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對比三種不同方法致大鼠心臟驟停后心肺復蘇的效果,并測定復蘇成功后不同時間點(3小時、6小時、12小時)大腦皮層組織的ICAM-1、VCAM-1的表達,從而判斷復蘇后的腦損傷情況,為臨床心肺腦復蘇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方法:利用窒息、3千克重物壓迫胸部、夾閉心底血管叢三種方法制造大鼠心臟驟停動物模型,每組分別選擇復蘇成功的大鼠15只,分別在3小時、6小時、12小時同法處死,每個時間點5只,取大腦皮層組織用免疫組化方法測定
2、ICAM-1、VCAM-1的蛋白表達,復蘇過程中持續(xù)監(jiān)測血壓、心率變化,記錄心臟驟停的時間(TCA)和自主循環(huán)恢復的時間(TROSC)。
結果:
(1)復蘇前各組HR、BP對比無差異(P>0.05),致CA所需時間窒息組較另兩組短(P<0.05),自主循環(huán)恢復時間各組對比無差異(P>0.05),窒息組復蘇成功率為77%,3千克重物壓迫胸部組為72%,夾閉心底血管叢組為7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2)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各組各相應時間點的ICAM-1和VCAM-1的表達均明顯增高(P<0.05),但各實驗組之間ICAM-1和VCAM-1的表達差異不顯著(P>0.05)。3Kg重物組6h和12h腦組織ICAM-1和VCAM-1含量較3h高(P<0.05),夾血管組6h和12h ICAM-1表達較3h高(P<0.05)。
結論:三種心肺復蘇動物模型均可取,復蘇成功率各組無差異,但窒息法和3千克重物壓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心臟驟停和心肺復蘇
- 心臟驟停與心肺腦復蘇
- 心臟驟停與心肺復蘇分析
- 心臟驟停與心肺復蘇ppt課件
- 肺超聲與PICCO對家兔心臟驟停模型心肺復蘇后肺損傷的監(jiān)測比較.pdf
- 心臟驟停與心肺復蘇西醫(yī)內科
- 心臟驟停與心肺腦復蘇2015
- 心臟驟停和心肺腦復蘇教案
- S100A8-A9在心臟驟停心肺復蘇后腦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2015年心臟驟停與心肺復蘇資料
- 法舒地爾對心臟驟停-心肺復蘇誘導大鼠肺損傷的作用.pdf
- 大鼠心肺復蘇后心腦損傷及三種中藥湯劑的干預作用.pdf
- 膻中穴刺激對心臟驟停大鼠心肺復蘇有效性的研究.pdf
- 山莨菪堿對心臟驟停大鼠復蘇及內皮損傷干預的研究.pdf
- 心搏驟停與心肺復蘇
- Toll樣受體4在小鼠心臟驟停心肺復蘇后腎損傷中的作用.pdf
- 格列本脲在大鼠窒息性心臟驟停-心肺復蘇模型的神經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徒手心肺復蘇與心肺復蘇機搶救心臟驟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臨床研究.pdf
- 大鼠心臟驟停心肺復蘇后腦皮質及海馬神經細胞自噬水平的動態(tài)變化.pdf
- 窒息致大鼠心跳驟停模型復蘇后腦損傷機制及烏司他丁干預作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