爆炸第一顆氫彈,中國只用了2年零2個月的時間,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鄧稼先(1924.6.251986.7.9)中國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生于安徽省懷寧,1945年畢業(yè)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50年獲美國普渡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化學部副學術秘書,核工業(yè)部第九研究設計院研究員、副院長、

4、院長,核工業(yè)部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學第三部分,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凸現鄧稼先的人品,揭示出他能領導大家做出歷史性貢獻的原因。第四部分,作者為鄧稼先成功地領導原子彈工程,自力更生,獲得巨大成就感到驕傲。第五部分,高度贊揚了鄧稼先在極端困難條件下,對所從事工作的堅定、執(zhí)著與勇敢。第六部分,對鄧稼先的總評價──贊歌、挽歌。3、課文寫了哪些事例,表現了人物怎樣的思想感情?①在美國獲博士學位后立即回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報效祖國②1958年受命研

5、究原子彈制造的理論,并成功設計了兩彈“兩彈元勛”功勛卓著③1985年重病期間寫了一份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發(fā)展的建議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④文革初期,說服兩派繼續(xù)工作沒有私心⑤1971年被“四人幫”批判圍攻,竟能說服工宣隊軍宣隊的隊員真誠坦白從不驕人最高奉獻⑥一封短短的信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樸實⑦1982年,“我不能走”。執(zhí)著追求無私奉獻責任心強五、合作交流,探究文章寫法1、以小見大鄧稼先在我國現代國防和科學發(fā)展史上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

6、在贊頌他的偉大精神時,卻側重選擇了一些平常小事,于細微處見深情,于平凡中見高尚。2、課文是從哪些角度來刻畫人物形象的?一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二是鮮為人知三是以小見大第2課時六、仔細研讀,深入探究1、默讀第一部分。寫鄧稼先,為什么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幾幅照片,那是任人宰割的時代,是有亡國滅種的危險的時代。1964年10月16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67年6月17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氫彈。先概述我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