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國高血壓指南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 血 壓 的 治 療 —從治療指南到臨床實踐,,,,,,高血壓的流行病學情況高血壓的定義、分類和危險分層高血壓的治療原則特殊人群高血壓的治療原則頑固性高血壓的處理高血壓危象高血壓的健康教育,2002年全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8%, 全國有高血壓患者約1.6億 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均很低,我們面臨的高血壓防治任務是非常艱巨的,我國高血壓人群抽樣調查,時間

2、 調查人數(shù) 診斷標準 患病粗率 1958-1959 50萬 各地不一致 5.1% 1979-1980 400多萬 收縮壓≥141 mmHg 及/或舒張壓≥91 mmHg 7.73% 1991 90多萬 收縮壓≥140 mmHg

3、 及/或舒張壓≥90 mmHg 13.58% (收縮壓≥141 mmHg 及/或舒張壓≥91 mmHg) 11.88% 從1980年到1991年的10年間,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上升了4.15個百分點,絕對值增長了54%,2002年全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27萬人),高血壓

4、 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 率為18.8%,估計全國患病人數(shù)1.6億多。 與1991年比較,患病率上升31% 糖尿病 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2.6%,空腹血糖受損率為1.9%。大城市20歲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增加39%,2002年全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27萬人),血脂異常 我國成人血脂異?;疾÷蕿?8.6%,估計全國血脂異?,F(xiàn)患人數(shù)1.6億,其中高膽固醇血癥2.

5、9%,高甘油三酯血癥11.9%,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7.4%超重、肥胖 我國成人超重率為22.8%,肥胖率為7.1%,估計全國超重人數(shù)2.0億,肥胖人數(shù)6000多萬。兒童肥胖率已達8%,應予以重視。與1992年比較,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人群高血壓患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2002年的定義:知曉率為可被診斷為高血壓的調查對象在調查前就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者的比例; 治療率為可被診斷為高血壓的調查對象中近2周

6、內(nèi)服降壓藥者的比例; 控制率為可被診斷為高血壓的調查對象中目前通過治療血壓在140/90 mmHg以下者的比例,高血壓發(fā)病的危險因素,體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 體重指數(shù)≥24為超重,≥28為肥胖,BMI≥24kg/m2者患高血壓的危險是體重正常者的3~4倍,基線體重指數(shù)每增加3,4年內(nèi)發(fā)生高血壓的危險女性增加57%,男性增加50%。有關腹型肥胖的標準:中國人腰圍男性≥85cm、女性≥80cm,高血壓發(fā)病的危險因素,飲酒

7、按每周至少飲酒一次為飲酒計算,男性持續(xù)飲酒者比不飲酒者4年內(nèi)高血壓發(fā)生危險增加40%。膳食高鈉鹽 膳食鈉攝入量與血壓水平呈顯著相關性,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攝入食鹽增加2g,則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升高2.0 mmHg及1.2mmHg。,高血壓的流行病學情況高血壓的定義、分類和危險分層高血壓的治療原則特殊人群高血壓的治療原則頑固性高血壓的處理高血壓危象高血壓的健康教育,高血壓的定義 在未服用抗高血壓藥情況下,成

8、年人(年齡大于18歲)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為高血壓。,臨床上執(zhí)行此標準應注意以下5點,不同日反復測量 標準的水銀柱式血壓計為最基本、最可靠的測量工具 靜坐休息5分鐘,30分鐘前禁止吸煙、飲用茶和咖啡等興奮性食品飲料,測量時患者取坐位,其肘關節(jié)應與心臟位于同一水平。測量舒張壓時以柯氏第五相音為準。應相隔2分鐘重測,取2次讀數(shù)的平均值。若舒張壓讀數(shù)相差>5mmHg,則相隔2分鐘后再次測量,然后取3次讀

