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物學課程標準解讀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學生發(fā)展的需要,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生物科學發(fā)展的需要,2,義務教育的基本性質是大眾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義務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普通公民,而不是科學家;義務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提高科學素養(yǎng),而不是專業(yè)素養(yǎng)。,教育最終是為了社會的發(fā)展!,,生物課程標準解讀,4,國家課程標準是由教育部頒布的帶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國家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和要求。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2、,5,生物課程標準編制過程,2000年5月,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組成研究隊伍。 2000年7月,“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正式啟動。2001年3月底,《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面世。配套的《生物》實驗教材也從2001年9月在實驗區(qū)開始實驗。,6,2005年9月開始,義務教育新課程在大陸全面展開。2003年初,《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研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并由教育部正式頒布。高中新課程于2004年開始

3、實驗。原定2009年在大陸全面展開。,,,生物課程標準結構,前言: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標準設計思路 課程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內容標準:學習目標、行為目標實施建議: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建議 附錄:對學習目標做了具體的說明。,“課程標準”與 “教學大綱”的主要區(qū)別,一、中學生物學課程理念,關于“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同等的學習機會。

4、◇課程的內容應該呈現(xiàn)多樣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適應不同智力水平、性格、興趣等學生的需要。 ◇教師在學習資源的分配上對待每一個學生應該是公平的。 ◇教師必須公正地評價每一個學生。,1.傳統(tǒng)的生物教科書在教授運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結構時,大都強調“用右手握住鏡臂,用左手托住顯微鏡的底部”,“用右手畫圖”等顯微鏡使用的基本要求。這是對顯微鏡操作技能規(guī)范化的要求。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

5、物》(江蘇版)在相關技能的要求的闡述上則有所不同。在“普通光學顯微鏡的使用要求”中,教科書提出“搬動顯微鏡的時候,一只手應托在顯微鏡的底部,另一只手握住鏡臂”。,[事實],12,生物科學素養(yǎng),生物課程標準對于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解釋是:“生物科學素養(yǎng)是指參加社會生活、經(jīng)濟活動、生產(chǎn)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理解科學的本質以及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13,1)科學知識2)科學原理與

6、方法 3)科學、技術與社會(STS)4)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世界觀,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現(xiàn)狀,我國公眾科學素養(yǎng)狀況變化比較(%),,2001年中國公眾科學素養(yǎng)調查,公眾對25個基本科學觀點的了解程度(%),,學生開始這門課的時候,他們一般不是零起點;而當他們結束這門課程的學習時,他們大多數(shù)也不會達到課程目標的100%。但他們所有的人都應在原有的起點上前進了許多。,——澳大利亞生物教育家David Morgan博士,20,關于“倡導探究性學

7、習”的理念,探究性學習的概念,探究性學習指學生通過類似于科學家探究活動的方式獲取科學知識,并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科學的方法和技能、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科學觀點和科學精神。,21,科學探究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同時是生物課程的學習目標探究性學習的特征: 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與生成性 學生真正地動手動腦,22,我們應該怎樣認識“探究”?怎樣理解“探究教學”?對以下觀點你有何看法?試著說說理由。,23,探究是一個”全“或“無”的關系。

8、所有的科學知識都應該用探究的方式來教授。僅當學生提出并研究自己的問題時,才會產(chǎn)生真正的探究。只要學生參與強調動手的學習活動就能保證教與學是探究性的。,24,初中《課程標準》中5個科學探究案例,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huán)境因素探究酸雨的危害探究螞蟻的行為探究食物保鮮的方法 探究酒精對水蚤心律的影響,25,關于“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的理念,教學中讓學生觀察身邊的生命現(xiàn)象、發(fā)生的變化、提出問題、探究其原因。STS(科學、技術與社會)

9、教育所積極倡導的。生物學就在每個學生身邊。,26,提高科學素養(yǎng),面向全體學生,倡導科學探究,,,,,27,二、內容標準,初中生物學內容標準由10個一級主題組成每個一級主題一般又由若干二級主題組成二級主題包括具體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28,29,將“科學探究”貫穿在其他的9個教學主題中;提出了生物圈的概念和視野;開始強調技術溶入到教學過程中;提出了健康的生活,2個地方提到了人;打破了過去過于強調以學科為中心的弊病。,主 要 特

10、 點,30,,初中生物學中的植物學部分,綠色開花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植物的類群,植物分類,,初中生物學中動物學部分,原生動物、腔腸動物、,線性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這和高校的植物學、動物學完全一樣,31,,大綱內容框架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分類細菌、真菌、病毒動物的形態(tài)、結構、分類人體解剖與生理衛(wèi)生遺傳、進化、生態(tài),課程標準內容框架科學探究生物體的結構和層次生物與環(huán)

11、境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的生殖、發(fā)育與遺傳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生物的多樣性健康的生活生物技術,32,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分類種子的結構和功能根的結構和功能葉的結構和功能莖的結構和功能花的結構和功能果實的結構和功能植物的類群: 藻類、苔蘚、蕨類、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綠色植物的一生 綠色開花植物的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關植物類群的

