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影像學與臨床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耳影像學與臨床,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咽喉醫(yī)院遲放魯,耳部疾病的診斷除了臨床體格檢查、聽力檢查、前庭功能檢查外,影像學檢查越來越成為診斷治療中必不可少的手段。隨著CT、MRI的普及,耳和顳骨影像學檢查已成為耳和側顱底臨床常規(guī)的輔助診斷項目。從本期起,繼續(xù)教育欄目對耳和顳骨影像學的結構、解剖名詞及診斷作系統(tǒng)介紹。首先介紹耳部正常CT 解剖結構,然后介紹耳部、內聽道MRI解剖結構。在了解正常結構的基礎上,將介紹和分析耳和側顱底疾病的影像學特點

2、。,CT對骨和鈣化組織顯影清晰,可兼顧骨與軟組織的顯示,在一般耳部疾病的應用中價值較高。MRI可多軸向成像以提供全面觀察;可避免骨質干擾骨管腔內細小軟組織結構的顯示,而且對軟組織特性反映較好,故常用于耳、內聽道、側顱底腫瘤的軟組織病變檢查。CT觀察骨結構以骨算法掃描最為清晰,如用普通掃描則應加骨窗(擴大窗寬,提高窗平)顯示,以利觀察細小骨質改變。耳部CT常用軸位和冠位,本期重點介紹耳部軸位CT檢查。本欄目得到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

3、CT室羅道天教授和宋濟昌副教授的支持,特此感謝。,耳部軸位又稱水平位,病人仰臥,取聽-毗線,于外耳孔上方10mm處,可用130KV、100MA、3-6S、1-3MM層厚和間距用骨質窗位條件,往下連續(xù)掃描,要求掃完整個巖錐。橫斷面CT對于外耳道前后壁、中耳前后內外壁、聽小骨、內耳道前后壁、內耳迷路、面神經(jīng)膝部和垂直段、乙狀竇、靜脈孔及頸動脈管等結構顯示較清楚。由于頭位的關系,顯示的結構有時二側不對稱,需要以同一平面進行對比。這里僅就典型的

4、層面進行討論。,圖1.-圖4.顯示巖尖部和上半規(guī)管。,圖5.起出現(xiàn)內聽道。,圖6.出現(xiàn)耳蝸頂旋,同時在內聽道外側有一通向上鼓室的通道,是面神經(jīng)迷路段。內聽道的聽神經(jīng)到達耳蝸為止,前庭神經(jīng)止于前庭和半規(guī)管,唯有面神經(jīng)向鼓室方向延伸,形成面神經(jīng)迷路段。,圖7.的重要結構為面神經(jīng)出迷路段后有一膨大區(qū),為膝狀神經(jīng)節(jié),由此向前有一分支為巖大淺神經(jīng),向后為面神經(jīng)鼓室段,此結構呈“T”型,垂直于巖大淺神經(jīng)和面神經(jīng)鼓室段的是面神經(jīng)迷路段。前庭和后半規(guī)管

5、在此層面出現(xiàn),同時出現(xiàn)頸內動脈的升段。,圖8.為典型的前庭層面。在上鼓室出現(xiàn)錘砧關節(jié),呈冰淇淋(Ice-cream)樣結構,前端似冰淇淋的是錘骨頭,后方似蛋桶狀的為砧骨體。耳蝸內側可見面神經(jīng)鼓室段。在后半規(guī)管的內側有一與之平行的裂隙,為前庭導水管,一般不超過1.5mm寬。在較大的前庭腔后外側,有與之相通的半弧形的水平半規(guī)管腔。,圖9.耳蝸中旋出現(xiàn)。頸內動脈管水平部初現(xiàn),面神經(jīng)鼓室段向后延伸至水平半規(guī)管。,,圖10.在面神經(jīng)鼓室段的外側可

6、見有小的隆起為匙突。同一平面出現(xiàn)開放的面神經(jīng)外膝部,又稱錐曲部,由于骨壁薄,呈向鼓室的開放狀,文獻報道此處面神經(jīng)的自然裸露率達17~37%。后鼓室顯示內側的鼓室竇(sinus tympani)和外側的面隱窩(facial recess)。鼓室內錘骨柄和砧骨長突可見。,圖11.平面為典型的耳蝸層面,耳蝸的上中下旋在一個平面共現(xiàn),耳蝸底旋初現(xiàn),圓窗龕和其內側的圓窗間隙清晰。砧鐙關節(jié)在此層面出現(xiàn),可見鐙骨板上結構和部分底板。面神經(jīng)錐曲段呈橢圓

7、形,是面神經(jīng)由鼓室段向乳突段上升時被斷層斜切所致。鼓膜張肌管出現(xiàn)。,圖12.此層面出現(xiàn)外耳道,錐隆起顯示明顯。耳蝸導水管為一細縫隙與外耳道方向平行,由外向內(前庭導水管由內上向后外方向).耳蝸僅見寬大的底旋。從圖6到圖12,顯示耳蝸管腔的情況,對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有重要的意義。,圖13.-圖14.頸動脈管水平段全程出現(xiàn),耳蝸中旋和底旋明顯,在耳蝸后方有一個膨大的圓形前庭腔,在前庭腔內側可見后半規(guī)管的膨大壺腹。耳蝸外上方有一細長的鼓膜張肌

8、管腔,其后方的小突起是匙突。外膝部的面神經(jīng)由于骨壁薄呈開放狀。有報道此處面神經(jīng)有17~47%的自然裸露率,手術時應當注意。上鼓室外上有一小的骨嵴稱齒突(cog),其前方是前上鼓室,后方容納錘骨頭和砧骨長突,前上鼓室是膽脂瘤經(jīng)常侵及的部位。圖14外耳道出現(xiàn)。,圖15.鼓膜張肌管明顯。耳蝸僅見底旋,在耳蝸底旋后方可見圓窗和圓窗龕。面神經(jīng)漸漸向乳突內移,其面向中耳腔的開放處是鐙骨肌處。鐙骨肌的內外分別是鼓室竇和面隱窩。耳蝸內側水平向內的一個細