9、數(shù)的平均值 門診偶測血壓仍被視為最基本的指標 既往有明確高血壓病史、現(xiàn)在正在服用降壓藥物治療者,即使血壓正常亦應診斷高血壓,高血壓診斷分類的新信息及新概念,進入90年代后隨著美國高血壓指南JNC5、JNC6和新近的JNC7的發(fā)表及WHO/ISH指南的公布,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趨向于前移。美國的流行病學研究資料顯示,對于40~70歲的個體,血壓從115/75mmHg至185/115mmHg的范圍,收縮壓每增加10mmHg,CVD的危險增加

10、一倍。 JNC7中指出,基于Framingham的流行病學資料,55歲以上正常人,在未來的生命過程中將有90%的可能發(fā)展為高血壓。,我國高血壓的診斷分類,2003年美國高血壓指南及歐洲高血壓指南的相繼出臺,提出了適應他們自己國情的高血壓診斷及分類標準。 2005年根據(jù)我國近年來的心血管流行病學和循證醫(yī)學的進展,并參考借鑒了國外最新研究成果和《2003年WHO/ISH高血壓處理指南》,修訂了《中國

11、高血壓防治指南》,該指南基本保留了1999年中國高血壓指南的血壓分類,刪除“臨界”高血壓亞組。,我國高血壓水平的定義和分類,若患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屬不同的級別時,則以較高的分級為準。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也可按照收縮壓水平分為1、2、3級,歐洲高血壓的診斷分類特點,2003年由ESC/ESH首次推出高血壓指南,基本保留了1999年WHO/ISH指南的原貌,包括血壓水平及心血管的危險度分層。將1級高血壓和收縮期高血壓中的臨界血壓刪掉了,從而使

12、高血壓分類相對簡單。,歐洲高血壓的診斷分類,美國高血壓指南的血壓分類及診斷,美國2003年推出的高血壓指南(JNC7)在血壓分類上更趨于簡單,正常血壓定義為<120/80 mmHg,無正常高值血壓的界限,將血壓120 ~ 139/80~89mmHg定義為 高血壓前期(prehypertension),原有的1級、2級、3級高血壓中的2、3級血壓合并為2級高血壓,去掉了3級血壓水平。,美國高血壓指南的血壓分類,高血壓的危險度分層,為

13、了便于危險分層,WHO/ISH指南委員會根據(jù)“弗明漢心臟研究”觀察對象10年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卒中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資料,計算出幾項危險因素合并存在時對以后心血管事件絕對危險的影響。,影響預后的因素,,,,美國高血壓危險度分層,1997年美國JNC6公布,根據(jù)高血壓水平及危險因素及器官損害程度進行高血壓危險分層并提出了相應的干預方式。,+TOD/CCD指靶器官病/臨床心血管病++對伴有多項危險因素者,應考慮一開始就以藥物加生活方

14、式改善治療,美國高血壓危險度分層及干預措施 (JNC6 ),2003年JNC7中美國的指南中又將危險分層抹去,僅根據(jù)血壓水平去強化治療,按照適應征及強適應征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藥物。,歐洲高血壓的危險度分層,歐洲既往一直沿用WHO/ISH的標準,2003年首次寫出歐洲的高血壓指南,在指南中,強調啟動高血壓的治療條件,從總的心血管危險水平程度來決定是否治療干預。,TOD:靶器官損害ACC:有關的臨床情況,歐洲高血壓的危險度分層,我國高血壓

15、指南中危險分層的概念,TOD:靶器官損害 ACC:有關的臨床情況(包括臨床有表現(xiàn)的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疾?。?因此,有沒有危險分層是美國JNC7與美國JNC6、歐洲高血壓指南及WHO/ISH指南、中國高血壓指南的重要不同。美國過的強調控制血壓的意義,歐洲更多的考慮到危險因素及疾病對心血管終點事件的影響。中國有近1億6千萬高血壓患者,有危險分層似乎更合理一些。,高血壓的流行病學情況高血壓的定義、分類和危險分層高血壓的治療原

