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腫瘤已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腫瘤的危害主要來自腫瘤細胞的轉(zhuǎn)移。腫瘤干細胞(CSC)是腫瘤轉(zhuǎn)移的種子細胞,能夠在全新組織環(huán)境定植、生存、繁殖。間充質(zhì)轉(zhuǎn)化(EMT)是腫瘤細胞侵潤、轉(zhuǎn)移的啟始步驟,也是已分化腫瘤細胞重獲自我更新、繁殖分化潛能等干細胞特性的途徑。因此,EMT/CSC被認為是腫瘤轉(zhuǎn)移、耐藥和復發(fā)的根源。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TGF-β)作為 EMT的重要誘導因子,與腫瘤轉(zhuǎn)移、血管新生、病理分期、病人預后密切相關。多種固體腫瘤
2、中,TGF-β過量表達,并伴有下游分子表達或活性升高,活躍的 TGF-β信號促進了中晚期腫瘤的發(fā)展。Bmi-1是TGF-β信號的下游靶分子之一,參與EMT和CSC自我更新的主要癌基因,與腫瘤的惡性程度、浸潤轉(zhuǎn)移及療效預后都有密切關系。眾多科學家相信通過調(diào)控 TGF-β/Smad信號通路的活性和抑制 Bmi-1蛋白表達有助于抑制EMT/CSC,發(fā)揮抑癌功能。
代謝重組是決定腫瘤細胞存活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學資料表明,肥胖、糖尿病等
3、代謝性疾病患者發(fā)生腫瘤的風險明顯高于其它人群,而二甲雙胍等降糖藥物的應用有助降低腫瘤發(fā)生風險。多項研究表明,以二甲雙胍為代表的AMPK激活劑(AICAR、苯乙雙胍、A769962)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遷移能力;并且AMPK主要上游激酶LKB1對惡性腫瘤轉(zhuǎn)移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而且多種腫瘤組織的AMPK-Thr172磷酸化明顯低于癌旁或正常組織。
AMPK的抑癌功能是公認的,激活AMPK能夠增強能量瓶頸和細胞周期檢查點對腫瘤
4、過度增殖的限制功能,抑制增殖,促進凋亡。因此,基因突變(如LKB1的突變)和腫瘤組織微環(huán)境改變所導致的 AMPK活性下降成為腫瘤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但目前關于AMPK對腫瘤轉(zhuǎn)移、EMT的抑制機制尚未能深入研究,本研究探討了 TGF-β信號的過度活躍是否與 AMPK活性下降有關,以及激活AMPK能否抑制TGF-β信號轉(zhuǎn)導、EMT、Bmi-1表達等熱點問題,對于腫瘤治療有重要意義。
目的:探討LKB1/AMPK對TGF-β信號轉(zhuǎn)導、E
5、MT、Bmi-1表達及細胞遷移等生物行為的抑制作用。
材料與方法:
1、細胞株包括:胃癌細胞AGS,SGC-7901,肺癌細胞A549細胞,肺上皮細胞BEAS-2B,MEF,MDA-MB-231,NMuMG,MCF10A。
2、以shRNA敲除LKB1,或以慢病毒導入LKB1基因,構(gòu)建LKB1表達不同的細胞株,給予二甲雙胍等AMPK激活劑預處理,再用TGF-β1刺激,然后以免疫印跡技術檢測AMPK磷酸化、S
6、mad磷酸化以及EMT標志物的變化。
3、將 AMPK顯性失活的突變體和顯性活化的突變體轉(zhuǎn)入細胞后,檢測AMPK磷酸化、Smad磷酸化以及EMT標志物的變化。
4、以Q-PCR檢測LKB1、AMPK化學激活劑對TGF-β下游靶基因mRNA表達的影響。
5、以細胞劃痕或Transwell技術檢測細胞遷移速率,分析激活AMPK對細胞遷移的影響。
6、收集糖尿病人血清,分為服用二甲雙胍和未服用患者;收集
7、小鼠服用二甲雙胍前后的血清。以ELISA技術檢測人和小鼠血清TGF-β水平。
7、以熒光素酶報告基因系統(tǒng)檢測激活 AMPK對 TGF-β1轉(zhuǎn)錄水平,Smad轉(zhuǎn)錄調(diào)節(jié)功能的影響。
結(jié)果:
一、AMPK對TGF-β表達的抑制作用
通過螢光素酶報告基因分析發(fā)現(xiàn)二甲雙胍、苯乙雙胍處理后,TGF-β轉(zhuǎn)錄活性下降了50%;以ELISA分析人血清TGF-β1水平,結(jié)果表明服用二甲雙胍患者的TGF-β1水平低于未
8、服用者,但結(jié)果無統(tǒng)計學差異,可能受病例不足影響;進一步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小鼠服用二甲雙胍后血中TGF-β1水平明顯低于服用前;以上結(jié)果提示,激活AMPK對TGF-β生成有抑制作用。
二、LKB1/AMPK對TGF-β誘導Smad磷酸化的抑制作用
激活AMPK導致TGF-β信號轉(zhuǎn)導抑制。乳腺癌細胞MCF10A和肺腺癌細胞A549LKB1中,給予二甲雙胍激活AMPK可以減弱Smad2/3磷酸化水平;另外,將AMPK持續(xù)激活突
9、變體轉(zhuǎn)入A549細胞,AMPK磷酸化增強, Smad2/3磷酸化減弱。在LKB1表達缺乏細胞(如A549細胞和MDA-MB-231細胞)中轉(zhuǎn)入LKB1基因,提高LKB1表達可以減弱TGF-β誘導Smad磷酸化,結(jié)果提示LKB1參與了AMPK對TGF-β信號轉(zhuǎn)導的抑制作用。
