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瓜是我國第一大保護地栽培作物。近年來,黃瓜病毒病的發(fā)生有逐漸加重的趨勢,常造成經濟上較為嚴重的損失。西瓜花葉病毒(WMV)自上世紀五十年代發(fā)現以來在世界范圍內危害逐漸加重,也是侵染我國黃瓜的主要病毒之一,本試驗運用AFLP技術研究與黃瓜抗WMV緊密連鎖的分子標記,通過連鎖作圖將獲得的標記定位到已有的黃瓜分子遺傳圖譜上,為黃瓜抗病毒基因育種實施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奠定理論和技術基礎。 供試黃瓜材料父本為‘秋棚’(P1),抗WMV;母
2、本為‘歐洲八號’(P2),感WMV;以二者為親本生產F1和F2,在F2代通過單粒傳法獲得120份重組自交系(RIL)群體(F6)。對親本和重組自交系群體進行了苗期抗病接種,以病情指數為指標,進行了病毒的抗病性鑒定。結果表明:抗性基因的病情指數在黃瓜RIL群體中呈雙峰分布,但峰形不對稱。結合χ2測驗結果得出黃瓜對WMV的抗性受隱性單基因控制,峰形上的差異可能由于田間調查的誤差或是存在微效基因的修飾作用而引起。 運用AFLP(擴增片
3、段長度多態(tài)性),SCAR(特異性序列擴增)和BSA(混合分離分析法)對黃瓜抗WMV基因位點進行分子標記研究。對兩個親本及抗感基因池進行AFLP擴增篩選,在64對E+3/M+3的AFLP引物中發(fā)現有8對AFLP引物在親本和抗感基因池之間擴增出穩(wěn)定可重復的DNA多態(tài)性。將這8對引物在120個RIL株系中進行驗證并進行遺傳連鎖分析,結果只有引物E-ACT/M-CTT的一條多態(tài)性產物(E-ACT/M-CTT-427)與WMV抗性基因具有連鎖關系
4、,遺傳連鎖距離為8cM。將該AFLP標記成功轉化成了共顯性的SCAR標記。利用Jionmap3.0首次將該標記定位到已有的黃瓜遺傳圖譜上,該標記位于第Ⅱ連鎖群上。對差異片段進行了克隆測序,結果顯示抗感親本在目標片段上的長度分別為427bp和421bp,只有兩個差異堿基和6個“T”堿基的插入和缺失。分析所得到的差異片段的堿基序列后,發(fā)現該差異片段處于非結構基因區(qū),沒有完整的開放閱讀框,且有連續(xù)的“T”堿基序列,根據結構特征推測該序列屬于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黃瓜西瓜花葉病毒(WMV)抗性的遺傳研究和基因定位.pdf
- 黃瓜抗西瓜花葉病毒和番木瓜環(huán)斑病毒基因定位研究.pdf
- 辣椒抗黃瓜花葉病毒(CMV)遺傳分析及ISSR分子標記篩選.pdf
- 大白菜抗蕪菁花葉病毒病基因的SSR分子標記的研究.pdf
- 黃瓜花葉病毒dsRNA的研究.pdf
- 黃瓜花葉病毒干擾番茄花葉病毒在番茄中壞死的機制研究.pdf
- 大白菜抗蕪菁花葉病毒(TuMV)基因分子標記篩選與定位.pdf
- 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番茄環(huán)斑病毒及南方菜豆花葉病毒的分子檢測技術研究.pdf
- 黃瓜花葉病毒和花生斑駁病毒分子變異分析.pdf
- 番茄抗黃瓜花葉病毒病遺傳轉化的研究.pdf
- 侵染半夏的黃瓜花葉病毒研究.pdf
- 基于黃瓜花葉病毒的基因沉默載體優(yōu)化.pdf
- 基于黃瓜花葉病毒的病毒誘導基因沉默載體構建.pdf
- 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與甘蔗花葉病毒基因組測序及種群遺傳結構分析.pdf
- 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CGMMV)的鑒定及分子檢測.pdf
- 抗小麥黃花葉病毒轉基因小麥的研究.pdf
- 利用SLAF--seq技術定位辣椒抗黃瓜花葉病毒病基因.pdf
- 黃瓜花葉病毒生物學特性及分子變異研究.pdf
- 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和小西葫蘆黃花葉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及分析.pdf
- 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的分子鑒定及檢測技術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