16、則特殊人群高血壓的治療原則頑固性高血壓的處理高血壓危象高血壓的健康教育,高血壓治療中的目標及策略,如何及何時啟動高血壓的治療 所有高血壓及正常血壓高值者均應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根據(jù)患者的血壓水平和心血管總危險因素水平?jīng)Q定何時開始藥物治療。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是根據(jù)血壓水平還是根據(jù)心血管危險度的不同來啟動高血壓的治療是美國高血壓防治及歐洲高血壓防治策略的重要不同。,美國高血壓指南的治療更趨于

17、主動、積極,JNC7強調:血壓水平一旦增高(超過140/90mmHg或130/80mmHg)就需降壓治療。普通高血壓人群,當血壓≥140/90mmHg,則可單藥治療或聯(lián)合用藥。對高血壓高危人群(糖尿病或腎?。?30/80 mmHg 以上就需用藥治療。當血壓≥160/100mmHg就需要兩種以上的藥物治療。 JNC7與JNC6相比藥物治療前移。,歐洲高血壓指南的治療趨于危險分層后根據(jù)危險的層度及血壓的水平再開始降壓治療,,

18、,,,極高危,高危,中危,低危,,,,,,血壓水平為正常高值,SBP130~139或DBP85~89mmHg,生活方式改變、糾正其他危險因素或疾病,危險分層,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 密切監(jiān)測 無需干預,,,,,極高危,高危,低危,中危,,,,,,,,,,,,,,,血壓水平為Ⅰ~Ⅱ級高血壓,SBP140~179或DBP90~109mmHg,其他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腎) 糖尿病、高血壓關聯(lián)臨床狀況生活方式改變、糾正

19、其他危險因素或疾病,危險分層,,及時藥物治療 及時藥物治療 監(jiān)測3個月 監(jiān)測3~12個月,,SBP≥140 BP<140/90 SBP≥140~159 BP<140/90 或DBP≥90 或DBP≥90~99,藥物治療 繼續(xù)監(jiān)測 考慮藥物治療 繼續(xù)監(jiān)測,血壓水平

20、為Ⅲ級高血壓,,SBP≥180或DBP≥110mmHg,,,,立即藥物治療,,生活方式改變、糾正其他危險因素或疾病,其他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腎),糖尿病、高血壓關聯(lián)臨床狀況,,我國高血壓指南與WHO/ISH的高血壓指南相似,以危險分層為基礎,再根據(jù)血壓水平啟動治療時間,于不同日多次測量SBP140~179mmHg或DBP90~109mmHg,,(1級和2級高血壓),評估其他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傷及合并的臨床情況,開始改善生活方式,按絕對

21、危險分層,,,,,,,,極高危 高危,,,,中危 低危,,,立即開始藥物治療,治療監(jiān)測血壓及其他危險因素3~6個月,治療監(jiān)測血壓及其他危險因素6~12個月,SBP≥140mmHg 或DBP≥90mmHg 開始藥物治療,SBP<140mmHg和DBP<90mmHg 繼續(xù)監(jiān)測,SBP≥140mmHg或DBP≥90mmHg

22、考慮藥物治療,SBP<140mmHg和DBP<90mmHg 繼續(xù)監(jiān)測,,,,,,,,,,,多次 測壓,多次 測壓,血壓控制的目標值   普通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140/90mmHg,年輕人或糖尿病及腎病患者降至<130/80mmHg,老年人收縮壓降至<150mmHg,如能耐受,還可進一步降低。 高危的病人,血壓降至目標水平及對于其他危險因素的治療尤其重要,抗高血壓治療的絕對效益

23、,,據(jù)國際大量隨機化對照的降壓臨床試驗結果,收縮壓每降低10~14mmHg或/和舒張壓每降低5~6mmHg,腦卒中危險減少2/5,冠心病減少1/6,總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減少1/3。據(jù)我國4項臨床試驗的綜合分析收縮壓每降低9mm Hg 或和舒張壓每降低4mmHg,腦卒中危險減少36%,冠心病減少3%,總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減少34%。,降壓治療的絕對療效(較小降壓10/5mmHg及較大降壓20/10mmHg資料),,,,,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任