AMPK失活致使TGF-β信號轉(zhuǎn)導增強。以顯性失活AMPK?1突變體抑制C4-2細胞內(nèi)源性AMPK、敲除MEF細胞中的AMPKα1和α2基因,或以shRNA
10、敲除乳腺癌細胞MCF10A中LKB1和AMPKα1等途徑阻止AMPK活化后, TGF-β1誘導的Smad2/3磷酸化均明顯增強。
三、LKB1/AMPK對TGF-β誘導細胞遷移的抑制作用
LKB1/AMPK對細胞遷移的抑制作用,在細胞劃痕和Transwell實驗中,TGF-β刺激能促進A549細胞、NuMG細胞、AGS細胞的遷移速率,而AMPK激活劑二甲雙胍和A769962對此有明顯抑制作用,而且LKB1的表達可以增
11、強這種抑制作用。抑制AMPK活性致使細胞遷移速率明顯加快,通過顯性失活AMPK?1突變體抑制C4-2細胞內(nèi)源性AMPK活性后,細胞遷移明顯加快,而以多西環(huán)素恢復AMPK功能又可以抑制細胞遷移。另外,以shRNA敲除BEAS-2B細胞的LKB1后,細胞遷移速率明顯增加。
四、LKB1/AMPK對TGF-β誘導EMT的抑制作用
A549細胞中,經(jīng)TGF-β1長時間刺激后,上皮細胞特征的標志物E-cadherin表達下降,
12、間質(zhì)細胞特征性標志物N-cadherin和Slug表達上升;同時給予苯乙雙胍和TGF-β1能抑制TGF-β1誘導EMT變化,引起E-cadherin表達水平增加, N-cadherin和Slug水平下降。乳腺上皮細胞NMuMG細胞,受TGF-β1因子刺激后,細胞形態(tài)向間質(zhì)細胞轉(zhuǎn)變,伴有E-cadherin表達下降,而N-cadherin,β-catenin, vimentin和Slug表達增加;二甲雙胍或AICAR能減弱TGF-β所誘導
13、NMuMG細胞的間質(zhì)細胞特征,逆轉(zhuǎn)以上反應。在胃癌細胞AGS中,TGF-β信號轉(zhuǎn)導受二甲雙胍激活AMPK的抑制后, E-cadherin逐漸增強,而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等標志物逐漸減弱,呈時間依賴性。
五、LKB1/AMPK對TGF-β靶基因表達的調(diào)控作用
Q-PCR檢測表明:二甲雙胍對PAI-1、FN、CTGF、IL-6等4種TGF-β靶基因的表達水平無明顯影響,而TGF-β能
14、誘導PAI-1、FN、CTGF、IL-6等4基因的表達。但是,二甲雙胍對 TGF-β誘導基因表達有抑制作用,而且該抑制作用在LKB1高表達的細胞中更加明顯。
六、LKB1/AMPK對Bmi-1基因表達的抑制作用
二甲雙胍刺激A549細胞引起p-AMPK-Thr172表達升高,同時使Bmi-1的表達下降。LKB1高表達的細胞中, Bmi-1表達減弱,而LKB1低表達的細胞則Bmi-1表達更高。胃癌細胞SGC-7901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HSP70在TGF-β信號轉(zhuǎn)導中的作用.pdf
- 氯化鋰對胃癌細胞抑制作用及對Wnt-β-catenin信號轉(zhuǎn)導通路的影響.pdf
- 丹參素對肝星狀細胞TGF-β1信號轉(zhuǎn)導的影響.pdf
- TGF-β信號轉(zhuǎn)導通路在小鼠創(chuàng)傷愈合中的作用.pdf
- 上皮來源腫瘤中TGF-β和EGFR信號轉(zhuǎn)導通路相互作用關系研究.pdf
- TGF-β1-Samd3信號轉(zhuǎn)導在星形膠質(zhì)細胞增殖及轉(zhuǎn)化中的作用.pdf
- AMPK對BMP信號通路以及異位骨化的抑制作用.pdf
- 槲皮素對結(jié)腸癌細胞抑制作用及對Wnt-β-catenin信號轉(zhuǎn)導通路的影響.pdf
- AMPK在胃癌中對Bmi-1的抑制作用.pdf
- 三氯化鋁抑制大鼠成骨細胞的TGF-β1-Smad信號轉(zhuǎn)導機制.pdf
- APC基因介導WNT與TGF-β信號轉(zhuǎn)導通路交叉調(diào)控消化道腫瘤細胞粘附作用的機制研究.pdf
- CCK-8對LPS誘導大鼠肺間質(zhì)巨噬細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信號轉(zhuǎn)導機制的研究.pdf
- TGF-β-,1--Smads信號轉(zhuǎn)導通路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及機制.pdf
- PI3K-AKT-PTEN-mTOR信號轉(zhuǎn)導通路對膽管癌細胞凋亡抑制作用及化療增敏作用的研究.pdf
- jak激酶抑制劑ag490聯(lián)合順鉑對喉癌細胞stat3信號轉(zhuǎn)導通路的抑制作用
- 蛇毒抗腫瘤成分的篩選及對人腫瘤細胞抑制作用的研究.pdf
- TGF-β-Smad信號轉(zhuǎn)導途徑在中耳膽脂瘤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TGF-β1-Smad信號轉(zhuǎn)導通路在CSE誘導的大鼠PASMCs增殖中的作用.pdf
- 綠茶提取物EGCG對結(jié)腸癌抑制作用的在體研究及對Notch信號轉(zhuǎn)導徐徑的影響.pdf
- 孕酮對P2X-,3-受體介導的外周痛覺信號轉(zhuǎn)導的快速抑制作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