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檢測腸球菌臨床分離株對3種氟喹諾酮類藥物(FQs)的敏感性,探討腸球菌對FQs產生耐藥性機制,研究主動外排泵EmeA在腸球菌的分布以及表達情況,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控制腸球菌感染、研發(fā)新一代抗腸球菌藥物提供理論依據。
方法:隨時收集臨床送檢標本,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1]腸球菌檢測方法分離、培養(yǎng)、鑒定和藥敏試驗。用二倍瓊脂稀釋法測定臨床分離株腸球菌對3種氟喹諾酮類藥物的最低抑菌濃度(MIC),以及利血平對 MIC值
2、的影響。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編碼主動外排泵EmeA的基因emeA在腸球菌臨床株的分布,隨機挑選一emeA基因陽性菌株,將其PCR產物純化后測序,并對測序結果用Blast軟件進行同源性分析,探討腸球菌耐藥與emeA基因的關系。用逆轉錄(RT)-PCR測定emeA基因陽性菌株中emeA mRNA的表達水平。
結果:臨床標本中分離得到腸球菌共112株,其中糞腸球菌82株,占73.2%;屎腸球菌28株,占25.0%;鳥腸球菌、
3、堅韌腸球菌各1株,各占0.9%。腸球菌主要分離于尿液66株(58.9%)、痰液31株(24.1%)、傷口分泌物10株(11.6%),而其他標本僅有5株(5.4%)。
3種氟喹諾酮類藥物的抗腸球菌活性(MIC50,MIC90)從強到弱為:加替沙星分別為1mg/L,4mg/L、司帕沙星為2mg/L,8mg/L和左氧氟沙星為2mg/L,32mg/L。
112株臨床株腸球菌中47株為耐藥菌,占42.0%,其中10株對3種氟喹
4、諾酮均耐藥,占耐藥菌21.3%;24株對2種耐藥,占51.0%,13株對1種耐藥,占27.7%。應用利血平后,112株臨床分離株中40株為耐藥菌,占35.7%,其中7株對3種氟喹諾酮均耐藥,占耐藥菌17.5%;18株對2種耐藥,占45%;15株對1種耐藥,占37.5%。腸球菌對3種氟喹諾酮的耐藥率都降低:左氧氟沙星耐藥率從42.0%降至28.6%,司帕沙星耐藥率從33.0%降至24.1%,加替沙星耐藥率從9.9%降至5.3%。利血平使左
5、氧氟沙星MIC90從32mg/L降至16 mg/L;使司帕沙星MIC50從2mg/L降至1 mg/L,MIC90從8mg/L降至4 mg/L;使加替沙星MIC50從1mg/L降至0.5 mg/L,而MIC90從4mg/L降至1 mg/L。
用PCR法從112株腸球菌中擴增出57株emeA基因,emeA基因總陽性率50.9%。在對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耐藥的腸球菌中,檢出的emeA基因陽性率分別為67.9%、67.8%、
6、80.0%,敏感株的emeA基因陽性率分別為33.9%、32.1%、44.6%。將emeA片段測序結果與GenBank登錄序列在堿基和核苷酸水平進行同源性比較,同源性達到100%。用逆轉錄(RT)-PCR法并設置內參照,研究了它們腸球菌emeA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耐藥組emeA基因mRNA表達量與內參灰度比值的平均值為1.485,而敏感組的灰度比值平均值為1.099(P<0.01)。
結論:
1.腸球菌在臨床感染
7、中,以糞腸球菌最常見,其次是屎腸球菌,其他種類腸球菌較少見;感染標本中,以尿液中分離率最高。
2.腸球菌臨床株對氟喹諾酮類藥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藥現象。氟喹諾酮類藥物對腸球菌的抑菌活性從強到弱依次為: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
3.在112株腸球菌臨床分離標本中,基因emeA的總陽性率為50.9%;耐藥株的emeA基因陽性率高于敏感株,并且耐菌株的emeA基因mRNA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敏感株。
4.主動外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腸球菌對氟喹諾酮類藥物的敏感性與耐藥機制研究.pdf
- 表皮葡萄球菌對氟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機制.pdf
- 氟喹諾酮類藥物對糞腸球菌防耐藥突變濃度及分子耐藥機制研究.pdf
- 淋球菌藥物敏感性及對氟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機制的研究.pdf
- 腸球菌臨床株對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耐藥機制的研究.pdf
- 6種氟喹諾酮類藥物對葡萄球菌防耐藥變異濃度的研究.pdf
- 乳酸菌對氟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機制的研究.pdf
- 氟喹諾酮類藥物的合理使用
- 大腸埃希菌對氟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性研究.pdf
- 大腸桿菌對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機制及其與多重耐藥關系的研究.pdf
- aac(6’)-Ib-cr基因對氟喹諾酮類藥物耐藥的作用研究.pdf
- 氟喹諾酮類藥物的藥效預測模型.pdf
- 氟喹諾酮類藥物篩選與傷寒沙門菌耐藥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腸桿菌科細菌qnrB介導的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機制的研究.pdf
- 產ESBLs腸桿菌科細菌對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性分析.pdf
- 志賀菌對氟喹諾酮類藥物敏感性降低的相關耐藥基因研究.pdf
- 氟喹諾酮類藥物核酸適配體的篩選研究.pdf
- 人型支原體對氟喹諾酮類藥物的敏感性與耐藥機制的研究.pdf
- 喹諾酮類藥物概要
- 陰溝腸桿菌耐藥現狀及GyrA變異在其耐氟喹諾酮類藥物中的作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