9、狹管腔是耳蝸導水管。,圖16.耳蝸底旋內側水平走向的耳蝸導水管清晰,面神經(jīng)管在乳突內呈密閉的圓形管腔,與鼓室不通,面神經(jīng)全部到達乳突段。該層面頸動脈管外前方的細長管腔是咽鼓管,其形態(tài)與上一層面的鼓膜張肌管相似。鼓室竇和面隱窩分別在錐隆起的內外二側。此層面外耳道開始寬大。,圖17.面神經(jīng)乳突段呈圓形管腔,耳蝸僅底部無管腔,耳蝸導水管開口寬大,臨近耳蝸導水管內側是頸靜脈孔。頸動脈水平段結束,該層面頸動脈進入升段,呈大的圓形管腔,位于咽鼓管內

10、側。,圖18.頸靜脈孔明顯,在其外后方出現(xiàn)球形的頸靜脈球。耳蝸消失。咽鼓管和頸動脈升段的前內方含氣房處是巖尖部。,圖19.咽鼓管消失,頸動脈升段的周圍氣房是巖尖部。頸靜脈孔區(qū)分為二個部分,前內是神經(jīng)部,后外是血管部,血管部是上一層面的頸靜脈球的連續(xù)。顱底腫瘤時頸靜脈孔區(qū)常常被侵及,根據(jù)破壞部位可以提示腫瘤來源于血管還時神經(jīng)。,圖20.-圖21中耳僅有下鼓室,內耳已不再出現(xiàn)。頸靜脈孔仍分為二部分,并逐漸與頸動脈管升段接近。面神經(jīng)乳突段呈小

11、圓形管腔。逐漸向頸靜脈孔靠近。,,圖22.頸靜脈孔區(qū)融合成一個開放狀腔,其前方頸動脈管也呈一個開放狀的管腔。中耳已不再出現(xiàn),外耳道接近底部。面神經(jīng)乳突段接近莖乳孔開始向內側有開放傾向。,圖23.外耳道到達骨性底壁,頸靜脈孔區(qū)前方頸動脈管附著開放的管腔變淺,舌下神經(jīng)孔呈半開放管腔。面神經(jīng)乳突段接近頸靜脈管附著管壁。,圖24.由于面神經(jīng)乳突段在下端向前下莖乳孔方向移行。舌下神經(jīng)管呈前后開放狀。骨性外耳道消失,軟骨段外耳道仍可見。頸靜脈孔與頸

12、動脈管附著處仍接近。,圖25軟骨段外耳道仍寬闊,低于骨性耳道平面。頸靜脈球外緣呈半弧形,其前內相連的淺半弧形切跡為頸動脈附著處。在頸靜脈球內側可見舌下神經(jīng)管呈管狀裂隙,由前外向后內方向。舌下神經(jīng)管內側骨為斜坡。乙狀竇切跡漸變大,沿顳骨巖部內緣由外到內行走。面神經(jīng)乳突段逐漸向頸靜脈球方向移行。,圖26耳道軟骨部變窄接近耳道底部。此平面已離開頸靜脈球,更開放的半弧形為頸內靜脈,在其前內的頸動脈切跡變小,頸動脈漸離開顱底骨。斜坡外側的舌下神經(jīng)

13、管由于從后內上向前外下行走,在該平面呈向后內開放的喇叭狀裂隙。乙狀竇沿顳骨巖部呈開放的管狀結構。面神經(jīng)乳突段與圖25相似。,圖27外耳道軟骨部僅有部分顯示,向耳道口呈喇叭狀開放。頸動脈已離開顳骨,在顳骨前內側僅可見到頸內靜脈的半弧形切跡。斜坡與枕骨髁融合,舌下神經(jīng)管呈淺喇叭狀開口,朝向后內方。二腹肌溝為淺切跡,其內側為二腹肌嵴。乙狀竇為長橢圓形管狀結構,后外方為開放狀。,圖28低于外耳道軟骨部,僅見耳道口二腹肌溝出現(xiàn),二腹肌嵴明顯。舌下

14、神經(jīng)管消失,枕骨髁與斜坡骨連成一片。乙狀竇橢圓形管狀結構的后內開放口變小,有閉合的趨勢。面神經(jīng)已接近頸內靜脈處。,圖29耳道口消失可見耳甲腔切跡。頸內靜脈離開顱底,面神經(jīng)達向前內開放的莖乳孔。乙狀竇變小,為完全閉合的長橢圓形。二腹肌口加深,二腹肌嵴仍清晰。,圖30莖乳孔開放狀開口變大。乙狀竇僅見很淺的切跡。二腹肌溝同圖29,但二腹肌嵴變小。,圖31面神經(jīng)離開莖乳孔,在原莖乳孔的位置有一擴大的半弧形切跡,為面神經(jīng)處莖乳孔后的顳外段在顱底的

15、行走區(qū)。莖突根部出現(xiàn)。二腹肌溝加深,二腹肌嵴變寬。,圖32莖突離開顱底骨,呈一獨立的結構,面神經(jīng)在莖突后外的半開放區(qū)內仍可以定位。二腹肌溝和二腹肌嵴的結構同圖31。,圖33已達乳突尖部,乳突明顯變小,氣房減少。莖突離開乳突較遠,原面神經(jīng)在莖突后外的半開放區(qū)成為完全開放區(qū),面神經(jīng)離開顱底,不再有定位標志。二腹肌溝更開放,二腹肌嵴基本消失。,圖34乳突進一步變小,氣房少。二腹肌溝由后外向前內呈貫穿趨勢。莖突變細,遠離乳突。顳骨結構到此平面基

16、本結束。,圖35,圖36對圖11和圖12進一步補充齒突及其周圍結構示意。在上鼓室前方有一突出的骨嵴,稱齒突(cog),在齒突的前方有一氣房樣空間,稱前上鼓室,又稱前上隱窩,前上鼓室常常是殘留膽脂瘤的隱匿部位。手術時在去除錘骨頭后,磨除齒突,才能清除前上鼓室的病變。面神經(jīng)的膝狀神經(jīng)節(jié)位于前上隱窩的前內方。,總結:顳骨軸位(水平位)CT對于理解乳突氣房結構,面神經(jīng)在顳骨內的行走,咽鼓管結構、中耳聽骨結構、和有良好的顯示,尤其在內耳結構的發(fā)育

