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運用DFT-GGA方法通過嚴格的理論計算,對甲醇分解,CO氧化和單個水分子分解等典型的多相催化反應進行微觀動力學分析,在分子水平上探討復雜催化反應的實質,驗證實驗規(guī)律,并期望對實驗提供理論指導,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多相催化反應理論。本論文通過系統(tǒng)地考察吸附物種的吸附平衡構型、最穩(wěn)定吸附位、吸附強度及吸附分子的活化程度,揭示吸附物種在金屬表面吸附現(xiàn)象的一般規(guī)律和本質。并通過模擬實驗機理,來尋找反應最低能量途徑,確定最優(yōu)催化劑和反應最高
2、活性位。 1)研究CH<,3>S在過渡金屬(Ni(111),Pd(111),Pt(111),Rh(111),Ru(0001),Mo(100))的表面吸附。甲硫基采取穴位優(yōu)先吸附。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可以用固體能帶理論的一些重要的物理參數(shù)如V<,ad><'2>或者εd來表征吸附性能。對于vIII族金屬,它們的d殼層電子未充滿,其εd與CH<,3>S在穴位的吸附能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另外,在相同的金屬表面上,CH<,3>S的吸附能普遍大于C
3、H<,3>O,可能是由于S原子相對于O原子更強地作用于金屬表面。 2)運用NEB方法研究甲醇在Pt(111),Pt(110)(1×1)和Pt(110)(2×1)三個晶面上可能吸附解離步驟。計算分析了解離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中間體物種的吸附性質,詳細研究了甲醇的第一步裂解活性,即O-H、C-H和C-O三種雜原子鍵在該金屬表面的的反應活性,并通過對甲醇解離動力學機理的系統(tǒng)研究,確定了甲醇在每個金屬面上的最佳分解路徑。研究結果表明,甲醇在
4、Pt表面的分解為一個結構敏感性反應。在Pt(111)和Pt(110)(2×1)兩個金屬面上,分解最終產(chǎn)物為H<,ads>和CO<,ads>,而在Pt(110)(1×1)面上,甲醇在解離過程中出現(xiàn)C-O鍵斷裂,最終產(chǎn)物為CH<,xad>和H<,2>O。 3)應用DFT計算重現(xiàn)了低溫下CO在AuNi<,3>(111)合金表面與O<,2>發(fā)生氧化的實驗現(xiàn)象,模擬了CO氧化機理。首先,當O2和CO共吸附于合金表面上時,反應有最低的活化能
5、0.13 eV,表明這是最優(yōu)的氧化反應渠道。在氧化過程中,化學吸附的O<,2>分子以接近于零的活化能解離生成兩個O原子。其中活潑O原子繼續(xù)與CO以0.4leV的活化能反應生成CO<,2>。計算結果表明CO氧化的催化反應活性和O原子在金屬表面的吸附強度有很大的關系。會屬催化劑對O原子應有中等的吸附強度,如Ni和Pd,不能是吸附性太弱的金屬,如Pt,也不能是吸附性太強的金屬如Mo。 4)從理論上證明了有載體的金離子催化H20分解的反
6、應活性。在TiO<,2>(110)表面上,和金屬態(tài)的金相比,分散的金離子為水分解反應的最高活性位。并且TiO<,2>(110)表面上鄰近分散金離子的金簇對金離子的反應活性沒有影響。另一方面,載體TiO<,2>(110)對于分散金原子或者金離子催化水分解反應起促進作用,而對于金簇上的水分解反應,載體TiO<,2>(110)幾乎不起作用。計算還表明水分解正反應和逆反應的活性位順序相反,即對于水分解反應的逆反應,H+0H=H20,在有底物支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某些表面催化反應的第一性密度泛函理論研究.pdf
- 甲醇在某些金屬表面分解機理的第一性密度泛函理論研究.pdf
- 貴金屬表面和團簇催化反應機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pdf
- 環(huán)己烯在Au-Pt表面脫氫反應的第一性密度泛函理論研究.pdf
- 氯乙烯在不同金屬表面選擇性環(huán)氧化反應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pdf
-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電極表面電子結構和電催化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pdf
- 二惡英在典型金屬氧化物表面解離吸附機理的第一性密度泛函理論研究.pdf
- 密度泛函方法對有機反應和有機催化反應體系的理論研究.pdf
- 過渡金屬銀和鉑催化環(huán)化反應機理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pdf
- 金屬表面預吸附氧原子對脫氫反應及環(huán)氧化反應影響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pdf
- 基于密度泛函理論的金屬銅表面氧化機理研究.pdf
- 23705.過渡金屬催化環(huán)化反應機理的密度泛函研究
- 納米貴金屬表面的吸附及催化反應機理研究.pdf
- 過渡金屬催化不對稱反應機理的密度泛函研究.pdf
- 乙烯和氯乙烯在金屬類催化劑表面氧化反應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pdf
- 金屬苯體系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pdf
- NO在Rh-SiO2表面催化分解機理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pdf
- 39687.不同金屬催化劑作用下糖醛加氫反應機理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
- 原子和分子在Ru、Ni和Ta金屬表面吸附行為的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論研究.pdf
- 過渡金屬金和鉑催化炔類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