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疾病概述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腦血管疾病第一節(jié)概述腦血管病是我國居民心腦血管病主要死因摘自《中國慢性病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6年5月不同于歐美,卒中已是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超過了IHD。腦卒中是我國老年人健康的最主要殺手每年新發(fā)病例:>200萬每年死亡病例:>150萬每12秒有一個中國人發(fā)生卒中每21秒有一個中國人死于卒中一、腦血管病概述(一)定義指在腦血管壁病變或血流障礙基礎上發(fā)生的局限性或彌漫性腦

2、功能障礙,可導致腦神經細胞的缺血、缺氧、水腫及壞死,臨床上出現(xiàn)相應的神經缺失癥狀。(二)腦血管病分類TIA急性腦血管病變腦卒中出血性腦出血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腦梗死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腔隙性梗塞慢性腦血管病變腦動脈硬化癥腦血管性癡呆①依據(jù)神經功能缺失持續(xù)時間24h腦卒中腦血管疾病分類②依據(jù)病情嚴重程度小卒中(minstroke)大卒中(majstroke)靜息性卒中(silentstroke)(三)腦血管疾病的基本病因1血管壁病變(1)高

3、血壓性腦細小動脈硬化高血壓早期:細小動脈纖維素樣壞死;長期高血壓:管腔進一步狹窄;若病情進一步發(fā)展:透明樣變性微動脈瘤。出血性腦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腔隙性腦梗死的主要原因腦血管性癡呆的主要原因(2)腦動脈粥樣硬化大中動脈均可發(fā)生粥樣硬化。糖尿病是腦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促進因素。(3)血管先天發(fā)育異常(4)腦動、靜脈炎(5)中毒、代謝及全身性疾病導致的血管壁病變2心臟3其他血管外因素(四)腦血管疾病的促發(fā)因素1血流動力學因素(1)血壓過高或過低

4、(2)血容量改變(3)心臟病2血液成分異常(1)血粘稠度增高(2)凝血機制異常(五)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有效防治危險因素顯著降低腦卒中事件發(fā)病率不可干預危險因素年齡性別種族家族遺傳性可干預危險因素吸煙、酗酒其他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血脂異常頸動脈狹窄二、腦的血液供應(一)腦的新陳代謝大腦是人體內新陳代謝最旺盛的器官。(二)腦血流量影響腦血流量(CBF)的主要因素CBF=(MAP-ICP)?r4(8?L)(三)腦血流量的調節(jié)(Ba

5、yliss效應)正常情況:當平均動脈壓在60160mmHg范圍內變化時,腦血管可通過收縮或舒張改變口徑,使腦血流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這種作用稱為腦血流的自動調節(jié)。異常情況:自動調節(jié)的下限;自動調節(jié)的上限。長期高血壓患者,自動調節(jié)上、下限均高于正常人。(四)腦內血液循環(huán)固有特點1基本呈密閉狀態(tài)的顱腔使腦血管無論在睡眠或活動狀態(tài)下均不發(fā)生搏動。2進入顱內的頸內動脈和椎動脈均有一段極度彎曲的行程,這些彎曲引起血流動力學方面各種時相的變化,使原有的

6、搏動迅速減弱和消失。3動脈在軟膜下互相吻合亦大大分散和減弱了動脈的搏動。4腦血管本身的結構特點(五)中樞神經系統(tǒng)血供來源腦的血液供應與顱骨和硬腦膜的血液供應各有其來源。脊髓的血液供應則與硬脊膜和椎骨的血液供應有同一來源。(六)腦動脈分類動脈環(huán),發(fā)出大腦前、中、后動脈至大腦表面。中央支:供應間腦、基底節(jié)、內囊和腦干基底部中線旁結構,是高血壓性腦出血和腔隙性腦梗死的好發(fā)部位。皮質支(旋支):主要供應大腦半球皮質、皮質下白質與腦干的背外側。三

7、、供應腦的動脈腦血流循環(huán):頸內動脈系統(tǒng)和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靜脈、靜脈竇和頸內靜脈右心房。(一)頸內動脈系統(tǒng)1供應區(qū)域:大腦半球前35,即額葉、頂葉和顳葉的外側面、丘腦的前半部、紋狀體和內囊。2頸內動脈的主要分支(1)眼動脈:供應視網(wǎng)膜的血液;(2)后交通動脈:是溝通頸內動脈和椎基底動脈兩大系統(tǒng)血流的主要動脈。供應內囊后肢、丘腦、丘腦底核的血液。(3)脈絡膜前動脈:主要供應脈絡叢、視束的大部分和外側膝狀體、大腦腳底中13、蒼白球大部分、內囊后

8、肢的后23。(4)大腦前動脈中央支,主要供應下丘腦、紋狀體前部和內囊前肢;皮質支:主要供應大腦半球內側面頂枕裂以前的皮質和背外側面上緣的額上回、額中回上半、中央前后回上1/4、旁中央小葉等。(5)大腦中動脈中央支:主供應紋狀體、內囊膝部及后肢前13。大腦中動脈主干經外側溝至大腦半球外側面,皮質支主供應大腦半球外側面的大部分。(二)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1主要供應區(qū)域:大腦半球的后25(大腦枕葉、顳葉的底面、)丘腦的后半、小腦、腦干、脊髓首端和內

