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研究目的:
1.1設計《高尿酸血癥中醫(yī)證候要素調查問卷》,并對問卷進行優(yōu)化,以制定切實可行有效的調查問卷。
1.2初步探索高尿酸血癥人群的中醫(yī)基本證候要素和證候特征,為中醫(yī)干預提供依據(jù)。
2.研究方法:
2.1調查問卷設計
以大量文獻研究、專家咨詢建議為基礎,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應用量表學研究方法,設計《高尿酸血癥中醫(yī)證候要素調查問卷》。
2.2統(tǒng)計分析方法
2.2
2、.1調查問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運用克朗巴赫α系數(shù)和Guttman折半系數(shù)法考核調查問卷的信度,調查問卷“中醫(yī)癥狀”領域條目的結構效度采用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方法。
2.2.2調查問卷條目優(yōu)化方法
采用離散程度趨勢法從敏感性角度篩選條目;采用因子分析法,基于數(shù)據(jù)的相關結構從獨立性和代表性角度篩選條目;采用克朗巴赫系數(shù)法從內部一致性對條目進行篩選。
2.2.3 HUA中醫(yī)證候要素分
3、析方法
運用隱樹模型(latent tree model)方法,通過可見的“癥狀顯變量”來探求內在的不可見的“中醫(yī)證候要素隱變量”,并建立“中醫(yī)證候要素隱變量”之間的隱樹結構,分析HUA的基本中醫(yī)證候要素及其相互關系。
3.結果:
3.1問卷信度和效度評價
3.1.1問卷信度評價
通過對問卷“中醫(yī)癥狀”領域條目分析,脾、心、腎、肝、濕、痰、熱、氣虛、陰虛等9個維度的克朗巴赫系數(shù)α值分別為
4、0.725、0.707、0.656、0.670、0.726、0.550、0.514、0.656和0.612,整個領域的克朗巴赫系數(shù)α值為0.891?!爸嗅t(yī)癥狀”領域9個維度的Guttman折半信度值分別為0.656、0.766、0.669、0.592、0.621、0.543、0.489、0.559和0.580,整個領域的Guttman折半信度值為0.801。
3.1.2問卷效度評價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運用主成分法提取
5、公因子,經過平均正交旋轉法,迭代25次。本分析提取了10個特征根值大于1的公因子,累積方差貢獻率達到53.775%,且每個條目在其中一個公因子上負荷值>0.4,對其他公因子的負荷值較低。
3.2 HUA發(fā)病相關因素
超重或肥胖、飲酒是HUA的主要危險因素。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女性絕經后比未絕經發(fā)病率升高,故性別和年齡亦是HUA的主要危險因素。
3.3 HUA中醫(yī)癥狀
3.3.1不同年齡分層HUA人
6、群中醫(yī)癥狀的差異比較
方差相等性檢驗和兩個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自汗、口粘膩、大便臭穢、喜嘆息、口苦、口干、四肢怕冷、頭暈、頭重如裹、視物模糊、眼睛干澀、牙齒松動、渴不欲飲、口淡乏味、耳鳴、聽力下降、氣短、情緒激動、健忘、胸脅脹滿、腿軟、腿沉、大便干結、夜尿頻等癥狀在兩類人群分布的方差不同(P<0.05)。
年齡<45歲人群“自汗、喜嘆息、大便臭穢”癥狀發(fā)生率較年齡≥45歲人群高(P<0.05)。
年齡≥
7、45歲人群發(fā)生率較年齡≤45歲人群高的癥狀有四肢怕冷、頭暈、頭重如裹、視物模糊、眼睛干澀、牙齒松動、口苦、口干、渴不欲飲、口粘膩、口淡乏味、耳鳴、聽力下降、氣短、情緒激動、健忘、胸脅脹滿、腿軟、腿沉、大便干結、夜尿頻(P<0.05),說明這些癥狀在HUA不同年齡人群的分布是不同的。
3.3.2 HUA合并血脂異常與單純血脂異常人群中醫(yī)癥狀差異比較
方差相等性檢驗和兩個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HUA合并血脂異常組怕熱、
8、口粘膩、自汗、情緒激動癥狀出現(xiàn)的頻率均高于15%且比血脂異常組更為明顯(P<0.05)。
HUA合并血脂異常與單純血脂異常人群比較結果表明,HUA人群的濕熱、氣虛的表現(xiàn)程度比血脂異常人群更為明顯。
3.4基于隱樹模型的HUA中醫(yī)證候要素分析
利用啟發(fā)式單重爬山算法學習得到BIC評分最高的隱樹模型,其BIC評分為-15671。隱樹模型中的顯變量癥狀所展現(xiàn)的隱變量所示HUA常見中醫(yī)證候要素為腎虛、脾虛、肝虛、濕
9、熱、陰虛、氣滯、血瘀等。病位證候要素以肝、脾、腎三臟為主,病性證候要素多以虛證、濕證為主,氣滯、血瘀為輔。與臨床醫(yī)生對患者的中醫(yī)證候要素判斷結果一致。
3.5 HUA中醫(yī)證候特征分析
(1)通過正交旋轉因子矩陣,每個癥狀條目基本在其相應的公共因子上負荷值大于0.4,而對其它公共因子的負荷值則較低。綜合分析個因子所含條目,因子1反映脾腎虧虛的癥狀,因子2反映肝腎不足的癥狀,因子3反映脾虛濕蘊的癥狀,因子4反映肝氣不舒的
10、癥狀,因子5反映痰濕內阻的癥狀,因子6反映氣陰兩虛的癥狀,因子7反映氣滯的癥狀,因子8反映脾陽虛的癥狀,因子9反映肝陰虛的癥狀,因子10反映濕熱的癥狀。
(2)對32個中醫(yī)舌、脈變量進行分層聚類,聚為3類時體征信息的分散性較好,證候類型分布較清晰,較符合臨床實際,根據(jù)專家意見分別將這3類證候分別命名為:濕熱證、脾腎虧虛證、瘀證。
4.結論:
4.1超重或肥胖、飲酒、性別、年齡是HUA的主要危險因素。
11、 4.2 HUA主要中醫(yī)癥狀為自汗和怕熱。不同年齡分層中醫(yī)癥狀分布有差異。HUA人群的濕熱、氣虛的表現(xiàn)程度比血脂異常人群更為明顯。
4.3 HUA中醫(yī)證候要素主要為腎虛、脾虛、肝虛、陰虛,氣虛和濕熱、痰濁、氣滯、血瘀。病位證素以肝、脾、腎三臟為主,病性證素多以濕證、虛證為主。本虛可見脾虛、腎虛、肝虛,標實可見,濕濁、濕熱、氣滯、血瘀等。
4.4 HUA常見中醫(yī)基本證候脾腎兩虛證、脾虛濕盛證、濕熱困脾證、肝腎不足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