24、何治療方案都應以非藥物療法為基礎控制體重:體重指數(shù)(kg/m²)應控制在24以下。合理膳食:限制鈉鹽攝入(依WHO建議每日不超過6克)、減少膳食脂肪、嚴格限制飲酒、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與纖維素類食物、攝入足量蛋白質和鉀、鈣、鎂。,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適量運動:合理的體育鍛煉可以使血壓有某種程度的下降。運動時最大心率達到180(或170)減去年齡。運動頻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續(xù)20~60分鐘即可。保持健康心態(tài):

25、寬松、平和、樂觀。戒煙、限酒:不吸煙; 不提倡飲酒;如飲酒,男性每日飲酒精量不超過25克,即葡萄酒小于100-150毫升(2-3兩),或啤酒小于250-500毫升(半斤-1斤),或白酒小于25-50毫升(0.5-1兩);女性則減半量,孕婦不飲酒。不提倡飲高度烈性酒。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病患者應戒酒。,高血壓的藥物治療,自最小有效劑量開始,如有效而不滿意,可逐步增加劑量以獲得最佳療效。強烈推薦使用每日一次,24小時有效的長效制劑 ,其標志

26、之一是降壓谷峰比值 >50%,此類藥物還可增加治療的依從性。 單一藥物療效不佳時不宜過多增加單種藥物的劑量,而應及早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lián)合治療,藥物治療的原則,判斷某一種或幾種降壓藥物是否有效以及是否需要更改治療方案時,應充分考慮該藥物達到最大療效所需的時間 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應堅持終身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原則,臨床常用的降壓藥物,臨床上常用降壓藥物主要有六大類,降壓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情況個體間差異很

27、大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α-受體阻滯劑,利尿劑:作用機制 利尿劑的基本作用為排鈉利尿,減少細胞外液容量與心排血量,從而降低血壓。服藥后由于血容量下降,患者的腎血流量與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所以腎素活性相應增高。如果患者腎素活性本來就高,則利尿劑可能加重病情,而低腎素活性的高血壓患者應用則療效較好。,臨床常用的降壓藥物,利尿劑:臨床試驗 SH

28、EP試驗(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Program)經(jīng)過5年觀察,發(fā)現(xiàn)氯噻酮治療組卒中相對危險減少36%。各種原因的死亡減少36%,主要心血管事件下降32%。 Network Meta analysis薈萃了ALLHAT與ANBP2在內(nèi)的42項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多種終點事件,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血管死亡率和心血管總死亡率等,噻嗪類利尿劑顯著優(yōu)于安慰劑,而且其他一線降壓藥物對

29、上述任何一項終點的效果都不比噻嗪類利尿劑更好。,臨床常用的降壓藥物,利尿劑:臨床應用 常用做高血壓的基礎治療。主要用于輕、中度高血壓、鹽敏感性高血壓、老年人單純收縮高血壓,以及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IIA類)。 利尿劑的劑量宜小,其降壓效果與副作用與劑量呈明顯依賴關系(IIA類) 。 這類藥物可以影響電解質代謝,應注意。噻嗪類藥物還可以干擾糖、脂和尿酸代謝,故

30、應慎用于糖尿病和血脂代謝失調者,禁用于痛風患者。,臨床常用的降壓藥物,噻嗪類利尿劑,雙氫克尿噻 1~2小時后出現(xiàn)利尿作用,于6~12小時達到高峰。血漿清除半衰期為2.5小時。(血肌酐>2.0mg/dl,GFR<15~20ml/mil時噻嗪類作用明顯降低) 。吲噠帕胺 利尿劑與鈣通道阻滯劑雙重作用,對血脂的影響比噻嗪類小,但更易引起低血鉀。1~2小時后血藥濃度達峰值,半衰期14~18小時。在肝臟內(nèi)代謝,服藥后4周達到最