12、知識則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加以闡述。,“科學探究”主題,,理解科學探究,發(fā)展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提出問題 的能力作出假設 的能力制定計劃 的能力實施計劃 的能力得出結論 的能力表達交流 的能力,34,案例: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huán)境因素,目的:探究哪些環(huán)境因素影響鼠婦的分布。材料器具:培養(yǎng)皿,吸水紙,紙板等。,請你根據(jù)資料設計探究方案,并思考:(1)如何提出問題;(2)如何通過設計對照控制單一變量。,鼠婦介紹,鼠婦又稱“

13、潮蟲”,也叫“西瓜蟲”、“團子蟲”,屬無脊椎動物節(jié)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背腹扁平,呈灰褐色、灰藍色;能卷曲成團,是草食的陸棲類群,海邊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分布。,,,38,欣賞視頻,思考學習,該探究活動中值得你學習的有哪些?該探究活動中不足之處有哪些? 科學探究是否一定要嚴格遵守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這六個環(huán)節(jié)?,39,高中生物課程模塊設置,

14、40,必修模塊選擇的是生物科學的核心內容,也是現(xiàn)代生物科學發(fā)展最迅速、成果應用最廣泛、與社會和個人生活關系最密切的領域。選修模塊是為了滿足學生多樣化發(fā)展的需要而設計的。,主 要 特 點,41,,有助于學生較深入地認識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理解生命活動中物質的變化、能量的轉換和信息的傳遞;領悟觀察、實驗、比較、分析和綜合等科學方法及其在科學研究過程中的應用;科學地理解生命的本質,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生物1:分子與細胞”模塊,

15、42,有助于學生認識生命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了解遺傳變異規(guī)律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領悟假說演繹、建立模型等科學方法及其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理解遺傳和變異在物種繁衍過程中的對立統(tǒng)一,生物的遺傳變異與環(huán)境變化在進化過程中的對立統(tǒng)一,形成生物進化觀點。,,“生物2:遺傳與進化”模塊,43,,有助于學生認識發(fā)生在生物體內部和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認識生命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整體性;領悟系統(tǒng)分析、建立數(shù)學模型等科學方法及其在科學研究中

16、的應用;形成生態(tài)學觀點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生物3: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模塊,44,“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模塊適于繼續(xù)學習理工類專業(yè)或對實驗操作感興趣的學生學習。“選修2:生物科學與社會”模塊適于繼續(xù)學習人文和社會科學類專業(yè)及直接就業(yè)的學生學習。“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模塊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生物科學類專業(yè)奠定基礎。,45,三、課程目標,原大綱的教學內容則僅僅體現(xiàn)為知識和技能(“雙基”)要求。標準則將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要求

17、全部列入“具體內容標準”。,46,我國高中生物課程的總目標,獲得關于生命活動基本規(guī)律和生物技術的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方面的應用。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47,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較強的生物學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認識科學的性質、技術的性質,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逐步形成

18、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初步了解生物科學及相關的應用領域,為日后進一步學習和參與社會生活做好必要的準備。,48,中學生物學課程的具體目標,知識方面的目標 基礎知識(事實、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 知識的應用能力方面的目標 1.實驗操作技能 2.科學探究技能 3.獲得信息的能力 4.思維能力和思維習慣,49,科學探究技能(過程技能)包括:觀察、測量、分類、變量分析、提出問題、作出假設、預期、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記錄數(shù)

19、據(jù)、繪圖、用數(shù)學方法處理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的整理成表,對結果的解釋,得出結論。 學生應該知道哪些問題是科學問題——才能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50,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 形成某些觀點(如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等),以及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創(chuàng)造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感等,確立熱愛自然、珍惜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意義,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等等。,51,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參與綠化家園的活動;設計一份營養(yǎng)合理的食譜;探討生物進化觀

20、點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搜集生物變異在育種上應用的事例;探討細胞的衰老和凋亡與人類健康的關系;,eg.,,55,,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編寫的系統(tǒng)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教科書,56,是教師為實現(xiàn)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的 、供學生選擇和處理的、負載著知識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以教科書為主體的圖書教材;各種視聽教材、電子教材以及來源于生活的現(xiàn)實教材等。,,教 材,57,根據(jù)課程標準編寫的高中生物教材

21、,人民教育出版社——朱正威、趙占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吳相鈺、劉恩山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汪忠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劉植義、付尊英中圖地圖出版社——張新時,58,教學實施建議,制定學年和學期教學計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滲透能力培養(yǎng)加強實驗教學注意學科間聯(lián)系激勵探究性學習注重科學史的學習貼近現(xiàn)實生活充分利用當?shù)氐恼n程資源全面評價學生,59,作 業(yè),什么是概念、核心概念?概念與事實,概念與術語是否相同?如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