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以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為基礎的心、腦血管疾病是現代社會病死率和致殘率最高的疾病,嚴重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針對AS的發(fā)生機制,預防和控制AS發(fā)生和發(fā)展已成為心血管疾病研究領域的熱點和難點。近年來先后有學者提出脂質沉積學說,單克隆學說、血小板聚集學說和炎癥細胞浸潤學說,但均不能解釋AS的全過程。Ross于1999年大膽提出AS是一種炎癥免疫性疾病,并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可,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研究、預
2、防和治療帶來了革命性影響。
樹突狀細胞(Dendriticcell,DC)是目前發(fā)現的功能最強大的專職性抗原提呈細胞(Antigenpresentationcell,APC),是唯一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細胞的APC,是機體發(fā)生免疫反應的始動者。未成熟DCs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對抗原的的攝取、加工及較強的遷移能力,但因其細胞表面不具有高水平的MHCⅡ類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只能較弱的激活T細胞。與之相反,成熟DCs能激活初始型T細胞并
3、啟動免疫反應。1995年Bobryshev首次發(fā)現了樹突狀細胞存在于正常動脈管壁中,并將這類DCs命名為血管樹突狀細胞(VDC)。研究發(fā)現,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樹突狀細胞數量明顯多與正常動脈管壁,提示DCs可能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在AS形成的早期,單核細胞的浸潤可致血源性的樹突狀細胞數量增多并被活化,促進其發(fā)育為成熟DCs。有學者證實,不穩(wěn)定斑塊中的DCs多于穩(wěn)定斑塊中的DCs,并推測DCs存在于斑塊中的數量和部位與斑塊的穩(wěn)
4、定性密切相關。Toll樣受體4因其大量存在于DCs表面,并通過信號轉導最終導致核因子-κB(NF-κB)和免疫反應基因的激活,引起炎癥因子和趨化因子的分泌,介導炎癥反應的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L-選擇蛋白是細胞黏附分子選擇素家族中的一員,主要參與炎癥反應與免疫應答時白細胞的滾動和粘附。研究證實,樹突狀細胞表面存在L-選擇蛋白的主要配體sleX、MadCAM。研究表明,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其血清中L-選擇蛋白較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和正常人
5、水平明顯升高,提示L-選擇蛋白介導的細胞粘附和炎癥反應與斑塊的不穩(wěn)定性有關。Allan在心肌缺血模型中證實了L-選擇蛋白單克隆抗體可使心肌壞死減少60%。因此,我們大膽推測L選擇蛋白通過TLR4信號轉導通路介導DCs成熟并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目的:在離體細胞水平觀察L-選擇蛋白對人單核細胞源性樹突狀細胞分化及免疫功能的影響并進一步探討其發(fā)生機制。
方法:采用健康人外周血經免疫磁珠方法分離出CD14
6、+單核細胞,加入重組人GM-CSF和IL-4細胞因子誘導單核細胞定向分化為DCs。DCs在培養(yǎng)基中孵育5天,收集并隨機分為四組。分別為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L選擇蛋白、L選擇蛋白抑制劑及不加任何刺激因子的DCs孵育24-36小時,電鏡下觀察四組DCs形態(tài)變化、流式細胞儀檢測免疫表型CD1a、CD80、CD83、CD86表達的變化,提取總RNA,采用RT-PCR檢測TLR4mRNA;流式細胞儀檢測四組
7、TLR4蛋白表達率。
結果:經L選擇蛋白刺激后的DCs胞體變大,呈不規(guī)則形,細胞表面有很多且長的突起,胞質豐富,胞漿中細胞器較未成熟組少。而未成熟組DCs胞體較小,外形較規(guī)則,未見長的突起。與陰性對照即未成熟組相比,L選擇蛋白組DCs表面抗原CD1a,CD80,CD83,CD86表達明顯增加。而L選擇蛋白拮抗劑組即Fucodian組較L選擇蛋白組抗原表達量有所下調。L選擇蛋白可以上調DCs內TLR4mRNA的表達,流式細胞
8、儀結果示經L選擇蛋白干預后的DCs較未成熟組表達TLR4蛋白水平高,且給予L選擇蛋白抑制劑可部分下調DCs表面表達TLR4。
結論:L選擇蛋白與樹突狀細胞共培養(yǎng)后能促進樹突狀細胞成熟并表達高水平的共刺激分子CD1a、CD80、CD83、CD86;RT-PCR結果和流式細胞儀結果顯示L選擇蛋白能上調TLR4表達,而L選擇蛋白拮抗劑能部分下調上述結果。我們推測L選擇蛋白與樹突狀細胞表達的配體相結合后通過TLR4通路促進DCs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樹突狀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pdf
- 樹突狀細胞在兔動脈粥樣硬化模型中作用的研究.pdf
- cyclophilinA在單核細胞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炎癥反應中的作用研究.pdf
- 樹突狀細胞在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制和防治中的作用.pdf
- 動脈內膜樹突狀細胞變化在尿毒癥加速性動脈粥樣硬化小鼠中作用.pdf
- 樹突狀細胞與頸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的研究.pdf
- 樹突狀細胞介導的炎癥免疫反應在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pdf
- sPLA2-ⅡA慢病毒在人單核細胞中的表達及致動脈粥樣硬化作用.pdf
- PKC信號通路在樹突狀細胞介導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炎癥反應中作用及機制探討.pdf
- 樹突狀細胞與動脈粥樣硬化免疫發(fā)生機制的研究.pdf
- 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與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及診斷價值分析.pdf
- 普羅布考通過樹突狀細胞抗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的研究.pdf
- 樹突狀細胞遷徙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fā)生發(fā)展關系的研究.pdf
- 單核細胞自體吞噬相關基因蛋白表達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的研究.pdf
- 樹突狀細胞與CRP在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中的關系及機制研究.pdf
- 樹突狀細胞源性exosomes免疫糖尿病LDLr---小鼠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DC-SIGN適體抑制樹突狀細胞參與的動脈粥樣硬化炎癥反應.pdf
- 樹突狀細胞基因表達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wěn)定關系的研究.pdf
- 單核細胞激活標志物與HIV-AIDS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pdf
- 樹突狀細胞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及斑塊的穩(wěn)定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