17、、后鼓室的精細結構如鼓室竇、面隱窩的辨認方面優(yōu)于冠狀位CT掃描。對于耳部結構異常如先天性中內耳畸形Mondini syndrome,大前庭導水管綜合癥以及內耳的破壞性結構改變如水平半規(guī)管瘺均需在顳骨軸位CT的層面上進行觀察。對于外傷性或中耳炎引起的面神經(jīng)損傷,軸位CT能夠提供顳骨內的全程面神經(jīng)管結構變化。在人工耳蝸植入前對耳蝸前庭結構的估價,軸位CT必不可少。下期提示:到本期為止,顳骨軸位CT結構的討論已結束。由于顳骨冠狀位CT在常見

18、的中耳炎的診斷和術前估價方面有更大的優(yōu)勢,因此從下期起,將分期刊登顳骨冠狀位CT,討論冠狀位CT中顳骨的解剖結構。,從本期起,將討論冠狀位顳骨CT的解剖標志,結合解剖標志提示其臨床應用價值。由于氣化程度不一,顳骨的的氣房除了在乳突外,常常分布在顳骨巖部,顳鱗部或延伸至顴部。因此顳骨或乳突的病變也會向這些部位遷延。觀察冠位顳骨CT,應該包括顳骨巖部及顴部的結構,這樣既可以發(fā)現(xiàn)中耳、內耳,內聽道病變,也可以觀察到顳骨相關的側顱底病變。,上期

19、介紹顳骨軸位(水平位)CT對于理解乳突氣房結構,面神經(jīng)在顳骨內的行走,咽鼓管結構、中耳聽骨結構、和有良好的顯示,尤其在內耳結構的發(fā)育、后鼓室的精細結構如鼓室竇、面隱窩的辨認方面優(yōu)于冠狀位CT掃描。而冠位顳骨CT在觀察中耳乳突炎性病變,中耳乳突積液,中耳乳突軟組織腫塊方面,由于水平位CT。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冠位CT對估計中耳炎病變程度方面有較大優(yōu)勢,是耳顯微外科手術前常用的影像學方法。結合水平位CT和冠位可以對顳骨及其周圍病變形成立體印象,

20、有助于臨床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圖37從顳頜關節(jié)前緣開始,顴骨(zygomatic)近顳頜關節(jié)處出現(xiàn)氣房,在顳頜關節(jié)內側出現(xiàn)少量巖尖部氣房,在巖尖(petrous apex)氣房內上,有一橢圓形略呈內下外上開放的骨管,為頸內動脈(carotid artery)管水平段,冠位CT呈二端開放狀。在圖的最內側為斜坡(clivus)的前部。該層面所顯示的均為顱中窩(middle fossa)。,圖38在圖37的基礎上,主要變化為頸動脈管,由于頸

21、動脈從前向后行走時逐漸進入斜形段,其冠位CT內下方由開放的開口成為封閉狀,使頸動脈管成為向外上方開口的盲管狀腔。,圖39~40下頜骨升支開始出現(xiàn),巖尖部和顴骨的氣房比較明顯。,圖41頸動脈管的前上方原開口處開始呈封閉狀。,圖42下頜骨升支明顯,但尚未達到骨髓腔,頸動脈管進入斜形段,為一封閉的橢圓形呈外上內下的管腔,周圍被巖尖部的氣房包繞。在頸動脈管的后下方,顳頜關節(jié)的內側,咽鼓管(eustachian tube)由外上向內下開放的的腔隙

22、。,圖43由于頸動脈與冠位不在一個平面,其下降過程中管腔逐漸變小更扁。在含氣的咽鼓管的內側,可見與咽鼓管平行的條索狀軟組織影,是鼓膜張肌管的張?。╰ensor tynpani)。此平面在巖尖與斜坡之間的間隙為后顱窩(posterior fossa)。在巖尖以上平面仍為中顱窩。,圖44在咽鼓管和鼓膜張肌管的外上方、顴骨氣房的內側由一圓形的氣房,是前上鼓室(anterior epitympanum。前上鼓室位于上鼓室的前方,由Cog(齒突)

23、分隔。中耳炎癥或膽脂瘤常常隱匿在前上鼓室。在前上鼓室的前方有一較深的弧形切跡。,圖45前上鼓室變大,其前方弧形切跡的底部向下凹入,是巖大淺神經(jīng)區(qū)(region of greater superficial petrosal nerve GSPN)。咽鼓管及鼓膜張肌與前上鼓室相鄰。,圖46在前上鼓室的前方,原巖大淺神經(jīng)區(qū)的部位下方出現(xiàn)一小的圓形腔,為膝狀神經(jīng)節(jié)(geniculate ganglion。在膝狀神經(jīng)節(jié)前方有一骨質致密區(qū)為耳蝸的

24、前緣,頸動脈的斜形段行走在耳蝸骨的下方。咽鼓管的上端與前上鼓室接近,咽鼓管與前上鼓室交界處略寬大的氣房是管上隱窩(supratube recess)。鼓膜張肌為一軟組織突起,位于耳蝸骨的外側。,圖47乳突氣房出現(xiàn)。耳蝸可見骨迷路,在骨迷路外側前上鼓室與中鼓室的前部僅有一小的骨性分隔(齒突Cog)。在前上鼓室與前中鼓室分隔的內側緊貼耳蝸鼓岬處的軟組織為鼓膜張肌。鼓岬上方的向外開放的小孔為膝狀神經(jīng)節(jié)。頸動脈緊貼在耳蝸鼓岬下方,鄰近前中鼓室。

