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構建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急性期并發(fā)冠狀動脈損傷(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預測模型和認知圖(Cognitive Map,CM),對臨床上該領域研究方法進行探討。
方法:
通過查閱PubMed、Web of Science、EBSCCO、中國知網(wǎng)、萬方、維普等數(shù)據(jù)庫,提取既往研究中KD并發(fā)CAL危險因素的生物學指標,同時在數(shù)據(jù)庫中提取KD患兒入
2、院后第一次生化檢查指標,刪除缺失率超過5%的指標后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采用B-P神經(jīng)網(wǎng)絡(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K)建立的預測模型來確定各指標廣義權重(Generalize Weight,GW),利用貝葉斯網(wǎng)絡(Bayesian Network,BN)挖掘各生物學指標與CAL的關系,結合GW確定在BPANN預測模型中與KD并發(fā)CAL有關的主要危險因素和各個因素間的關聯(lián)強
3、度,最后構建KD并發(fā)CAL的CM。
結果:
BPANN預測模型結果顯示訓練集的分類一致率為94.64%,靈敏度為63.76%,特異度為99.85%;測試集分類一致率為94.63%,靈敏度為53.45%,特異度為99.59%。GW散點圖中紅細胞、白細胞在整個模型中的權重接近于0;BN模型結果顯示紅細胞、白細胞計數(shù)與CAL獨立,其余各個節(jié)點間存在7條關系,分別為年齡與紅細胞壓積,年齡與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血紅蛋白與CAL,
4、紅細胞壓積與血紅蛋白,CAL與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血小板計數(shù)與中性粒細胞百分比,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與C-反應蛋白。
結論:
根據(jù)患兒入院后第一次生化檢查數(shù)據(jù),采用BPANN方法建立KD患兒并發(fā)CAL的預測模型,提高了預測精度,對臨床早期識別并發(fā)CAL的高危患兒具有參考意義。結合BN結果,構建年齡、血小板計數(shù)、紅細胞壓積、血紅蛋白、C-反應蛋白、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與CAL之間的CM,直觀的顯示了各指標間的關聯(lián)關系及關聯(lián)強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川崎病冠狀動脈損傷與心肌損傷的相關性研究.pdf
- MMP-9與川崎病冠狀動脈損傷的相關研究.pdf
- 血漿內皮微粒水平變化與川崎病冠狀動脈損傷關系的研究.pdf
- 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與川崎病冠狀動脈損傷的關系研究.pdf
- 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臨床分級的危險因素分析.pdf
- 川崎病并發(fā)急性冠狀動脈病變的危險因素分析.pdf
- 川崎病并發(fā)冠狀動脈瘤的回顧與隨訪研究.pdf
- 川崎病冠狀動脈損害及其轉歸的回顧性研究.pdf
- 川崎病患兒并發(fā)冠狀動脈損傷的危險因素探討及分析.pdf
- 36例川崎病合并巨大冠狀動脈瘤高危因素分析.pdf
- 凝血酶敏感蛋白-1對川崎病冠狀動脈評價的意義.pdf
- ITPKC基因位點與川崎病并冠狀動脈損害的實驗研究.pdf
- 川崎病并發(fā)冠狀動脈瘤高危因素及超聲隨訪研究.pdf
- 紅細胞分布寬度對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預測價值的研究.pdf
- 抵抗素與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內皮細胞損傷關系.pdf
- TGFBR2基因多態(tài)性與川崎病并冠狀動脈損傷相關性的研究.pdf
-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早期癥狀
- 50例川崎病冠狀動脈血栓形成臨床分析與隨訪研究.pdf
- 川崎病并發(fā)巨大冠狀動脈瘤的臨床特征分析及預后研究.pdf
- NF-κB信號通路介導抵抗素在川崎病冠狀動脈損傷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