31、大降壓效果。,保鉀利尿劑,螺內(nèi)酯 螺內(nèi)酯口服25-100g,1日左右起效,2~3天后達到高峰,停藥后作用仍可維持2~3天。半衰期為9~16小時。適用于2型糖尿病及痛風患者伴有的高血壓和激素引起的高血壓。阿米洛利 阿米洛利影響腎遠曲小管對鈉的重吸收,阿米洛利2.5~10mg,口服2小時內(nèi)起效,3~4小時達血藥峰濃度,作用持續(xù)6~10小時,半衰期6~9小時。,β受體阻斷劑,作用機制 β1受體阻滯劑與非選擇性β受體

32、阻滯劑都具有降壓作用。其降壓機制可能與抑制腎素釋放、阻礙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對血壓的影響,使血管緊張素II水平下降,減少神經(jīng)元釋放去甲腎上腺素等有關。從而使心肌收縮力減低,心輸出量下降,外周血管收縮減弱,使血壓得以降低。,臨床試驗 HAPPHY(Heart Attack Prevention in Hypeertension)與MAPHY(Metoprolol Atherosclerosis Preventio

33、n in Hypeerten- sion)試驗分別以阿替洛爾和美托洛爾與利尿劑對照,證明β受體阻滯劑降壓作用明顯,在降低總死亡率、CVD與卒中的死亡 率方面,與利尿劑比較,不同試驗的結果不盡相同。,β受體阻斷劑,臨床應用 適用于血漿腎素水平升高,交感活性增強的輕、中度血壓升高的中青年患者,以及合并心絞痛、心率增快與快速型心律失常者。合并心力衰竭的高血壓患者也可酌情選用。 心臟傳導阻滯、嚴重心動過

34、緩、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與周圍血管病患者禁用。 β受體阻滯劑可引起血脂升高,并可增加胰島素抵抗,延長和掩蓋低血糖反應的癥狀,所以糖尿病患者和高脂血癥患者慎用。,β受體阻斷劑,β受體阻斷劑,非選擇性β受體阻斷劑普萘洛爾:呈脂溶性,服用后1~2小時達峰濃度,作用維持3~7小時。選擇性β受體阻斷劑阿替洛爾:呈水溶性,于2~4小時達峰濃度,作用持續(xù)時間較長,可達24小時,半衰期可達6~7小時,主要以原形自尿中排出。美托洛爾:呈脂溶性,口

35、服1.5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最大作用時間為1~2小時,半衰期為3~5小時,在肝內(nèi)代謝,經(jīng)腎臟排出。比索洛爾:達峰值時間1.7~3.0小時,血漿半衰期約10~12小時。肝腎雙通道排泄(各50%)。有擴張血管特性的β受體阻斷劑卡維地洛:在1小時達到最大血漿濃度,半衰期約6~10小時。膽汁排泄,如無效,在兩周后加用其他藥物。,鈣拮抗劑(CCB),作用機制 CCBs的共同特點為阻止鈣離子L型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鈣離子內(nèi)流

36、,從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收縮能力,使血壓下降。 二氫吡啶類擴張外周血管和冠狀動脈的作用最強,降壓與解除心絞痛的作用也最明顯。 非二氫吡啶類抑制心肌收縮,減慢心率和房室傳導的作用強于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CCB),WHO/ISH降壓治療試驗協(xié)作分析(Blood Pressure Lowering Treatmert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BPLT)臨床薈萃研究的主要結

37、論: 1. CCBs與安慰劑組的對照涉及的臨床試驗有Syst-Eur與PREVENT,CCBs分別為氨氯地平與尼群地平。,CCBs與安慰劑主要終點事件(例數(shù))的比較,卒中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主要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死亡 總死亡CCBs 54 79 41

38、 166 66 144安慰劑組 85 96 56 222 89 155CCBs危險比例 0.61 0

39、.79 0.72 0.72 0.72 0.87 (95%CI) (0.44~ (0.59~ (0.48~ (0.59~ (0.52~ (0.70~

40、 0.85) 1.06) 1.07) 0.87) 0.96) 1.09),,,,2. CCBs與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的比較,可供綜合分析的臨床試驗包括INSIGHT、STOP-2、NORDIL、VHAS等。CCBs較傳統(tǒng)藥物治療可減少13%的卒中危險(危險比例為0.8,95%CI為0.77~0.98),但CCBs比