25、,圖48耳蝸螺旋結構清晰。在耳蝸外上開放膝狀神經(jīng)節(jié)小孔與齒突連線平面以上為前上鼓室,可見部分錘骨頭。在此平面以下到耳蝸鼓岬下緣平面為前中鼓室(anterior meosotympanum)。鼓岬下緣與頸動脈同一高度的是下鼓室(hypotympanum).鼓岬內側仍可見鼓膜張肌。,圖49 耳蝸的前部結構顯示清晰,可見底旋和中旋。在耳蝸的正下方為頸動脈,頸動脈外側的間隙為下鼓室。耳蝸的外側緣是鼓岬,緊貼鼓岬伸向中耳腔的軟組織陰影是鼓膜張?。?/p>

26、tensor tympani)。在鼓膜張肌上方耳蝸的外側有一缺口,其中軟組織為面神經(jīng)水平段(鼓室段),在面神經(jīng)鼓室段內側耳蝸上方有一圓孔結構內含面神經(jīng)迷路段。在上鼓室內可見錘骨頭(head of malleus)、錘骨頸(neck of malleus) 。在錘骨頸下方鼓膜將外耳道和中耳腔分隔。在耳蝸內側內聽道出現(xiàn),在顳骨內側出現(xiàn)一骨性缺口。,圖50耳蝸底旋變小,中旋依然清晰。耳蝸外上方面神經(jīng)水平段呈圓形管腔,由于外側骨壁薄,似呈開放狀

27、。原圓形面神經(jīng)迷路段向內延伸為一細縫隙,上界為內聽道頂部,下界為內聽道橫膈。內聽道形態(tài)出現(xiàn),由于部分前壁的因素,內聽道有模糊的骨質影。錘骨頭和錘骨頸的外側為上鼓室外側壁呈盾板(scutum),影像學又稱鼓膜嵴。在盾板與錘骨頸之間的間隙(prussak space)是后天原發(fā)性膽脂瘤的好發(fā)部位。外耳道由于彎曲的緣故,耳道口尚未出現(xiàn)。鼓岬外側仍可見鼓膜張肌。乳突氣房逐漸增多。,圖51內聽道輪廓基本形成,在內聽道的中央橫膈將其分為上下二部分。

28、上端為面神經(jīng)下端是耳蝸神經(jīng)。在面神經(jīng)水平段缺口的內上方有向上的弧形裂隙,是上半規(guī)管腔。在上半規(guī)管頂端顳骨緣隆出,是弓狀隆起。此層面盾板清晰呈尖骨嵴,盾板變鈍或消失提示膽脂瘤中耳炎的可能性。耳蝸結構為內側的頂旋風外側的中旋。鼓膜張肌向上行走接近面神經(jīng)水平段。,圖52耳蝸后部的底旋呈半弧狀,在其上方上半規(guī)管管腔變大。在耳蝸和上半規(guī)管交界處有鐙骨板上結構(前弓)的陰影。面神經(jīng)水平段在上半規(guī)管外側壁下方有一圓形管腔影。在面神經(jīng)水平段外側的聽骨是

29、砧骨體、外耳道口出現(xiàn)。盾板仍為一向內下的尖骨嵴,內下連接鼓膜。頸動脈顯示的是向上的垂直部。,圖53上半規(guī)管管腔變細,下方式水平半規(guī)管,水平半規(guī)管發(fā)放的膨大腔隙是前庭腔,前庭腔的下方仍為耳蝸底旋。上半規(guī)管、水平半規(guī)管、前庭、耳蝸底旋腔隙相互連通。鼓竇出現(xiàn),此層面為鼓竇入口,在鼓竇入口后緣有一鈍性骨嵴呈corner隔,corner隔是鼓竇和鼓竇入口的一個由天蓋向下伸出的鼓嵴,手術時開放鼓竇入口常常先暴露corner隔。在水平半規(guī)管外側的聽骨

30、為砧骨短突、砧骨長突和砧骨豆狀突。砧骨豆狀突指向內側,所指方向水平半規(guī)管好耳蝸底旋之間交界處骨質變薄是卵圓窗的部位。在伸向中耳腔的水平半規(guī)管底壁有一小骨槽,軟組織成管腔狀為面神經(jīng)水平段向垂直段過渡的錐曲端活外膝部。,圖54上半規(guī)管消失,水平半規(guī)管、前庭、耳蝸底旋連成一個“Z”型管腔。內聽道橫嵴消失,內聽道顯示的是上前庭神經(jīng)合下前庭神經(jīng)的部位。鼓竇入口可見砧骨短突的尖部,卵圓窗外側有鐙骨的板上結構(后弓)頸動脈接近垂直部隊后緣,半管腔變淺

31、。莖突出現(xiàn)。,圖55上半規(guī)管后部隱約可見,水平半規(guī)管后半部顯示部分管腔,向后膨大的腔隙為前庭腔。連接前庭腔的下方為耳蝸底旋,耳蝸底旋的外側壁是鼓岬。該平面仍可見corner’s隔,顯示的鼓竇空間實際上是鼓竇入口。外耳道上壁的內側骨唇為鼓膜嵴,又稱鼓膜盾板,是鼓膜的附著處,在鼓膜嵴下方可見斜形的鼓膜。水平半規(guī)管的下緣中部有一半圓形的骨管,是面神經(jīng)水平段向外膝部移行的骨管。內聽道接近后壁,因此,只有部分顯示。中耳腔比較寬大,該平面見不到聽骨

32、。在下鼓室的下方,半弧形骨壁下為頸動脈管升段的后緣。莖突(styloid process)顯示比較明顯。外耳道全程可見。,圖56上半規(guī)管的后半段仍有管腔切跡,水平半規(guī)管已達到后半段,僅有部分管腔出現(xiàn)。上半規(guī)管和水平半規(guī)管的交界處前庭腔明顯膨大。水平半規(guī)管下緣中段,面神經(jīng)骨管向外側移位,面神經(jīng)管的內側緣骨壁較厚,前和下骨壁較薄因而顯示不清,面神經(jīng)逐漸于乳突腔氣房相連。在前庭的下方有一向外下的鼓室開放的龕狀腔隙是圓窗,其外上方的骨嵴為圓窗龕