9、耳等。2椎基底動脈的主要分支(1)椎動脈脊髓前動脈椎動脈的長旋支:即小腦后下動脈,供應延髓背外側、小腦蚓部和小腦半球下部的血液。椎動脈的短旋支和旁中央支:供應延髓其余部分。(2)基底動脈旁中央支:供應中腦、腦橋。(3)大腦后動脈:皮質支供應大腦顳葉底面和枕葉。脊髓后動脈脊髓前動脈延髓動脈小腦后下動脈椎動脈分支基底動脈分支小腦前下動脈腦橋支內聽動脈小腦上動脈大腦后動脈(二)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后循環(huán))(三)腦動脈的側支循環(huán)1腦底動脈環(huán):位于腦

10、底面的蛛網(wǎng)膜下腔內,在蝶鞍之上,圍繞視交叉、灰結節(jié)及乳頭體周圍形成環(huán)狀。由雙側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大腦后動脈起始段及前后交通動脈連接而成。2其他側支循環(huán)大腦前、中、后動脈皮質支在大腦表面彼此交通,密如蛛網(wǎng)。頸內、外動脈圍繞眼、耳、鼻的深淺分支互相吻合;大腦動脈皮質支與來自頸外動脈的腦膜動脈分支也存在豐富的側支吻合。三、腦部的靜脈及靜脈竇(一)腦部靜脈1淺靜脈﹙皮質組﹚:大腦半球的血液大腦上、中、下靜脈上矢狀竇、海綿竇和橫竇。2深靜脈﹙

11、腦室組﹚大腦內靜脈的血流大腦大靜脈大腦鐮靜脈的血液下矢狀竇乙狀竇頸內靜脈出顱右心房。(二)腦靜脈結構特點管腔大,管壁薄,彈性差;無靜脈瓣;大多不與動脈伴行;靜脈竇(三)顱內主要的靜脈竇海綿竇、上矢狀竇、下矢狀竇、巖上竇、巖下竇、直竇、橫竇和乙狀竇。四、腦血管意外的主要癥狀和體征1起病方式:起病突然立即出現(xiàn)相應癥狀和體征。2全腦癥狀:頭痛、惡心、嘔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3局灶癥狀和體征(1)頸內動脈系統(tǒng)損害表現(xiàn)①病灶對側中樞性面、舌下神

12、經癱瘓和肢體癱瘓;②對側偏身感覺障礙;③優(yōu)勢半球損害時可有失語;④對側同向偏盲。(2)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損害表現(xiàn)①眩暈伴惡心、嘔吐;②復視;③構音、吞咽困難;④交叉性癱瘓或感覺障礙;⑤小腦性共濟失調;⑥皮質盲。(3)腦膜刺激征缺血性卒中預防用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clopidogrel)腦卒中預防二級預防已發(fā)生卒中或有TIA病史的個體預防腦卒中復發(fā)一級預防有卒中傾向、尚無卒中病史的個體預防發(fā)生腦卒中針對腦卒中主要危險因素綜合防治脊髓后動脈脊髓

13、前動脈延髓動脈小腦后下動脈椎動脈分支基底動脈分支小腦前下動脈腦橋支內聽動脈小腦上動脈大腦后動脈(2)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后循環(huán))腦血液供應1.腦動脈系統(tǒng)大腦淺靜脈分三組大腦上靜脈匯集大腦皮質大部分血流→上矢狀竇大腦中靜脈匯集大腦外側溝附近血液→海綿竇大腦下靜脈匯集大腦半球外側面下部&底部血液→海綿竇&大腦大靜脈2.腦靜脈系統(tǒng)腦血液供應腦靜脈靜脈竇成人腦重約1500g占體重的2%~3%血流量豐富(750~1000mlmin)占心搏出量20%代

14、謝極旺盛腦組織耗氧量占全身的20%~30%能量主要來源于糖有氧代謝幾乎無能量儲備腦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病理生理腦組織對缺血缺氧十分敏感氧分壓&血流量顯著↓可引起腦功能嚴重損害大腦皮質血流量豐富急性缺血,可發(fā)生出血性腦梗死(紅色梗死)白質易發(fā)生缺血性腦梗死(白色梗死)1.血管壁病變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性動脈硬化最常見動脈炎結核性梅毒性結締組織病先天性血管病動脈瘤血管畸形血管損傷外傷顱腦手術藥物毒物惡性腫瘤所致腦血管病的病因2.心臟病&血流動力學

15、改變高血壓低血壓&血壓急驟波動心功能障礙傳導阻滯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特別是房顫4.其他病因空氣脂肪癌細胞&寄生蟲栓子腦血管痙攣受壓外傷等病因不明3.血液成份&血液流變學改變高粘血癥(脫水紅細胞增多癥高纖維蛋白原血癥白血病等)凝血機制異常(抗凝劑口服避孕藥DIC等)腦血管病的病因不良生活方式增加腦卒中風險吸煙、酗酒太油!太咸!不健康飲食腦卒中發(fā)病率思考題1、腦血管病的分類。2、供應腦的動脈系統(tǒng)主要分支及其供應區(qū)域。3、腦底動脈環(huán)的構成及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