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腸道乳桿菌新種lactobacillussp.nov表面粘附蛋白的研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位代碼 1 0 4 4 S學號 2 0 0 2 1 4 3 0分類號 Q 9 3 6Y ’ 7 6 4 5 1 6彥孝存缸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論文題目:牙鲆腸道乳桿菌新種( L a c t o b a c i l l u ss p .n o v )表面粘附蛋白的研究學科專業(yè)名稱:申請人姓名:指導教師:細厘生物堂 掰山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 0 0 5 年5 月采鏹渺 匆薔i Z 善鎏q 焉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牙鲆腸道乳桿菌新種( L

2、 a c t o b a c i l l u s s p .n o v )表面粘附蛋白的研究中文摘要益生乳酸菌在腸道中的定植能夠排斥外來病原菌的入侵,從而起到生物抗菌的作用。粘附過程是乳酸菌定植的第一步,由于菌體表面的各種粘附相關成分是介導粘附的基礎,從而對這些成分的研究分析是闡明益生菌粘附機理的必要條件,而粘附枧理的深入研究對于消化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豹改善以及病原菌的生態(tài)防治均具有熏要意義。本文以從健康牙鲆腸道中分離篩選的乳桿菌新種L 1

3、5 為實驗材料,對其參與粘附過程的表面蛋白質成分進行了初步的分離、分析鑒定和純化。首先進行細菌生長曲線的測定。在3 7 ℃液體M R S 培養(yǎng)基厭氧培養(yǎng)條件下,L 1 5 生長的潛伏期為6 h ,此后進入對數生長期,至1 8 h 到達穩(wěn)定期。通過比較5 m o l /L 酸性氯化鋰、5 m o l /L 中性氯化鋰、8 m o l /L 尿素三種不同的試劑,選定了提取蛋白種類和數量相對較多的5 m o I /L 中性氯化鋰進行表面蛋白質

4、的提取。在不同培養(yǎng)時間、培養(yǎng)溫度和培養(yǎng)基鹽度實驗條件下,5 m o l /L 中性氯化鋰提取得到的L 1 5 表麗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都有較大的差異,通過比較,選定了在M R S 培養(yǎng)基中3 7 ℃靜置培養(yǎng)1 6 h 的培養(yǎng)條件。5 m o l /L 中性氯化鋰處理前后的菌體掃描電子顯微鏡結果顯示,雖然L 1 5 由原來的二連體狀態(tài)變?yōu)榉稚⒌膯误w狀態(tài),但是細菌細胞結構完整,而且在上述培養(yǎng)和提取條件下,表面蛋白提取前后L 1 5 對牙鲆腸粘

5、液的粘附能力有較大變化,表明提取的蛋白質為表面蛋白質,而且在表面蛋白質中存在參與腸粘液粘附的成分。采用蛋白質印跡法( W e s t e r n b l o t t i n g ) 鑒定L 1 5 中參與粘附的表面蛋白質成分,即牙鲆腸粘液經酯化生物素( B .m - I S ) 處理后,與轉移到硝酸纖維素膜上的L 1 5 表面蛋白質共同孵育,再經過與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親和素( H R P .A v i d i n ) 的作用,D A

6、B 顯色顯示出菌體表面參與秸附的蛋白質只有一種,分子量為6 1 .8 k D a ,將之命名為M A P P p o l 。同樣,利用B ,N H S 標記L 1 5 全蛋白后,與轉移到硝酸纖維素膜上的牙鲆腸粘液蛋白共同孵育,再經H R P - A v i d i n 和D A B 的作用,結果顯示牙鲆腸粘液中存在兩種分子量接近的蛋白質一2 9 .7 k D a 和3 0 .3 k D a - - 參與了粘附過程。上述結果證明,L 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