33、。頸動脈管不再出現(xiàn),頸靜脈球尚未顯示。鼓室腔的下緣為鼓骨。鼓膜嵴消失、莖突清晰、外耳道腔寬大。內聽道大部分消失,在內聽道內側僅有較淺的切跡。Corner’s隔消失,次層面乳突氣房圍繞的空腔為鼓竇。,圖57內聽道消失,前庭腔的上端垂直的管腔為上半規(guī)管和后半規(guī)管形成的總腳(crus communis),其下方相連的圓形管腔為后半規(guī)管壺腹終端(ampullated end)。圓窗(round window)龕僅有很小的切跡。前庭的前方水平半規(guī)

34、管部分顯示管腔,水平半規(guī)管下緣面神經(jīng)外膝部向乳突段移行,周圍有乳突氣房,外耳道深部骨壁出現(xiàn),此處的中耳腔為后鼓室。在鼓室下方的骨壁后下出現(xiàn)淺弧形切跡,為頸靜脈球的起始部。巖尖部與斜坡之間的腔隙為破裂孔的神經(jīng)部(pars nervosa),面對對神經(jīng)部的巖尖處有一三角形的裂隙為耳蝸導水管(cochlear aqueduct)。莖突達到最粗的截面。,圖58鼓竇(antrum)變大,前庭消失,水平半規(guī)管后半部全程顯示,水平半規(guī)管的后上方圓形管

35、腔為總腳,后下方圓形管腔為后半規(guī)管壺腹終端。水平半規(guī)管下緣的面神經(jīng)管到達水平半規(guī)管的外膜端與乳突相連,此處已到達垂直段面神經(jīng)的起始處。骨性外耳道消失,外耳道顯示的是軟骨部,中耳腔顯示的仍為后鼓室。后鼓室的內下方頸靜脈球(jugular bulb)呈弧形切跡。巖部耳蝸導水管顯示清晰,為三角形向內下開放的裂隙,在斜坡的外下方有一三角形的裂隙出現(xiàn),為舌下神經(jīng)管(hypoglossal canal)。莖突后緣模糊顯示。從圖54~圖58任何一個層

36、面水平半規(guī)管外側末端的骨壁如呈開放狀,提示水平半規(guī)管瘺。,圖59水平半規(guī)管管腔變小,其后上方為后半規(guī)管上端,后下方為后半規(guī)管壺腹終端。面神經(jīng)仍呈圓形管腔提示尚未完全進入垂直段。其前后下均為氣房包裹。耳蝸導水管變淺,頸靜脈球窩寬大,莖突消失。鼓室腔消失,舌下神經(jīng)管管徑變大。外耳道軟骨部逐漸變窄提示外耳道主軸是由前內向后外。,圖60水平半規(guī)管管腔消失,后半規(guī)管呈上下兩個類圓形管腔,在后半規(guī)管上管腔的內下方有一很小的類圓形管腔為前庭導水管(v

37、estibular aqueduct),內含內淋巴管(endolymphatic duct)。面神經(jīng)已進入到垂直段,位于內耳外側緣的下方,呈外上內下方向的長圓形管腔。在大部分情況下只有在水平半規(guī)管消失僅存后半規(guī)管的層面上能夠找到面神經(jīng)垂直段管腔。耳蝸導水管仍有很小的切跡。破裂孔的頸靜脈球和神經(jīng)部都較前寬大。外耳道消失,顯示耳甲腔。,圖61耳蝸導水管切跡消失,前庭導水管逐漸出現(xiàn)呈后上到內下的管腔,由于未達到管腔的中央,管腔內呈模糊陰影。后

38、半規(guī)管從原來的兩個點狀陰影變成開口向前庭導水管的弧形陰影。由于管腔沒有完全顯示,上下兩端仍然為點狀陰影,而中間的弧形管腔欠清晰。在后半規(guī)管骨質外側緣下方可見一上下縱行的管腔為面神經(jīng)垂直段,又稱為面神經(jīng)乳突段(mastoid segment of facial nerve)。目前的層面僅出現(xiàn)了垂直段的上半部。如果投影的角度適當,可以觀察到從后半規(guī)管下方到莖乳孔的面神經(jīng)全長。,圖62后半規(guī)管呈向外側半弧形管腔,周圍骨質致密,在后半規(guī)管前方,

39、前庭導水管呈后上向內下方斜行管腔,其管腔的寬度與后半規(guī)管的寬度相似。在此層面上,通常能夠清晰地顯示面神經(jīng)垂直段。面神經(jīng)垂直段的前緣位于后半規(guī)管管腔的后緣垂直線,面神經(jīng)垂直段的后緣不超過后半規(guī)管骨管的后緣。在后半規(guī)管骨管與面神經(jīng)垂直段骨管的上緣之間,為致密的骨質。如果面神經(jīng)垂直段的上緣向后方的鼓竇區(qū)域開放,是面神經(jīng)錐曲段骨管破壞的表現(xiàn)。垂直段的面神經(jīng)骨管周圍有氣房包裹。在慢性炎癥的情況下,面神經(jīng)垂直段骨管周圍通常是致密的骨質。在面神經(jīng)瘤的

40、病例,面神經(jīng)管擴大或破壞。慢性炎癥也可引起面神經(jīng)骨管的破壞。醫(yī)源性面癱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面神經(jīng)垂直段上緣骨質破壞呈開放狀,同時伴有軟組織增生。前庭導水管縱向的內下方的骨嵴稱為頸靜脈嵴。在后半規(guī)管和前庭導水管的下方,乳突邊緣和頸靜脈嵴包圍成一個喇叭狀的區(qū)域,為頸靜脈球所在處。頸靜脈嵴和乳突邊緣的切線以下,為頸靜脈孔的靜脈區(qū)。枕骨的外側,面向頸靜脈孔處有一小的弧形切跡是頸靜脈孔的神經(jīng)部。枕骨髁內的舌下神經(jīng)管的開放處逐漸向后上方移行。乳突內氣房中央

