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坦布蘇病毒e蛋白基因的原核表達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鴨坦布蘇病毒E蛋白基因的原核表達?姬希文12,李雪松1,邊延峰3,李國新1,顏丕熙1,張七斤2,李澤君1(1.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上海獸醫(yī)研究所,上海200241;2.內蒙古農業(yè)大學獸醫(yī)學院,呼和浩特010018;3.天津生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384)摘要: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擴增鴨坦布蘇病毒(DuckTembusuvirus,DTMUV)奉賢株(FX2010)的結構蛋白E基因,并將其克隆至原核表達載體pET32a(),構建重組

2、表達質粒pET32aE。將其轉化受體菌E.coliBL21(DE3)感受態(tài)細胞,經IPTG誘導進行表達。SDSPAGE和Westernblot試驗檢測結果表明,E基因在大腸桿菌中得到了表達,并且可與抗DTMUV的多克隆抗體發(fā)生特異性反應。E基因的成功表達為DTMUV的診斷試劑盒、疫苗等的研制奠定基礎。關鍵詞:鴨坦布蘇病毒;E基因;克??;表達中圖分類號: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6422(2012)02000000EXPRESSIO

3、NOFEPROTEINOFDUCKTEMBUSUVIRUSINPROKARYOTICCELLSJIXiwen12,LIXuesong1,BIANYanfeng3,LIGuoxin1,YANPixi1,ZHANGQijin2,LIZejun1(1.ShanghaiVeterinaryResearchInstituteCAASShanghai200241China2.CollegeofVeterinaryMedicineInnerMongo

4、liaAgriculturalUniversityHohhot010018China3.TianjinShengjiGroupCo.Ltd.Tianjin300384China)Abstract:TheEgeneofduckTembusuvirus(DTMUV)wasamplifiedbyRTPCRedintothemultipleclonesitesofthepET32a()vect.Therecombinantplaswastran

5、sfmedintoBL21(DE3)competentcellsthecellswereinducedwithIPTGtoexpresstheEprotein.SDSPAGEWesternBlotassaysshowedthatheEproteinwassuccessfullyexpressedkepttheactivityfbindingtheDTMUVspecificantibody.BasedonEproteinexpressed

6、inprokaryoticcellsitmightbecomeeasytodevelopdiagnosiskitsvaccinesfDTMUV.Keywds:DucktembusuvirusEgenecloningexpression自2010年春季以來,中國華東地區(qū)發(fā)生了以產蛋下降和死亡為主要特征的鴨病的流行,之后該病迅速傳播全國多個省市,到目前為止,全國大部分主要水禽養(yǎng)殖地區(qū)仍然受到該病的威脅,發(fā)病率高達100%,病死率在5%~10

7、%之間。經過病毒分離鑒定,目前已經確定引起該病的病原為鴨坦布蘇病毒(DucktembusuvirusDTMUV)[1]。DTMUV屬黃病毒科黃病毒屬[2],呈球型,直徑30~50nm,核心含單股RNA,有衣殼。從序列上分析,該病毒可能與其他黃病毒屬的病毒一樣,具有3結構蛋白,即E蛋白、核蛋白和白蛋白為糖蛋白。其中,E蛋白是誘發(fā)動物機體產生抗日本乙腦病毒中和抗體的重要抗原[3],黃病毒屬中多數(shù)病毒的E蛋白與機體宿主的免疫應答作用密切收稿日

8、期:20120223基金項目: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專項經費(201003012);國家國際科技合作項目(2010DFB33920);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上海獸醫(yī)研究所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2010JB04)作者簡介:姬希文,女,碩士研究生,預防獸醫(yī)學專業(yè)通信作者:李澤君,Email:lizejun@shvri.圖1鴨坦布蘇病毒鴨坦布蘇病毒E基因的基因的PCR擴增擴增Fig.1PCRamplifiedEgenefromD

9、TMUVM:DNA分子質量標準(DL2000)1:E基因的PCR產物2:陰性對照M:DNAMarker(DL2000)1:PCRproductsofEgene2:Negativecontrol3討論討論鴨坦布蘇病毒(DTMUV)與西尼羅病毒(WestnilevirusWNV)、登革病毒(DenguevirusDV)同屬黃病科黃病毒屬成員,推測其E蛋白有著與其他黃病毒E蛋白有著相似的結構和功能。Kolaskar等[79]的研究表明,E蛋白

10、含有3個抗原域:域Ⅰ,也稱為中心域,由E1位~E51位、E137位~E196位和E293位~E311位的13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此域有糖基化位點和具有血清學及生物學活性的抗原表位;域Ⅱ,由E52位~E136位和E197位~E292位的181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具有中和活性和血凝活性的抗原表位;域Ⅲ,由E312位~E411位的10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參與受體結合過程,在黃病毒屬中十分保守[10]。決定毒力的基因片段主要集中在E蛋白編碼區(qū),E

11、蛋白是病毒表面棘突的主要成分,它可激發(fā)中和抗體和保護性免疫,一般認為它是病毒受體的結合蛋白,并介導膜融合和細胞穿入。本研究利用PCR技術擴增出了DTMUV完整E蛋白基因片段[11],含有形成高級結構所需的所有元件。為了分析原核表達的E蛋白的生物學特性,建立安全、簡便和經濟的制備DTMUV診斷抗原的方法,筆者構建了DTMUVE表達載體,并在大腸桿菌中表達。由于大腸桿菌表達菌株BL21(DE3pLysS)的轉化效率相對較低,所以按pET系列

12、載體克隆操作說明的方法,先把目的基因和載體的連接產物克隆入大腸桿菌JM109中,篩選出重組質粒后,再把重組質粒轉化表達菌株BL21(DE3),最后成功地在大腸桿菌中表達了E蛋白。DTMUV的E蛋白在病毒與敏感細胞結合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DTMUV敏感細胞表面有病毒的相應受體,但其結構和功能尚未明確。我們用原核表達系統(tǒng)表達E蛋白,在多次嘗試不同表達載體與宿主菌之后,成功的構建了E蛋白的原核表達載體。對原核表達產物的可溶性分析結果表明,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