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弧菌與白斑綜合征病毒共感染對養(yǎng)殖對蝦生長與存活的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多年來,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發(fā)生和流行,給世界范圍內的水產養(yǎng)殖業(yè)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凡納濱對蝦因其耐高溫、鹽度適宜范圍廣,且適宜高密度養(yǎng)殖等特點在世界范圍內大規(guī)模的養(yǎng)殖,但是隨著養(yǎng)殖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許多病害頻繁的出現。白斑綜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感染養(yǎng)殖對蝦的一種重要的病毒性病原,副溶血弧菌的感染對對蝦養(yǎng)殖的危害也日益嚴重,病毒與細菌的交叉或疊加感染引起的對蝦死亡可能更加嚴重。

2、  本論文研究包括三部分:(1)人工培育對蝦苗種體內可培養(yǎng)細菌的數量及組成分析;(2)副溶血弧菌和WSSV共感染對凡納濱對蝦的成活率的影響;(3)兩株毒力不同的副溶血弧菌和WSSV共感染對凡納濱對蝦存活率的影響。
  1.人工培育對蝦苗種體內可培養(yǎng)細菌的數量及組成分析:為調查研究不同養(yǎng)殖場攜帶WSSV、IHHNV病毒與不攜帶上述2種病毒的對蝦苗種體內可培養(yǎng)細菌數量和組成,本章應用常規(guī)細菌分離、培養(yǎng)與純化,細菌16SrDNA序列分析

3、等方法調查分析了山東、天津、浙江部分苗種場凡納濱對蝦(Litopenaeusvannamei)和中國明對蝦(Fenneorpenaeus chinensis)苗種體內的可培養(yǎng)細菌總數以及優(yōu)勢菌的種類和數量,并用PCR的方法檢測對蝦攜帶病毒情況。結果顯示,凡納濱對蝦和中國明對蝦苗種體內的可培養(yǎng)細菌總數均在105~107CFU/g之間,分離出的細菌分屬于弧菌屬(Vibrio)、發(fā)光桿菌屬(Photobacterium)、芽孢桿菌屬(Baci

4、llus)、鹽單胞菌屬(Halomonas)等8個屬,弧菌屬(Vibrio)在對蝦苗種體內占絕對優(yōu)勢,達43.80%~90.23%。凡納濱對蝦和中國明對蝦菌種部分樣品檢測為WSSV和IHHNV陽性,WSSV檢出率為33.33%,IHHNV檢出率為22.22%,同時攜帶兩種病毒的檢出率為11.11%。只攜帶WSSV病毒以及同時攜帶兩種病毒的對蝦苗種體內的總菌數在1.23×107~4.14×107 CFU/g之間,顯著高于其他批次的樣品(P

5、<0.05),且弧菌數量在107 CFU/g左右,顯著高于其他批次的樣品(P<0.05)。只攜帶IHHNV以及不攜帶病毒的對蝦苗種體內的弧菌數量為104~106 CFU/g。研究表明,弧菌屬在凡納濱對蝦和中國明對蝦菌種體內普遍存在且為優(yōu)勢菌屬,并且攜帶WSSV可能會引起對蝦苗種體內的弧菌數量增長。
  2.副溶血弧菌和WSSV共感染對凡納濱對蝦的成活率的影響:本章通過投喂的方法使凡納濱對蝦感染白斑病,注射的方法使毒力較強的副溶血弧

6、菌在凡納濱對蝦體內潛伏感染,并分為先投喂WSSV病料后注射副溶血弧菌,先注射副溶血弧菌后投喂WSSV病料兩種情況進行實驗。并統計各組凡納濱對蝦的累積死亡率,用TCBS平板涂布的方法檢測凡納濱對蝦血淋巴中的弧菌數量,用絕對熒光定量PCR的方法檢測凡納濱對蝦鰓部的WSSV的拷貝數,以及Real-TimePCR方法檢測凡納濱對蝦鰓部的相關功能基因LvMyD88、LvTube和Lvakt的表達量。先投喂WSSV病料后注射副溶血弧菌組從開始投喂W

7、SSV病料到實驗第10d死亡率達到100%,而先投喂WSSV病料后注射PBS組從開始投喂WSSV病料到實驗第13d死亡率達到100%。先注射副溶血弧菌,后投喂WSSV病料組在從開始投喂WSSV病料到實驗的第11d時凡納濱對蝦的累積死亡率達到100%,只感染WSSV組在實驗的第13d累積死亡率達到100%。只注射副溶血弧菌組,弧菌會在凡納濱對蝦的血淋巴中逐漸減少,而其它組的弧菌數量都顯著的增加(P<0.05)。先投喂WSSV病料后注射副溶

8、血弧菌組、先注射副溶血弧菌后投喂WSSV和只投喂WSSV組在投喂WSSV病料后的WSSV拷貝數分別在72h、96h和144h時由105copies mg-1 tissue迅速升高到107 copies mg-1 tissue。本研究的結果提示:副溶血弧菌的感染能夠加快WSSV在對蝦體內的增殖,WSSV同時也能促進副溶血弧菌的繁殖,副溶血弧菌的快速繁殖結合WSSV的大量增殖導致對蝦的大量死亡。
  3.兩株毒力不同的副溶血弧菌和WS

9、SV共感染對凡納濱對蝦存活率的影響:本章通過注射的方法用WSSV和兩株毒力不同的副溶血弧菌感染凡納濱對蝦。并分為先注射WSSV粗提液后注射副溶血弧菌,先注射副溶血弧菌后注射WSSV粗提液兩種情況進行試驗。WSSV為主要病原,兩株毒力不同的副溶血弧菌用較少的劑量在對蝦體內潛在感染。并統計各組凡納濱對蝦的累積死亡率,用TCBS平板涂布的方法檢測凡納濱對蝦血淋巴和肝胰腺中的弧菌數量,用絕對熒光定量PCR的方法檢測凡納濱對蝦鰓部的WSSV的拷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