41、圍繞著一個較大的空腔為鼓竇。,圖63前庭導水管向內下方開放,開口位于頸靜脈嵴的上方,后半規(guī)管弧形管腔變小,在后半規(guī)管的上方,前庭導水管上緣骨壁的后方,有一小的臺階狀切跡,在此臺階的前內方是后顱窩,其后外上方是中顱窩。中顱窩的底部是乳突天蓋,在正常情況下,乳突天蓋為一致密的骨板。膽脂瘤型中耳炎經(jīng)常破壞乳突天蓋,造成骨板的缺失或部分缺失。面神經(jīng)垂直段的下半部顯示為一垂直的骨腔,并通過莖乳孔(stylomastoid foramen)向下開放

42、。舌下神經(jīng)管外口逐漸呈閉合狀,形成一個類圓形的管腔。,圖64前庭導水管消失,其內側的開口處仍可見切跡,后半規(guī)管消失,面神經(jīng)垂直段基本消失,面神經(jīng)的莖乳孔區(qū)呈喇叭狀向下開放,其寬度為面神經(jīng)垂直段的1.5倍。在實際情況下,面神經(jīng)本身的直徑并沒有增加,而是由于在莖乳孔區(qū)有一圈環(huán)韌帶包裹在面神經(jīng)周圍,使得面神經(jīng)莖乳孔區(qū)的骨管增寬。舌下神經(jīng)管變小,向外下的開口封閉,向內側出現(xiàn)一個小的開口狀切跡。頸靜脈孔區(qū)為頸靜脈和乙狀竇(sigmoid sinu

43、s)的交界區(qū)。鼓竇消失,乳突內充滿氣房。在原面神經(jīng)垂直段的前方,有一較大的氣房,此氣房接近巖尖部。,圖65莖乳孔為一小的切跡,乳突內充滿氣房,氣房的大小不一但氣房間隙的骨質清晰。頸靜脈孔區(qū)消失,枕骨髁與乳突連成一片。在枕骨髁與乳突相連的骨質上方,有一開口向上的橫向橢圓形切跡,內納乙狀竇。舌下神經(jīng)管消失,僅留下一個向內上方的切跡。乳突天蓋變小,天蓋的上方為中顱窩,天蓋的前下方為后顱窩。,圖66莖乳孔消失,留下一個很淺的切跡,在此切跡的上方

44、形成一個三角形的骨嵴為二腹肌嵴。此層面乙狀竇的形態(tài)與圖65相似,乳突內內耳和面神經(jīng)的結構全部消失。從圖61到圖65乳突面積逐漸增大,除了乳突氣房外無其他功能性結構。,顳骨MRI,從本期起,將討論耳與顳骨MRI的正常影像學結構。MRI是在軟組織的顯影方面明顯優(yōu)于CT。顳骨的組織主要以骨質為主,一般情況下,顳骨CT檢查可以顯示顳骨的大部分組織結構,對耳畸形、慢性炎癥有較高的診斷價值。但顳骨內的內耳、面神經(jīng),顳骨周圍的腦組織,顳骨外的神經(jīng)肌

45、肉組織只有借助MRI的顯影才能得到清晰的顯示。對顳骨腫瘤、顳骨相關的側顱底腫瘤,主要依靠MRI觀察其形態(tài)、范圍及其與周圍組織之間的關系。,MRI的成像原理是利用磁場對被查物體的質子變化產(chǎn)生不同的對比度,形成信號。含質子數(shù)少的解剖組織在MRI上產(chǎn)生低密的暗的影像,如:空氣,骨骼。含質子多的組織產(chǎn)生較高的信號,如水。但是,液體的流動也會造成底信號,如:血管內流空。在MRI最常規(guī)的自回旋波(SE)序列中,T1圖像上水為低信號,肌肉為中低信號,

46、脂肪為高信號。T2圖像上水為高信號,肌肉為中低信號,脂肪為中等信號,骨骼中致密骨在T1和T2均為底信號,松質骨因含較多脂肪,信號變化與脂肪相似。,MRI的顯示主要有三種方式:⑴T1加權方式,主要顯示富含脂肪的軟組織。⑵T2加權方式,主要顯示含有液體的軟組織或液體。⑶強化方式,在血管內注入造影劑對富含血管的腫瘤組織有較強的顯影。目前本文重點討論顳骨和耳的正常解剖結構,故將T1加權方式和T2加權方式的顳骨影像的解剖結構分別進行介紹。為了對同

47、一位置的解剖有一個比較,每一個解剖層面同時顯示T1加權和T2加權。,圖72與圖73顯示的是顳骨頂部及其相關的腦組織解剖。T1加權腦組織皮質顏色較暗,白質部分略微清楚發(fā)白,而T2加權剛好相反,腦組織皮質清楚發(fā)白,腦白質色暗。T1加權耳廓及皮下的脂肪組織較清楚。在該層面上顳骨位于耳廓后內側,由于缺乏軟組織,沒有脂肪組織和液體,顳骨和乳突為一黑色的空腔。占據(jù)大部分空間的是腦組織,分為3個部分。前外側大部分空間被大腦的顳葉占據(jù),特點是腦皮質和腦

48、白質有明顯的分界,在后內側的軟組織陰影為小腦和中腦。在小腦和中腦之間有一分界的間隙,在間隙的內側中腦和小腦交界處的軟組織為小腦腳。中腦和大腦顳葉之間的間隙是腦脊液池在T1加權呈黑色,在T2加權為白色。在大腦顳葉的內側有頸動脈,在T1加權顯示了血管壁的脂肪組織,呈一個白色的陰影,在T2加權由于血液的流動頸動脈呈一個S狀黑色管腔。頸動脈的內側緊貼斜坡。頸動脈周圍被海綿竇包裹,在T1加權圍繞著頸動脈呈白色的絮狀陰影,在T2加權在黑色的頸動脈四

49、周呈白色的陰影。在顳骨腔的后內側有乙狀竇陰影,T1加權主要顯示富含脂肪的血管壁,呈白色陰影緊貼顳骨。與之相對應的內側有一同樣的弧形陰影是巖靜脈。T2加權可以看到乙狀竇為一較粗的黑色管腔,在乙狀竇內側巖靜脈相對較細,呈S狀緊貼大腦顳葉。乙狀竇向后逐漸相橫竇移行。,圖74、75層面略低于圖72、73,主要結構同前。新顯示的結構有初顯示的顳骨巖尖部,占據(jù)了部分原大腦顳葉的空間。在此層面上小腦腳細長,在其內側顯示第4腦室的外緣,在T1加權為黑色