41、傳統(tǒng)藥物增加12%的冠心病危險(相對危險比例為1.12,95%CI1.00~1.26)。不過與傳統(tǒng)類藥物比較在心衰、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與總死亡率等終點方面無差異。,3.CCBs與ACEI的綜合比較,綜合STOP-2和ABCD兩項臨床試驗的結果提示:在減少冠心病的危險方面,ACEI似乎明顯優(yōu)于CCBs。但兩項試驗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病人的預后方面,兩組資料的差異均過大(P值分別達0.01與0.04),所以尚未能就此肯定ACEI的這一

42、優(yōu)勢。無論對兩組結果單獨或綜合分析,兩種類藥物的卒中、心血管死亡與總死亡率等終點都無顯著差異。,ACEI與CCBs對終點事件影響的比較,卒中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主要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死亡 總死亡CCBs 222 206 159 559

43、 232 394安慰劑組 218 255 194 619 223 380CCBs危險比例 1.02 0.81 0.82

44、 0.92 1.04 1.03 (95%CI) (0.85~ (0.68~ (0.67~ (0.83~ (0.87~ ( 0.91~ 1.21) 0.97)

45、 1.00) 1.01) 1.24) 1.18),,,,4. Pahor對CCBs與其他第一線降壓藥物的薈萃 分析,涉及9項臨床試驗,包括ABCD、INSIGHT、NORDIL、STOP-2、VHAS等。其結果顯示:1.CCBs與其他降壓藥物降低SBP與DBP的幅度無明 顯差別。2.CCBs治療者AMI增加26%,心力衰

46、竭與主要心血管事件分別增加25%與10%,均具統(tǒng)計學意義。卒中雖然減少10%,但無明顯差異,心血管死亡與總死亡率與其他降壓藥物治療相比均很接近。,CCBs與其他降壓藥物的終點事件比較,卒中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主要心血管事件 總死亡CCBs 474 499 305

47、 1445 856安慰劑組 753 551 412 1964 122CCBs危險比例 0.90 1.26 1.25 1.10

48、 1.63 (95%CI) (0.80~ (1.11~ (1.07~ (1.02~ (0.94~ 1.02) 1.43) 1.46) 1.18)

49、 1.13),,,,CCBs對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對危險比例,心血管事件 CCBs的相對危險比例 ACEI 利尿劑、β阻滯劑心肌梗死 1.43

50、(1.15~1.76) 1.20(1.04~1.37)心力衰竭 1.24(1.00~1.55) 1.22(1.03~1.46)腦卒中 1.01(0.84~1.23) 0.86(0.76~0.98)總死亡率

51、 0.97(0.83~1.13) 1.04(0.94~1.16) 主要心血管事件 1.18(1.04~1.33) 1.06(0.97~1.15),,,,,,尼群地平治療組較安慰劑組總死亡率與心血管死亡率降低了9%。腦卒中死亡率減少58%。所有致死與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降低了7%。INSIGHT試驗 以硝

52、苯地平控釋片即拜心同與氫氯噻嗪與阿米洛利組成的復方利尿劑對照,經(jīng)5年觀察,心腦血管風險下降50%,且總死亡率一致。但CCBs改善頸動脈內(nèi)膜中膜厚度(IMT)與冠狀動脈內(nèi)膜鈣化等方面優(yōu)于利尿劑。,Syst-China試驗,ELSA試驗,以長效CCBs拉西地平與阿替洛爾分別加氫氯噻嗪所進行的前瞻性試驗顯示,兩組血壓下降的水平一致,但拉西地平比對照組明顯延緩了頸動脈內(nèi)膜厚度的進展(治療組較對照組減緩40%,P=0.0073)。ALLHAT試

