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lbetes Mellitus,DM)常見的嚴重微血管并發(fā)癥,是DM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大約20%-3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會出現(xiàn)糖尿病腎病,1型糖尿病出現(xiàn)糖尿病腎病的機率會更高,目前DN已成為終末期腎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DN發(fā)病機制復雜,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認為是多因素如糖代謝紊亂及其所導
2、致的血流動力學改變、細胞因子、炎癥因子等綜合作用的結果。DM病人一旦進入臨床DN期即蛋白尿期,隨著病程的進展就會出現(xiàn)持續(xù)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功能下降等臨床表現(xiàn),病程不可逆轉,最終發(fā)展成終末期腎病,治療極為困難,并有極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所以早期對糖尿病腎病進行干預極為重要。
腎小球內(nèi)皮細胞(Glomemlar Endothelial Cells,GECs)在腎小球濾過過程中起著重要的生理作用,在腎小球
3、疾病的形成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腎小球血管內(nèi)皮細胞是高血糖首當其沖的靶細胞,蛋白尿出現(xiàn)便是糖尿病腎臟微血管功能和結構的異常表現(xiàn),腎小球內(nèi)皮細胞又稱腎臟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是腎小球濾過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承受著遠高于一般毛細血管的血壓。血流動力學的變化極易損傷腎小球內(nèi)皮細胞,另外血液中的致病因子如高血糖及局部的腎素.血管緊張素因子也非常容易損害血管內(nèi)皮層,DN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血管內(nèi)皮結構和功能障礙密切相關,腎小球內(nèi)皮細胞損傷后可激活多種炎
4、癥因子如單核細胞趨化因子(Monocyte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引起炎癥細胞滲入腎小球,導致腎小球內(nèi)皮細胞密度降低,從而導致腎小球硬化和腎間質纖維化。因此如何減少腎小球內(nèi)皮細胞的損傷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
新近研究表明骨保護素(osteoprotegerin,OPG)具有抗內(nèi)皮細胞凋亡,促進血管內(nèi)皮細胞成熟等作用,從理論上可能對糖尿病腎臟病變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動物學實驗卻很少有
5、人研究,本研究通過建立DN大鼠模型,觀察OPG對糖尿病腎病大鼠模型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等生化指標及腎臟病理形態(tài)的改變并探討這一機制,為進一步了解DN的發(fā)病機制及對糖尿病腎病進行早期干預提供理論依據(jù)
目的:
(1)通過長期高脂飲食誘導及鏈尿佐菌素法構建糖尿病腎病大鼠模型,觀察OPG對糖尿病腎病大鼠基本狀況的改善和腎臟病變的延緩作用。
(2)觀察OPG對糖尿病腎病大鼠CD34(代表腎小球內(nèi)皮細
6、胞密度)和MCP-1表達的影響來探討其改善和延緩糖尿病腎臟病變的的機制。
方法:
選擇Wistar大鼠,給予8周高脂飲食后再給予小劑量鏈尿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將DN大鼠模型隨機分為2組:DN模型組(n=15)、OPG干預組(n=15),另設正常對照組(n=15)。OPG干預組每日給予8ug/kg體重的OPG加生理鹽水1ml腹腔注射一次;正常對照組和DN模型組每日以等量生理鹽水腹腔注射。各組大
7、鼠分籠喂養(yǎng),全部大鼠自由進食,隨意飲水,自然照明。10周后,觀察各組大鼠基本狀況及體重;檢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處死大鼠,心臟穿刺取血,離心分離血清,測定血糖、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標;取雙腎,稱雙腎重量計算腎臟肥大指數(shù)(腎重/體重);顯微鏡下觀察各組大鼠腎臟病理形態(tài)學改變(Masson染色,PASM染色);檢測各組大鼠腎組織腎小球內(nèi)皮細胞密度(CD34表達情況)和MCP-1的表達情況(免疫組織化學法)。
結果:
8、 (1)DN模型組體重為(323.54±25.16g)、腎臟肥大指數(shù)為(0.64±0.01)、血糖為(19.75±1.87mmol/L)、24小時尿蛋白為(60.24±4.99mg/L)、肌酐為(37.46±11.99umol/L)、尿素氮為(19.82±4.26mmol/L),而OPG干預組體重、腎臟肥大指數(shù)、血糖、24小時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分別為(411.33±28.79g)、(0.48±0.05)、(20.81±2.04mmol
9、/L)、(38.37±5.24mg/L)、(28.20±5.12umol/L)、(13.90±3.44mmol/L),與DN模型組相比,OPG干預組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腎臟肥大指數(shù)明顯減低、24小時尿蛋白定量減少(P<0.01),而血糖無明顯改變;
(2)DN模型組腎小球硬化指數(shù)為(3.93±0.64)、腎小管間質病變積分為(0.41±0.09)、而OPG干預組腎小球硬化指數(shù)、腎小管間質病變積分分別為(2.15±0.52)
10、、(0.34±0.07),與DN模型組相比,OPG干預組光鏡下腎臟組織病理形態(tài)如腎小球硬化指數(shù)和腎小管間質病變積分變化明顯好轉(P<0.01和P<0.05);
(3)DN模型組腎組織腎小球內(nèi)皮細胞密度(CD34+免疫組化染色)為(2.45±0.43),而OPG干預組腎小球內(nèi)皮細胞密度(CD34+免疫組化染色)為(5.13±0.58),與DN模型組相比,腎組織腎小球內(nèi)皮細胞密度增加(P<0.01);
(4)DN
11、模型組腎組織MCP-1的表達為(4.73±0.86),而OPG干預組腎組織MCP.1的表達為(3.78±0.44),與DN模型組相比,腎組織MCP.1的表達減少(P<0.01);
(5)腎組織腎小球內(nèi)皮細胞密度(CD34免疫組化染色)與24小時尿蛋白定量、腎小球硬化指數(shù)和腎小管間質病變積分成負相關(P<0.01);
(6)腎組織腎小球內(nèi)皮細胞密度和腎組織MCP-1的表達成負相關(P<0.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姜黃素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亞硒酸鈉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保護作用機制研究.pdf
- 異鼠李素對糖尿病大鼠的腎臟保護及作用機制研究.pdf
- 保元Ⅱ號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pdf
- 二氫槲皮素對糖尿病腎病的腎臟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依那普利聯(lián)合燈盞花素對糖尿病大鼠腎臟協(xié)同保護作用及機制.pdf
- 姜黃素對糖尿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羅格列酮對糖尿病大鼠腎臟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六味地黃湯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保護作用的研究.pdf
- 脂聯(lián)素對早期糖尿病腎病大鼠的保護作用.pdf
- 冬蟲夏草對大鼠糖尿病腎病的保護作用.pdf
- 褪黑素對糖尿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pdf
- 黃連素對2型糖尿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及機制探討.pdf
- 熊果酸對糖尿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羅格列酮對糖尿病大鼠腎臟保護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淫羊藿苷對糖尿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絲膠對糖尿病腎病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五甲基槲皮素對糖尿病腎病大鼠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霉酚酸酯對糖尿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pdf
- 來氟米特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