50、,T2加權為白色。由于采樣范圍有限,第4腦室僅呈點狀顯示。巖靜脈在原位僅存前外和后內不連續(xù)的管腔陰影。,圖76、77層面巖尖部逐漸變大,顳骨呈向內側的三角形陰影,大腦顳葉變小,小腦腳增寬,在顳骨巖尖部的內側有一細長的陰影緊貼顳骨的內側,稱巖上竇。在T1加權為一黑色的條索狀影,在T2加權為白色的條索狀影,在巖尖部可見上半規(guī)管,呈前外后內方向在T1加權密度較淡,T2加權由于半規(guī)管內液體不流動呈清晰的白色陰影。由于層面的降低頸動脈從水平段轉向

51、升支呈一圓形的管腔,在T2加權顯示較明顯。由于頸動脈占據(jù)的位置減小海綿竇范圍變大。乙狀竇在T1加權和T2加權逐漸顯得清晰,巖上竇消失。第4腦室較前一層面略擴大。,圖78,79平面顳骨占據(jù)的空間加大,顳骨巖部向內側延伸乳突部增寬,大腦顳葉占據(jù)的空間變小。由于顳骨巖部的分割作用大腦顳葉與中腦及小腦間的距離明顯增寬。小腦腳明顯增寬,第4腦室略向外擴大。由于大腦顳葉占據(jù)的空間變小,頸動脈及海綿竇的位置相對外移。頸動脈仍呈圓形結構,T1加權呈中低

52、密度海綿狀陰影,其密度略高于周圍的海綿竇組織。由于血管內血液流動原因管腔在T2加權呈低密度黑色陰影。海綿竇在T1加權圍繞著頸動脈外半側呈海綿狀中等密度陰影,在海綿竇及頸動脈管的內半側緊貼著的低密度黑色陰影是斜坡。在巖尖部由于層面的降低上半規(guī)管成為中間略有相連的兩個管腔,在T1加權為中低密度陰影較難辨認,在T2加權為高密度啞鈴狀白色陰影。,在中腦和小腦腳的前外側、巖尖部和海綿竇的后內側,有一條腦脊液池陰影,在T1加權為低于腦組織信號的中

53、低度點狀信號,在T2加權為一高密度的白色信號。三叉神經(jīng)從小腦腳處發(fā)出經(jīng)過腦脊液池、巖尖部向上行走于海綿竇下外側,呈一較粗的索條狀陰影。其寬度相當于腦脊液池的寬度。在T1加權該陰影高于腦脊液密度。在T2加權其密度低于腦脊液及海綿竇,在高密度的腦脊液和海綿竇組織中呈現(xiàn)一低密度的索條狀陰影。在顳骨巖部和乳突部交界處,緊貼著顳骨巖部的內側有一細長的陰影為巖上竇,在T1加權可顯示其管壁和低密度的管腔陰影,在T2加權為一索條狀的中低密度陰影,

54、 乙狀竇顯示清晰,T1加權為中等密度陰影,T2加權為低密度陰影,在T1加權可見乙狀竇與其后內側的橫竇相通。,圖80,81層面繼續(xù)下降,結構大體與圖78,79相仿。在巖尖處與海綿竇相連的一塊中等密度的淡白色陰影(T1加權)是巖尖部的骨髓內脂肪組織所產(chǎn)生的信號。在T2加權該信號的密度低于海綿竇及內側的腦脊液池。在顳骨巖部上半規(guī)管分為兩個橢圓形的管腔,前上部為上半規(guī)管后下部為總腳與后半規(guī)管相連,后半規(guī)管為一前內后外的索條狀陰影與顳骨巖部的

55、內側緣平行。在T1加權后半規(guī)管與上半規(guī)管僅為較淺的低中密度淡白色陰影,在T2加權由于半規(guī)管內為靜態(tài)的淋巴液,因此,在低密度的黑色的顳骨空間內呈明顯的高密度白色結構。,由于層面的降低,三叉神經(jīng)的寬度變小,行走于腦脊液池與海綿竇之間,呈一細長的索條狀陰影,在T1加權略高于腦脊液池密度,與腦組織密度相仿,與海綿竇密度相仿難以辨認。在T2加權的高密度腦脊液池及海綿竇組織中呈前后方向的低密度索條狀陰影。該層面巖上竇消失,乙狀竇和橫竇顯影情況同前

56、。,圖82,83由于巖尖部繼續(xù)增寬,中腦、小腦與大腦顳葉之間的距離明顯增寬,巖尖部內聽道出現(xiàn),在內聽道的外側內耳和面神經(jīng)開始顯示。內聽道為一水平方向的管腔,向內的內聽道口連接腦脊液池,在內聽道里有腦脊液,其密度與腦脊液池的組織相仿。在T1加權呈低中密度的陰影,在T2加權呈高密度陰影。在內聽道的外側緣為內聽道底,與之相連的前外側有典型的T形結構的面神經(jīng)。T1加權面神經(jīng)為中低等密度陰影,與腦組織的密度相仿。與內聽道底相連的一段呈前上后下

57、方向為迷路段面神經(jīng),在其頂部略微膨大的結構為膝狀神經(jīng)節(jié),面神經(jīng)的水平段及巖大淺神經(jīng)與面神經(jīng)成一條線,迷路段面神經(jīng)垂直于巖大淺神經(jīng)和面神經(jīng)的連線。T2加權面神經(jīng)呈中高等密度陰影,可看到面神經(jīng)從內聽道底部發(fā)出,朝向面神經(jīng)的水平段,在接近水平段的位置,迷路段轉向前方,再轉向前內外后的水平段面神經(jīng)。,在內聽道底的內下方為內耳迷路,此層面上的內耳迷路為螺旋狀結構。由向外下半弧狀的水平半規(guī)管,其上端略增寬的壺腹部連接膨大的前庭,前庭的下方連接總腳,