53、驗 比較了氨氯地平(絡活喜)、賴諾普利和氯噻酮對42448名高血壓病患者減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冠心病的差異。鈣拮抗劑(氨氯地平)與其他一線降壓藥物(ACEI與利尿劑)對主要心血管終點的降低無差別,長效鈣拮抗劑安全有效被再次獲得充分的證明。,臨床應用 降壓起效快,幅度大,安全有效,不影響血糖和血脂的代謝,具有明顯的靶器官保護作用。可用于各種程度的高血壓,特別是老年人高血壓或合并冠心病心絞痛與外周血管疾病者。

54、 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可導致反射性心動過速,以短效制劑更為明顯,所以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時不宜應用。 非二氫吡啶類藥物可能減慢心率,抑制房室傳導,禁用于心臟傳導阻滯和心力衰竭時。,鈣拮抗劑(CCB),鈣拮抗劑(CCB),氨氯地平 6~12小時血藥濃度達高峰,清除半衰期為35~50小時,連續(xù)給藥7~8天后,血藥濃度穩(wěn)定。于服藥4周調整劑量。硝苯地平 達峰時0.5~1.4小時。緩釋及控釋硝苯地平,

55、血藥達峰時間1.6-4小時。非洛地平 口服3~5小時達峰值濃度在肝臟代謝半衰為11~16小時。大部分在肝臟代謝,半衰期為11-16小時。尼群地平 口服后30分鐘血藥濃度達高峰,半衰期為2~4小時。拉西地平 半衰期為8小時,降壓作用持續(xù)24小時。,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作用機制 ACEI的降壓機制包括抑制循環(huán)與組織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RAS),減少AngII的生成,增加緩激肽與血管前列環(huán)素的生成;

56、減少醛固酮分泌和鈉潴留,減少神經(jīng)末梢腎上腺素的釋放。 ARB通過選擇性的阻斷AngII與其I型受體(AT1)的結合,使AngII的作用受到抑制,達到降壓的目的。,血管緊張素原,Ang I,Ang II,ACE I,ACE,無活性肽,緩激肽,血管擴張,tPANO前列環(huán)素,ATII受體,血管舒張生長抑制細胞凋亡NO釋放抗增生,鈉離子重吸收醛固酮釋放交感激活血管收縮靶器官重塑血壓上升,AT I受體,AR

57、B,非經(jīng)典途徑乳糜酶組織蛋白酶,,,,,,,,,,,,,ACEI和ARB的作用機制,臨床試驗 BPLT協(xié)作組對應用ACEI的HOPE、QUIET、PART2、SCAT等四項臨床試驗分析,共6060例入選。其中HOPE試驗規(guī)模最大,以雷米普利治療,隨訪5年,心梗減少22%,中風減少33%,心血管死亡與總死亡率分別下降37%和24%。綜合這些試驗,發(fā)現(xiàn)ACEI與安慰劑組對照,前者在防止冠心病、卒中、心力衰竭等事件以及降低死

58、亡率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效果。,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與安慰劑降壓治療終點事件比較,卒中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主要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死亡 總死亡ACEI組 166 539 154 12 307

59、 533安慰劑組 240 672 183 26 416 632ACEI的相對危險比例 0.70 0.80 0.84 0.79

60、 0.74 0.84 (95%CI) (0.57~ (0.72~ (0.68~ (0.73~ (0.64~ ( 0.76~ 0.85) 0.89) 1.04)

61、 0.86) 0.85) 0.94),,,,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BPLT和其他有關薈萃分析認為ACEI比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能更好地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特別可以明顯降低心力衰竭與冠心病的危險。ANBP2比較了ACEI(依那普利)與利尿劑對老年患者預后的影響,發(fā)現(xiàn)ACEI組主要終點事件較利尿劑組減低11%,且心衰發(fā)生率較利尿劑組減低15%,這與ALLHAT研究認為利尿劑優(yōu)于

