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1990年我國股票市場誕生以來,我國進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資本市場效率的改革。2005年4月29日啟動的股權分置改革無疑是其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IPO 效率乃一級市場效率,是資本市場效率的重要組成部分。股權分置改革必定會對其產生深遠影響。故本文從股權分置改革這一獨特的制度背景出發(fā)研究我國股市的IPO 效率。 本文首先對國內有關IPO 效率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綜述,發(fā)現:國內學者大部分都是以某個時期上市的股票為樣本,然后構建回歸模
2、型,找出我國股市IPO 高抑價的根源。但是,到目前為止,對于我國股市IPO 效率低下的緣由并未得出一致的結論。另外,國內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直接沿用西方有關IPO 效率的研究范式,即直接研究IPO 定價效率,將其作為重要的,甚至唯一的研究對象,而忽略了IPO效率范疇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IPO 配置效率。因此,本文借鑒趙林茂博士的思想,將IPO 效率拓展為IPO 配置效率和IPO 定價效率。IPO 配置效率是指新股發(fā)行價與公司內在價值的偏離
3、程度,這種偏離程度用發(fā)行價所包含的與公司內在價值有關的信息量來衡量,包含的信息量越充分效率越高,否則相反。IPO 定價效率是指新股發(fā)行價與上市首日收盤價的偏離程度,也就是說,新股發(fā)行價與上市首日收盤價越接近效率越高,反之亦然。對IPO 效率的重新界定不僅可以檢驗股權分置改革的實施效果,更可以找出我國股市IPO 高抑價的根源是一級市場定價偏低還是二級市場投資者的過度反應,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提出政策建議。然后,本文選取2002年9月11日-2
4、004年9月9日(股改前兩年)在滬深兩市上市的132 只A 股和2006年6月19日-2008年6月19日(股改后兩年)在滬深兩市上市的235 只A 股進行實證研究。實證研究的第一部分是股權分置改革與IPO 配置效率。本文選取新股發(fā)行價為因變量,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為解釋變量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通過實證研究發(fā)現:無論從模型的擬合優(yōu)度、顯著性水平還是回歸系數來看,股權分置改革后,我國股市的IPO 配置效率有了顯著提高。實證
5、研究的第二部分是股權分置改革與IPO 定價效率。本文首先對股權分置改革前后的IPO 抑價率進行了描述性統(tǒng)計,發(fā)現股改前后的IPO 抑價率均值分別為79.01%、145.24%,中位數分別為69.21%、110.97%,標準差分別為59.95,106.11 。這表明:股權分置改革后,我國股市的IPO 定價效率有所降低。究其原因,本文認為有如下四點:第一,本文選取的樣本B 乃股權分置改革后兩年發(fā)行的股票,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股權分置改革的效
6、果未完全顯現。股權分置改革是長期利好,需要與其他措施配套實施方可顯現效果,這尚需時日。第二,股權分置已不是IPO 高抑價的主要原因,我國IPO 定價的低效率還與新股發(fā)行制度和發(fā)行方式有關;第三,結合實證研究的第一部分,可以看出股改后IPO 高抑價率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二級市場。這包括:法律法規(guī)的不完善,對股票發(fā)行及交易市場的監(jiān)管不力,對過度投機及違規(guī)行為的打擊力度不夠;公司治理結構不夠完善,上市公司質量不高。機構投資者在投資者中比例仍較低,
7、專業(yè)能力和定價能力仍較弱;中小投資者投資理念有偏差,以價值投資為投資策略的少,以投機為目的的多;第四,股改前后市場行情差異較大,股改前處于熊市,而股改后處于十年不遇的大牛市。接著,對研究變量進行了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發(fā)現股改前的模型擬合度優(yōu)于股改后的,且通過顯著性水平檢驗的解釋變量多于股改后的。本文認為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在于:第一,股權分置改革后,影響IPO 定價效率的因素發(fā)生了顯著變化?;貧w模型對股改后的IPO 抑價解釋力變弱;第二,
8、兩個樣本中滬深兩市上市的股票占比懸殊較大;第三,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企業(yè)在兩個樣本中的占比差異較大。同時還發(fā)現:第一,股權分置改革前,IPO 定價效率與發(fā)行價格、發(fā)行規(guī)模、上市首日大盤指數顯著負相關,與上市首日換手率顯著正相關,與行業(yè)、中簽率負相關但不顯著;第二,股權分置改革后,IPO 定價效率與發(fā)行價格顯著負相關,與上市首日大盤指數顯著正相關;與發(fā)行規(guī)模、行業(yè)負相關但不顯著,與上市首日換手率、中簽率正相關但不顯著。 通過實證研究
9、,本文得出如下結論:我國股市IPO 高抑價的根源并非一級市場定價偏低而是二級市場投資者的過度反應。因此,對一級市場進行市場化改革固然重要,但對二級市場運行機制的規(guī)范更加重要。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四點建議:第一,進一步推進新股發(fā)行制度的市場化改革。1)證券有關部門應該嚴把“核準”關,堅持先“核實”后“準發(fā)”的程序,保證將“上市”這一稀缺資源配置給實力雄厚、信譽度高、具有成長性的優(yōu)質企業(yè),以實現優(yōu)勝劣汰;2)加大“核準失職”的問責力度;3)
10、逐步向注冊制推進。第二,進一步推進新股發(fā)行方式的市場化改革。1)完善IPO 定價理論;2)完善IPO 詢價過程;3)培養(yǎng)成熟的承銷商和機構投資者。第三,進一步推進二級市場的規(guī)范和成熟,強化市場約束功效。我國股市IPO 高抑價的根源在于二級市場,如果二級市場效率低下,再有效的股權配置機制也無法發(fā)揮作用,因此二級市場的規(guī)范和成熟時提高IPO 效率的關鍵所在。第四,提倡價值投資,培養(yǎng)長期投資者。在我國,投資者進行投資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低買高買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權分置改革前后我國股市波動特征的實證研究.pdf
- 股權分置改革前后主板IPO抑價比較研究.pdf
- 股權分置改革前后我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比較研究.pdf
-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前后財務績效的比較研究.pdf
- 股權分置改革前后我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比較研究.pdf
- 后股權分置時代的中國股市效率研究.pdf
- 股權分置改革后我國上市公司IPO行為研究.pdf
- 股權分置改革前后中國IPO抑價的影響因素對比分析.pdf
- 股權分置改革前后我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研究.pdf
- 股權分置改革對我國IPO抑價影響分析研究.pdf
- 滬深A股市場異象研究——基于股權分置改革前后面板門限模型的比較分析.pdf
- 股權分置改革對我國股市波動性影響的實證研究.pdf
- 股權分置改革后我國股票市場IPO折價影響因素研究.pdf
- 我國中小企業(yè)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前后財務績效的比較研究.pdf
- 股權分置改革市場效率的實證檢驗.pdf
- 股權分置改革前后我國上市公司關聯交易變化研究.pdf
- 股權分置改革前后滬港美股市波動溢出效應研究——基于多元GARCH模型.pdf
- 股權分置改革前后股權結構對公司績效影響研究.pdf
- 股權分置改革與中國股市的慣性、反轉效應研究.pdf
- 股權分置改革前后我國股票市場流動性變化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