58、總腳與外下內上方向的后半規(guī)管相連。在T1加權內耳迷路較低略低于腦脊液的密度,在T2加權與腦脊液密度相仿,高于面神經(jīng)密度。該層面三叉神經(jīng)消失,巖尖部中高密度的骨髓陰影仍可見,第4腦室向外擴展。,圖84,85隨著層面的降低,內聽道里位聽神經(jīng)/面神經(jīng)混合束出現(xiàn),神經(jīng)之間有腦脊液影,T1加權面神經(jīng)為中低密度陰影,臨近腦脊液池處位聽神經(jīng)/面神經(jīng)為一混合的條索狀陰影,臨近內聽道底部神經(jīng)分叉,中間有低密度的腦脊液影,前部為面神經(jīng)后部為上前庭神經(jīng)。T

59、2加權時,腦脊液為高密度白色陰影,位聽神經(jīng)/面神經(jīng)混合支為中低密度陰影,腦脊液包裹混合支。在近內聽道底部處面神經(jīng)和上前庭神經(jīng)的分叉可明顯分辨。,在內聽道底部的外上方可見耳蝸底旋,為外下內上方向。在T1加權是中低密度陰影,中間有一條細窄的骨螺旋板低密度陰影,T2加權耳蝸為高密度的液體影,中間有一細窄的低密度骨螺旋板影。在內聽道底部的外下方是前庭迷路,前庭迷路呈膨大的類圓形結構,T1加權為中低密度陰影,T2加權為高密度的類圓形陰影。在前庭的

60、下方有一孤立的點狀結構是后半規(guī)管的一部分,T1加權為中低密度影,T2加權為高密度類圓形影。在后半規(guī)管的內側,有一細索狀陰影平行于小腦前外側緣,是內淋巴管,T1加權是中低密度,T2加權為中高密度。在磁共振上,內淋巴管總是與后半規(guī)管同時出現(xiàn),除與小腦前外緣平行外,還與后半規(guī)管平行。在耳蝸和前庭的外側,有一細長的索條狀陰影,從后下到前上略帶弧形,占據(jù)前庭和耳蝸的長度,該陰影是面神經(jīng)/膝狀神經(jīng)節(jié)/巖大淺神經(jīng)。該陰影前內側端超出耳蝸是巖大淺神經(jīng)

61、和膝狀神經(jīng)節(jié)部分,從耳蝸到前庭部分是面神經(jīng)的水平段。T1加權為中等密度,高于耳蝸和前庭的密度,與位聽神經(jīng)/面神經(jīng)混合支的密度相仿。T2加權為中等密度,與內淋巴管的密度相仿。同時與內淋巴管的方向基本平行。乙狀竇在乳突內側離開橫竇進入下降支,呈類圓形的管腔。T1加權為中高密度陰影,T2加權由于其流空的關系較難辨認。該層面海綿竇基本消失,斜坡與蝶竇共為低密度陰影,難以區(qū)別。,圖86,87內聽道內腦脊液占據(jù)比例增多,位聽神經(jīng)/面神經(jīng)復合體在T

62、1加權可全程分辨,T2加權主要在內聽門和內聽道底部顯示。該層面難以區(qū)分耳蝸神經(jīng)和下前庭神經(jīng)。耳蝸位于內聽道底的前外側,呈螺旋狀結構,主要顯示中旋和頂旋,T1加權在中低密度的耳蝸螺旋狀結構中間有低密度的骨螺旋板影,在T2加權高密度的螺旋結構中可辨認出中低旋的細窄條狀螺旋板陰影,螺旋形的耳蝸像梅花瓣結構。耳蝸的外側緣即為鼓岬。前庭腔比上一層面縮小,呈扁平狀結構。在前庭的下方與之相連的是略膨大的后半規(guī)管壺腹終端,壺腹向后下延伸的條索狀結構是

63、后半規(guī)管。前庭和后半規(guī)管在T1加權為中低密度,T2加權為高密度。與后半規(guī)管平行的內淋巴管在T1加權密度略高于后半規(guī)管,在T2加權密度略低于后半規(guī)管。,在后半規(guī)管的前外方有一點狀陰影,是面神經(jīng)垂直段的切面,T1加權為中低密度,T2加權為中高密度。緊貼面神經(jīng)的外側是面隱窩,面神經(jīng)的內側是鼓室竇。由于乳突中耳均為低密度陰影,故正常MRI影像鼓室竇及面隱窩無法與周圍組織分辨,但如果在有慢性炎癥或其他病變時,緊貼面神經(jīng)可能有軟組織陰影。

64、在耳蝸的前外側有一索條狀陰影,是臨近中鼓室的咽鼓管,T1加權和T2加權均為中低密度。T1加權和T2加權有時可以分辨出中低密度的鼓膜陰影在鼓膜和迷路間為鼓室腔。在耳蝸向外的延長線臨近耳廓處可見外耳道皮膚陰影,T1加權為中低密度,T2加權為中高密度。外耳道的前方有一低密度的類圓形腔隙是顴根部。,圖88,89內聽道消失,較低層面的耳蝸底旋出現(xiàn),此處的耳蝸寬大呈內上外下的棒狀陰影, T1加權為中低密度,T2加權為高密度,中間有低密度的線狀骨螺旋

65、板。耳蝸底旋的下外端較上內端略粗,其外側緣膨向鼓室腔,是鼓階的位置。耳蝸中段有部分向外上突出的中高密度的蝸軸內結構,前庭消失,后半規(guī)管為一細長的條索狀陰影。在后半規(guī)管內下方小腦的前外緣腦膜增厚的部分為內淋巴囊,在T1加權小腦的腦膜顯示不清但在內淋巴囊處可見中等密度的膜狀陰影,在T2加權小腦的腦膜全程顯示清楚,為高密度陰影,其密度高于腦脊液。內淋巴囊處的腦膜明顯增厚,厚度約為其他部位腦膜的1.5-2倍。乳突段面神經(jīng)仍然顯示為點狀陰影,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