62、ACEI 的結論形成十分鮮明的對比。,ACEI對靶器官的保護研究,1. ACEI的心臟保護作用主要集中在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與LVH的防治方面。五大臨床試驗即SAVE(生存與心室增大試驗)、AIRES(急性心肌梗死雷米普利研究)、TRACE、SOLVDT(左室功能異常研究治療試驗)、SOLVD-P(左室功能異常研究預防試驗)發(fā)現(xiàn)即使患者血壓正常,ACEI也能明顯降低心血管危險。,ACEI對靶器官的保護研究,2. ACEI對腎功能損害的預

63、防保護及逆轉的作用:ESPIRAL試驗治療原發(fā)性腎病輕中度腎功能損害、腎功能進行性惡化及合并高血壓的患者,以血清肌酐倍增和需透析的人數(shù)作為終點指標,發(fā)現(xiàn)福辛普利較硝苯地平的終點危險降低44%。,ACEI對靶器官的保護研究,3. ACEI在應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時,在降壓治療的同時,對糖尿病人的靶器官損害的保護作用優(yōu)于其他一線降壓藥物。Lewis研究、EUCLID研究和CAPPP等項研究均肯定ACEI減少糖尿病患者CVD事件以及對腎功

64、能損害有良好效果,包括減低蛋白尿、增加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防止頸動脈粥樣硬化進展,降低糖尿病人PAI-1水平與改善纖溶狀態(tài)等方面。,ACEI對靶器官的保護研究,4. ACEI對腦卒中的防治研究:以最近發(fā)表的PROGRESS試驗為代表,該項研究入選6015例患者,分別服用培哚普利加吲噠帕胺與安慰劑對照,結果治療組比安慰劑組血壓平均下降9.0/4.0mmHg,卒中危險性下降28%,認知功能異常和癡呆的進程也有改善。,適用于各

65、種類型高血壓,尤可用于下列情況:高血壓合并左心室肥厚、左室功能不全或心衰、心肌梗死后、非糖尿病腎病 、1型糖尿病腎病、高血壓伴周圍血管病等。 妊娠、高血鉀和雙側腎動脈狹窄、腎功能衰竭(血肌酐)265umol/L或3mg/dl)患者禁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第一類:本身是活性形式,但需進一步代謝轉換,卡托普利1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消除半衰期為4~6小時,一般口服治療劑量后60~90分鐘產(chǎn)生最大

66、降壓作用。用藥后1~2周血壓下降不明顯,可加量或加用其他藥物。第二類:本身為藥物前體,必須經(jīng)過肝臟轉變?yōu)榛钚孕问狡鹱饔?,由腎臟排泄。依那普利:血藥濃度達峰值時間為1小時,半衰期為11小時。依那普利達峰值時間3~4小時。半衰期為11小時。苯那普利:口服30分鐘起效,達峰值時間為1小時,半衰期為11小時,可于2~4周后調整用藥。福辛普利:達峰值時間為3小時,給藥后3~6小時抑制作用達高峰。T1/2為11.5小時,服用藥物4周后,根據(jù)

67、血壓反應適當調整劑量或加藥。西拉普利:劑量應每2~4周調整一次。培哚普利:用藥后4周根據(jù)血壓情況調整劑量。雷米普利:用藥后2~3周根據(jù)血壓情況調整劑量。第三類:原形通過腎臟排泄,如賴諾普利。水溶性,達峰值時間為6小時。半衰期為12小時。,臨床試驗 降壓治療試驗:目前已經(jīng)完成的主要有LIFE試驗,該試驗以氯沙坦為基礎治療與阿替洛爾為基礎治療相比,對合并LVH的高血壓患者,獲得同樣降壓效果時,氯沙坦進一步減少心血管患

68、病與死亡13%,卒中減少25%。這與氯沙坦使LVH消退有關。此外該藥尚使新發(fā)糖尿病減少2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近年Conlin總結了氯沙坦、纈沙坦、伊貝沙坦、坎貝沙坦四種ARB制劑所進行的43項隨機對照的降壓治療試驗,單用ARB時DBP下降8.2~8.9 mmHg, SBP下降10.4~11.8 mmHg者,達到48%~55%。以劑量遞增的方法可使53%~63%的患者血壓下降稍多。ARB與氯噻嗪類合用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